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遭到解雇后如何索取三期工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5 18:46:45 491 人看过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到期,单位不得终止合同,而是应当续延原合同至一年哺乳期结束为止。单位单方面辞退处于孕期的你是违法的,你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不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的,单位应当按照你在该单位的工龄支付你赔偿金,按照你满三年不满三年半的工龄支付你3。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的两倍即7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孕妇享有不被辞退的权利

1、怀孕解雇

这可以分为依约定解雇,未依约定解雇两种。前者是指在女性上班就职时,雇主会要求职员签署一份只要怀孕就自动辞职的协议书。而未依约定解雇者,则是并未签署任何协议书,雇主却自行解雇怀孕妇女。

2、产后解雇

是指怀孕妇女在产后再回到工作职场,却遭受解雇。

事实上,即使劳工依合约签署了妊娠期自动离职的协议书,但在法律上来说,仍然是无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项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若非本人严重违法违纪,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二)至(六)项规定法定过错,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解除合同。否则,属于违法解除合同,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八十七条规定,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经济补偿金的二倍即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两个月工资支付赔偿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07: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工资相关文章
  • 公司重组后解雇孕妇如何补偿
    怀孕女职工有法律过错的,公司改制后辞退孕妇如何赔偿,即《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怀孕女职工无法律过错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不支付经济补偿,属于非法终止劳动合同,应给予经济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按职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付一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等如果单位无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阅读本文内容后,您就清楚了这个问题。对公司来说,你需要了解清楚,否则就要依法作出相应的经济补偿。当然,孕妇也要做好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如果您有任何其他相关问题,请咨询我们的律师
    2023-05-07
    289人看过
  • 孕妇使用假文凭入职遭解雇
    姚女士用假文凭顺利受聘房产公司的人事经理,工作快满一年时,假文凭事件东窗事发,房产公司以姚女士欺诈为由解聘了她,而这时姚女士已身怀六甲。双方对簿公堂。广州中院对此案作出二审判决:房产公司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给姚女士至其哺乳期满。抄袭引发学历真伪质疑三年前,姚女士手持湖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到广州市番禺一家房产公司(以下简称番禺房产公司)应聘,在职位申请表上填写了对应内容后同时表示:本人谨此声明,如若提供任何虚假资料,本人愿意接受解职处分而无需补偿。2004年9月30日,姚女士和该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任职人事部副经理,合同期到2005年8月31日,月工资9000元。2005年1月27日,经双方同意,番禺这家房产公司提前和姚女士解除了劳动合同,并将姚女士推荐给广州另一家房产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房产公司)任职人事部经理,待遇和劳动合同到期日不变。入职后,姚女士在这家房产
    2023-06-09
    91人看过
  • 怀孕期间被公司解雇后应该如何索赔
    怀孕期间被单位辞退赔偿标准为两倍的经济补偿金。按照法律规定,劳动合同要继续履行至孕期、产期、哺乳期期满,所以可以要求支付期间的工资。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合同,可以申请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怀孕期间被公司辞退有赔偿吗《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法律禁止用人单位辞退女职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怀孕的女职工如果遭遇被用人单位辞退的情形的,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权,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
    2023-07-02
    248人看过
  • 员工遭到无故解雇,应该如何争取赔偿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3、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4、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按上面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公司无故解雇员工的赔偿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公司无缘无故解雇员工的情形,是属于无过失解除劳动合同,是需要对员工进行经济补偿的,其经济补偿的标准为: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
    2023-07-03
    143人看过
  • 新员工离职不满三个月遭解雇,雇主索赔
    劳动者上班不满三个月,如果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按照每做满一年支付2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需支付辞退员工赔偿的情形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被辞退员工补偿金:1、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经过合法程序辞退员工的;2、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决定不与员工续签的,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除外;3、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时辞退员工的;4、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时辞退员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2023-07-15
    419人看过
  • 如何在孕期解雇女职工?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女职工怀孕的,如果劳动者没有过错,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其劳动合同;如果劳动合同到期的,劳动合同需要延期到女职工相应情况结束。在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赔偿。女职工怀孕期享受的待遇女职工怀孕期享受的待遇具体如下:1、不得与女职工解除。《劳动法》第29条规定,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双方的劳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也应顺延至产后一年,才能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但女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2、劳动强度及禁忌劳动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所谓“夜班劳动”一般系指从当日22点至次日6点从事劳动或工作。怀
    2023-07-21
    305人看过
  • 孕妇遭到裁员,如何获得赔偿
    孕妇被裁员的赔偿以经济补偿为准。用人单位构成违法解除的,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向单位主张经济赔偿金。经济赔偿金按照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相当于二个月工资数额的经济赔偿金。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孕妇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需要支付双倍的赔偿。女员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产期间发生的住院费和药费等也可以由生育保险基金列支。如果用人单位已经为该女员工发放了工资,生育津贴则可以由用人单位代为领取,以充抵已经支付的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
    2023-07-02
    385人看过
  • 孕妇请假超期后是否会被解雇
    一、孕妇请假超期后是否会被解雇孕妇请假超期后不会被解雇。职工怀孕期间,是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的。孕妇是有权休产假的,怀孕期间以及哺乳期间公司不得辞退员工,你可以直接告知公司你要休产假,若辞退你的话,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经济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二、怀孕休假申请书怎么写怀孕休假申请书的写法如下:1.标题:《产假请假申请》居中,表明此文是用于产假请假。2.称呼:这个地方是公司领导、相关负责人等。3.正文:请假理由。直接写请假的原由,起止时间。如果有什么事要交代,也可以在写完请假原由之后接着写要交代的事情。4.署名:写在正文下右下方第三行处,名字前面可加上职称。三、怀孕的女员工要辞退的条件有哪些怀孕
    2023-06-08
    424人看过
  • 孕期被解雇后的工资计算方法
    孕期公司辞退员工是赔偿双倍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怀孕期间用人单位可以辞退员工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除非具备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以及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自身有重大过错的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劳动合同法》第45条还特别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有上述第42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
    2023-07-03
    124人看过
  • 孕妇怀孕期间全员涨工资孕妇不涨如何处理
    涨工资是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法律只是规定了不得无故降薪,但涨薪并未规定要求全员一起涨,如果孕妇由于怀孕休产假或者影响工作,导致用人单位按照涨工资方案规定没有同步进行调薪,并不违反法律规定,但是对于工作岗位必须采取同工同酬,否则属于违反劳动合同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管理部门投诉维权。法律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到期,单位不得终止合同,而是应当续延原合同至一年哺乳期结束为止。单位单方面辞退处于孕期的劳动者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不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的,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龄支付其赔偿金,赔偿金数额应该按照经济补偿金数额的两倍计算。女职工怀孕七个月以上(按28周计算),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提醒注意的是,请长病假女职工不享受产前假。这两个半月的产前假只能按预产期在产假前执行。至于女职工请产前假期间
    2023-03-22
    153人看过
  • 解雇孕妇并赔偿第三份工资加上赔偿是否合理
    解雇孕妇时,给予三段工资加上补偿金是否合理合理。国家明确保护怀孕女职工的权益。如果雇主违反规定进行非法解雇,怀孕员工有权申请以下补偿:1。非法终止劳动关系报酬:相当于经济报酬的两倍计算方法:工作年限×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2倍2。怀孕、分娩和哺乳的工资3。工资和加班工资(如果拖欠)应一并支付。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女性员工怀孕、分娩或哺乳,雇主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也有规定,不得降低女职工怀孕、分娩、哺乳期间的基本工资,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延长正常工作日以外的工作时间;对不能胜任原作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如果女工怀孕,应根据医疗部门的证明减少工作量或安排其他工作,分娩或哺乳期间,用人单位不得根据本法第40条和第41条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但是,根据《劳动法》第25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相关规定,有
    2023-05-07
    112人看过
  • 孕期解雇孕妇将面临多少赔偿?
    孕期被解雇,属于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公司支付双倍经济补偿的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2022辞退孕妇最多赔几个月2022用人单位辞退孕妇属于过失性辞退的,不需要向孕妇赔偿;无过失性辞退孕妇属于违法辞退,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继续履行的,不需要赔偿。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没有赔偿期限限制。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经济补偿有支付限制,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劳动
    2023-07-17
    450人看过
  • 孕妇辞退三期工资是多少月工资
    辞退孕妇补偿三期工资是多少个月要看你个人的工龄。女性员工三期内用人单位不能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否则应支付赔偿金或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公司辞退孕妇赔偿公司改制辞退孕妇属于违法辞退,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
    2023-08-04
    439人看过
  • 孕妇如何获得三期赔偿
    一、孕妇如何获得三期赔偿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到期,单位不得终止合同,而是应当续延原合同至一年哺乳期结束为止。单位单方面辞退处于孕期的你是违法的,你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不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的,单位应当按照你在该单位的工龄支付你赔偿金,按照你满三年不满三年半的工龄支付你3.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的两倍即7个月工资的赔偿金。二、劳动纠纷仲裁流程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4)申请仲裁的日期。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
    2023-06-07
    86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资
    词条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工资
    相关咨询
    • 如何争取孕妇上三期工资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09
      女性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只要依照规定休产假、哺乳期假,就能得到工资。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
    • 解雇孕妇期间可以拿到2倍工资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08
      解雇孕妇不是赔偿2倍工资。若怀孕女职工没有法律规定的过错行为,用人单位属于违法解雇,要支付劳动者二倍经济补偿标准的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 孕妇三期如何申请工资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05
      用人单位不得在三期内终止或终止劳动合同,否则应当支付赔偿金或者经济补偿金。孕妇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在女职工怀孕、分娩、哺乳期内到期的,单位不得终止合同,但应当延长原合同至一年哺乳期结束。单位单方面解雇怀孕的劳动者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不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的,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单位的服务年限和三年半以下的服务年限支付赔偿金
    • 了解一下孕妇三期工资如何计算
      河南在线咨询 2024-09-10
      孕妇三期工资按照正常上班期间的工资发放。如果在此期间被辞退的,应支付赔偿金或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解雇孕妇赔偿如何规定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08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做出非法解雇孕期职工的,孕期职工有权申请以下赔偿: 1.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相当于2倍的经济补偿金; 2.怀孕、产期、哺乳期“三期”工资; 3.工资和加班工资应一并发放。女职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女职工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