假冒国家工作人员构成什么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4 21:32:41 477 人看过

假冒国家工作人员以假冒的身份进行炫耀、欺骗,关键在于“骗”,如骗取金钱、爱情、职位、荣誉等,从而获得非法利益,构成招摇撞骗罪,由公安机关立案追诉;如假冒国家工作人员威胁他人交出财物的行为,涉嫌构成敲诈勒索或者抢劫罪,由检察院受理侦查。

一、招摇撞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招摇撞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

二、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区别有什么

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区别如下:

1、犯罪对象不同。招摇撞骗罪仅限于骗取他人财产,欺骗罪是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欺骗、骗取荣誉、职务、职称、福利甚至爱情;

2、犯罪对象不同。欺骗罪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招摇撞骗罪主要侵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犯罪分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骗取财物数额特别大,情节特别严重的,按诈骗罪处罚。

三、怎样辨别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界限

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区别在于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不同。招摇撞骗罪是指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损害了国家威信,骗取的包括财务、工作、荣誉等。如果骗取财物数额不大,却损害了国家危信,应按招摇撞骗罪论处;反之,则定为诈骗罪,如果严重地侵犯了两种客体,一般依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诈骗罪处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5日 12: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行贿罪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构成要素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犯罪构成界定为: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2、在客观上表现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3、主体是经营者;4、主观上表现为故意。行贿罪的构成要件都有哪些?行贿罪的构成要件都有: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07-04
    131人看过
  • 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监察法基于对公权力监督全覆盖的目的,将行使公共职权、履行公共职责的公职人员作为监察机关监督、调查的对象。刑法基于对国家工作人员从严规制的刑事政策,将国家工作人员聚焦于从事公务的人员,作为确定职务犯罪具体罪名的依据。因此,监察法和刑法规制对象不同,公职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两者内涵不完全相同。国家工作人员属于公职人员范畴。监察法第一条规定,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第十五条规定了六类监察对象,而这六类人实际又分为两大类:一是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这些人具有公职人员的身份,日常工作内容就是行使公权力,因为具有稳定的公职人员身份而成为监察对象,如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此类人员的公职人员身份与行使公权力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行使公权力的其他人员。这些人员成为监察对象并不是因为公职人员的身份,而是基于参与某种特定公共事务活动。如人民陪审员在参加合议庭开庭审
    2023-03-10
    418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与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罪的界限
    一,。侵权客体不同。前者违反市场秩序、合同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后者侵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秩序和声誉2。犯罪对象不同。前者只侵犯公共和私人财产;除了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外,后者还包括荣誉、地位、地位、爱情等。不同的主观目的。前者旨在非法占有公私财产;后者的目的是寻求一些非法利益。客观行为是不同的。前者是采取合同欺骗的方式,欺骗公私财产;后者采取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方式进行诈骗。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他人签订合同诈骗他人财产,其行为不仅违反了合同诈骗罪,而且也违反了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罪。在这种情况下,假装是手段行为,而签订合同是目的行为的中间阶段,二者之间存在着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牵连关系。根据处理牵连犯的一般原则,我们应该从相同的角度处理牵连犯,并根据合同诈骗罪处理牵连犯
    2023-05-07
    70人看过
  • 家庭型非国家工作人员家庭成员受贿,国家工作人员家庭成员的受贿认定
    在司法实践中,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由其家属单独收受贿赂的情况下,对明知认定,成为当前司法实践的一个难题。根据刑事立法精神和有关司法解释,只要证明国家工作人员明确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家属代收贿赂,无论其是知道受贿具体情况,还是受贿的基本内容,无论其是幕后指挥、在场目睹,还是家属相告,均可认定为明知。最后,如何界定受贿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作了专门解释:受贿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或者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因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包括利用职务上便利的可能性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现实性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有实施或不实施的潜在可能性和国家工作人员已经实施了职务行为或没有实施本应实施的行为。二者互相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是可以转化的。一、哪些行为构成收受贿赂1、索取或收受了贿赂。所谓贿赂,
    2023-03-06
    51人看过
  •  国家工作人员是否能够构成财产不明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其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时,可以被责令说明来源。如果工作人员不能说明来源,则其差额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差额特别巨大,则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追回财产差额。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而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如果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其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则可以被责令说明来源。如果工作人员不能说明来源,则其差额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差额特别巨大,则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追回财产差额。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依法从事公务的其他人员,以国家
    2023-09-07
    353人看过
  • 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叛逃罪的情形有哪些
    1、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叛逃罪的情形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一、叛逃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1、犯罪客体本罪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各类出国人员日益增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这对增进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国内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对外交往活动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我国国家工作人员
    2023-03-25
    69人看过
  • 非国家工作人员能构成受贿罪的共犯吗?
    非国家工作人员能构成受贿罪的共犯。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收受他人财物,构成共同犯罪的,根据双方利用职务便利的具体情形分别定罪追究刑事责任:(1)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2)利用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3)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分清主从犯的,可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4-17
    114人看过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事假工资规定是什么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事假工资规定是什么所谓的事假,是指员工在某些特殊事件发生时,向所在组织申请的休息时段。由于事假的起因既非与公务相关,同时也并非属于由国家法律明文规定具有福利性质的假期范畴之内,因此这种请假类型常常被视为无偿性的行为。在涉及到计算因事假产生的薪酬扣除额度时,关键的环节主要聚焦于怎样明确日工资的具体衡量标准。一经找到合适的日工资标准,只需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即将日工资乘以事假所对应的实际天数,便能得到应扣除的薪酬数额。针对日工资标准的确定方式,目前市场中的各类企业和机构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公式:(一)依据事假当月实际的计薪日期计算相应的日工资。这种方法的实施步骤是将当月所有的工资总额除以当月的计薪日期,进而求得每日的工资金额。然而,这种办法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每个月的计薪日期往往并不固定,导致在非工作日期间申请事假的话,产生的扣款可能会多于工作日较多的月份,反之则显得更加有利
    2024-04-13
    381人看过
  • 冒充国家公职人员罪
    法律综合知识
    单纯的冒充国家公职人员,比如向人吹嘘自己是__机关的领导,可能是出于行为人的虚荣心,这种行为并不会在刑法上构成犯罪,顶多是批评教育、道德谴责。但是如果冒充国家公职人员另有他图,例如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者职称进行诈骗则会触犯招摇撞骗罪,其次,即使确是国家公职人员,但冒充比自己职称更高的或者其他公职人员进行诈骗的,依旧会构成此罪。若冒充军人进行诈骗的,在刑法上与之有个相对应的专有罪名,叫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相对招摇撞骗罪而言是个特别条款。《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招摇撞骗罪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24-04-24
    306人看过
  • 施工单位能够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吗
    施工单位不可以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数额特别巨大的认定认定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数额巨大的依据为:所谓“数额巨大”是指受贿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生态办主任受贿受贿该如何认定生态办主任是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涉嫌构成受贿罪。受贿罪的成立条件为: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3.主体是国家工
    2023-06-20
    338人看过
  • 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可以构成共同受贿犯罪吗
    一、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可以构成共同受贿犯罪吗国家工作人员的亲属,可以构成受贿罪的共犯。常见的是配偶、子女作为共同受贿犯罪的帮助犯或者教唆犯而存在。帮助犯:主要表现在用各种方法为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创造条件,如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商议收受贿赂事项,传递信息,沟通关系并收受财物;协助国家工作人员向请托人索取财物等教唆犯:主要表现为诱导、劝说、催促甚至威逼国家工作人员索取财物,致使国家工作人员产生受贿犯罪的故意,并实施了受贿行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构成犯罪,该如何处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
    2024-02-07
    238人看过
  •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他人钱属于诈骗罪吗?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他人钱构成招摇撞骗罪。根据法律规定,犯招摇撞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捡到他人存折将钱取走是属于盗窃罪还是诈骗罪捡到他人存折将钱取走是属于信用卡诈骗罪。捡到他人存折将钱取走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冒用他人信用卡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23-08-03
    483人看过
  •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量刑是什么?
    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的”,一般是指以下几种情况:多次进行招摇撞骗的;招摇撞骗所得非法利益巨大的;造成被骗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或恶劣政治影响的;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按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一、与诈骗罪的界限两者都表现为欺骗行为,而且招摇撞骗罪也可以如诈骗罪那样骗取财物,因而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侵害的客体不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仅限于公私财产权利。(2)行为手段不同。招摇撞骗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诈骗罪的手段并无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和方式进行。(3)犯罪的主观目的不同。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招摇撞骗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内容较诈骗罪的目的广
    2023-04-04
    76人看过
  •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哪些
    一、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哪些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二、如何认定挪用公款的故意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挪作他用,其犯罪目的是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但其主观特征,只是暂时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打算以后予以归还。至于行为人挪用公款的动机则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营利,有的出于一时的家庭困难,有的为了赞助他人,有的为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成立。具体言之,挪用公款罪在主观方面有以下特点:1、挪用公款具有非法性。即行为人未经批准或许可(包括直
    2023-04-15
    22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警察、警察参与虚假诉讼罪构成要件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07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这是本罪同侵犯财产权利的诈骗罪的主要区别之一。尽管行为人的撞骗行为也可能骗取财物,但由于行为人采用的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手段致使人民群众以为这些不法行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所九 因而直接破坏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的活动。这也是本罪特殊的、实质的危害所在。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的行
    • 非国家工作人员收贿赂行为人构成犯罪吗,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量刑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24
      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
    • 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是否构成共犯?
      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29
      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是否属于共犯? 根据刑法理论,普通人员可以与特殊主体共同构成特殊主体才能构成的犯罪。虽然从理论上讲,普通人员不能单独构成特殊主体才能构成的犯罪,但是刑法理论也认为,普通人员可以与特殊主体共同构成特殊主体才能构成的犯罪。共同犯罪的核心是两人在主观上具有共同故意,在客观上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因此,在共同犯罪下,要求至少一人必须符合身份犯罪的主体资格,要求所有共犯
    • 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多少才构成犯罪罪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28
      (一)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二)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三)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四)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 构成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罪的主体是什么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2-02
      中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法人;既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