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公告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1、劳动仲裁的公告期限是30天,正常情况下申请劳动仲裁是不需要公告的,如果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用其他方式没有办法给当事人送达仲裁文书的,仲裁机构才会公告送达。在仲裁庭办案的过程中,实际上很少用公告送达这种方式;
2、法律依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
第五十一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仲裁文书的,可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二、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6)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6、司法实践中,申请劳动仲裁的大多都是劳动者,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后,不可能无缘无故的下落不明,而仲裁机构也不能随便用公告方式送达仲裁文书。如果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公告送达,也应该在案卷当中记录清楚公告送达的原因和经过。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全文》第五十一条
-
劳动仲裁规定中的仲裁期限有何限制?
366人看过
-
劳动仲裁的仲裁期限存在哪些具体规定
382人看过
-
劳动仲裁规定劳动者要求仲裁时效有期限吗
393人看过
-
劳动仲裁的期限是多久劳动仲裁期限超期如何处理
132人看过
-
仲裁庭对劳动仲裁办理期限有何规定
424人看过
-
仲裁规定劳动关系确认期限怎么确定?
415人看过
-
劳动仲裁是怎样规定劳动者的年休假期限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30员工年休假劳动仲裁年限有1年。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是一年,所以因年假产生劳动争议的,一般只能主张一年前的年假,如果协商年假跨年的,可以主张跨年的年假。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
-
劳动仲裁的申请,劳动仲裁有期限限制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3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劳动仲裁有期限限定,申请劳动仲裁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
-
劳动仲裁规定劳动者要求仲裁时效有期限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1-10-23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从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天内决定是否受理。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必须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天内结束。
-
劳动仲裁是否有规定举证期限?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25劳动仲裁的举证期法律没有规定,实践中举证期可以按照以下情况确定:以仲裁庭指定或当事人协商并经仲裁庭认可的举证期限为准;依法院职权而确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
怎么告劳动仲裁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1双方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均起诉问题的处理 对于如何处理这一情况,出现了不少分歧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后起诉的案件是否应该受理。当事人起诉的时间必有先后的之分,一方起诉后即为原告,另一方为被告,另一方若对裁决不服,也在规定的期限内要求起诉,部分法官认为另一方是对同一裁决不服起诉,法院对先起诉的案件也会进行全面审查,因此不需再受理另一方起诉;部分法官则认为,诉权是由法律所确定的,赋予当事人进行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