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如何区分
有些借贷人在获得贷款后长期拖欠不还,甚至在申请贷款时就有夸大履约能力、编造谎言等情节,而到期又未能偿还。这种借贷纠纷,十分容易与贷款诈骗相混淆,区分二者的界限应当把握以下四点:
(一)若发生了到期不还的结果,还要看行为人在申请贷款时,履行能力不足的事实是否已经存在,行为人对此是否清楚。如无法履约这一点并不十分了解,即使到期不还,也不应认定为诈骗贷款罪而应以借贷纠纷处理。
(二)要看行为人获得贷款后,是否积极将贷款用于借贷合同所规定的用途。尽管到期后行为人无法偿还,但如果贷款确实被用于所规定的项目,一般也说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诈骗贷款的故意,不应以本罪处理。
(三)要看行为人于贷款到期后是否积极偿还。如果行为仅仅口头上承认还款,而实际上没有积极筹款准备归还的行为,也不能证明行为人没有诈骗的故意,不赖账,不一定就没有诈骗的故意。
(四)将上述因素综合起来考察,通过多方做客观行为全面考察行为人主观心态,从而得出是否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这对于正确区分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的界限具有重要意义。
二、犯贷款诈骗罪怎么判刑
(一)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量刑
贷款诈骗1万元以上不满1.4万元的,基准刑为拘役刑;1.4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6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
1、贷款诈骗4万元以上不足5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有“其他严重情节”。贷款诈骗4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五年;每增加8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每增加情形之一,刑期增加六个月:
(1)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行贿,数额较大的;
(2)挥霍贷款或者用贷款进行违法活动,致使贷款到期无法偿还的;
(3)隐匿贷款去向,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
(4)提供虚假担保申请贷款,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
(5)假冒他人名义申请贷款,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
2、贷款诈骗5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五年;每增加3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每增加第一项规定情形之一,刑期增加六个月。
(三)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量刑
1、贷款诈骗16万元以上不足20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贷款诈骗16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每增加情形之一,刑期增加一年:
(1)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巨大的;
(2)携带贷款逃跑的;
(3)使用贷款进行犯罪活动的。
2、贷款诈骗20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每增加前项情形之一,刑期增加一年。
司法机关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时候,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如果发生了借贷纠纷,却被司法机关以涉嫌贷款贷款诈骗罪追究责任,此时需要搞清楚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之间的区别,并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
正确区分货款诈骗罪与借贷纠纷的本质
233人看过
-
贷款诈骗罪行为方式包括什么,贷款诈骗罪与借贷纠纷区别
488人看过
-
金融借款纠纷与民间借贷的区分
484人看过
-
怎样区分民间借贷与借贷型诈骗?
486人看过
-
怎样区别诈骗?民间借贷纠纷?
219人看过
-
如何区分骗取贷款罪、贷款诈骗罪、高利转贷罪?
97人看过
贷款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更多>
-
如何区分借贷纠纷与诈骗罪, 借贷纠纷与借款纠纷, 两者的界限是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061、诈骗罪与借贷纠纷的界限 借货纠纷是一种民事法律纠纷,与以借贷为名进行诈骗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的界限主要是:一是客观行为的方式不同。正当、合法的民事借贷关系,借用人多是以真实姓名、地址、正当的用途提出来的,在借贷双方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以借贷为名进行诈骗,其行为人多是编造假情况,隐瞒真实姓名、真实地址,虚构借贷用途,使对方在受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非法关系;二是目的不同。借贷纠
-
贷款纠纷与贷款诈骗区别,贷款诈骗罪与贷款纠纷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51、贷款诈骗罪与非罪的区别贷款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而贷款纠纷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与贷款人之间在签定、履行借款合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纠纷。贷款诈骗和贷款纠纷通常有一个共同点,即贷款人没有偿还到期贷款。贷款诈骗罪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具有非法占有的自的,二是采用了欺骗手段获取贷款,这是区别二者的关键。因此,对于合法
-
如何区分民事借贷纠纷和诈骗罪,民事借贷纠纷与诈骗犯罪的界限在哪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1民事借贷,是指因借款人与贷款人达成借贷协议,由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而产生的纠纷。属于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应受民事法律调整,不产生刑事责任。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公私财物。诈骗罪的行为主体通过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觉而“自愿”交出财物。
-
如何区分借款纠纷案件与诈骗案件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01区别普通借款纠纷与诈骗犯罪的一个关键因素,便在于行为人获取的款项是否存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所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行为人意图使用非法手段对他人所有的财物行使事实上的占有、使用、收益或处分权。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认定: 一是双方借款的原因。正常借款,往往因借款人遇到资金困难,一时无法解决才向他人借钱。而诈骗,则往往是编造借款的理由,骗取他人信任。二是借款时双方的关系。借款往往发生在亲属、朋
-
如何鉴别民间借贷纠纷与诈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9-17民事借贷纠纷,是指因借款人与人达成协议,由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而产生的纠纷。属于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应受民事法律调整,不产生刑事责任。,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公私财物。诈骗罪的行为主体通过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觉而“自愿”交出财物。应从以下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