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生了孩子需要提交民事起诉状起诉。还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比如身份证、结婚证、财产方面的材料(银行存款记录、房产证等)、子女身份信息的材料(户籍、出生证等)。离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去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一种是去法院起诉离婚。如果就离婚意愿、财产债务、子女抚养等问题有协商不一致的部分,就去法院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的情况下,法院第一次判决不准予离婚的,在6个月后可以再次起诉离婚。
被骗做了挂名股东怎么起诉
一、被骗做了挂名股东怎么起诉
1、被骗做了挂名股东起诉方式如下:
(1)直接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提交起诉状,待到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2)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做挂名股东,有风险。如公司对外承担民事责任,资不抵债时,容易被案外人要求履行工商登记上的股东出资义务。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界定及股东责任】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二、挂名股东怎么强制退出
1、公司开股东会,做股东会决议,把股东转给实际持有股东或者股东委托的别人,最好直接给股东;
2、和接受股份股东签股权转让协议;
3、公司章程做修正案,变更股东名单;
4、最后拿上面这些和单位营业执照、公章、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股东身份证复印件去工商局办理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
货款逾期未付,如何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238人看过
-
工资维权:如何采取法律手段?
466人看过
-
抚养费拖欠,子女能否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478人看过
-
欠条已过期,是否还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484人看过
-
私生饭遭受侵害,能否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165人看过
-
家暴受害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303人看过
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正本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其式样由民政部统一制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加盖印章,结婚证书须贴男女双方照片,并加盖婚姻登记专... 更多>
-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老年人可以采取什么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02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73条规定,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矮、拖延。
-
-
的受害者如何运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7如果说要使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有2点必须要做到的。第一,证据的收集。用人证或物证来证明存在家庭暴力的情形。当然最好咨询律师意见。第二,你要有心理准备。我个人认为第二个是最重要的,既然已经要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就是已经忍无可忍的了,到底受害者和施暴者的关系是否应该续存,这个是必须考虑清楚的,要知道,一旦维护了权益,一般都是以解除关系为方法来解决。所以,心里一定要做好准备,以免日后后悔。
-
化妆品商标侵权可以采取哪些手段来维护权益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30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4,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5,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他注册商标并将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6,故意为侵权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
-
非法集资受害者如何维护自己利益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2200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下称“《追诉标准》”)第二十四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