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兼并合同纠纷的法律适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0 18:51:12 289 人看过

处理企业兼并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0一35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第16条明确了企业享有联营、兼并权。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第4条规定:企业兼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承担债务式,即在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方以承担被兼并方债务为条件接收其资产;

(2)购买式,即兼并方出资购买被兼并方企业的资产;

(3)吸收股份式,即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投人兼并方,成为兼并方企业的一个股东;

(4)控股式,即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达到控股,实现兼并。

一、原单位合并后债务关系怎么处理?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四条,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民法典》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企业吸收合并后,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应当由兼并方承担。企业进行吸收合并时,参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告通知了债权人。企业吸收合并后,债权人就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隐瞒或者遗漏的企业债务起诉兼并方的,如债权人在公告期内申报过该笔债权,兼并方在承担民事责任后,可再行向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追偿。如债权人在公告期内未申报过该笔债权,则兼并方不承担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告知债权人另行起诉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

二、上市公司主要有几种重组方式

(一)收购兼并

在我国收购兼并主要是指上市公司收购其他企业股权或资产、兼并其他企业,或采取定向扩股合并其他企业。本文中所使用的收购兼并概念是上市公司作为利益主体,进行主动对外扩张的行为。

它与我国上市公司的大宗股权转让概念不同。股权转让是在上市公司的股东层面上完成的,而收购兼并则是在上市公司的企业层面上进行的。兼并收购是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当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重组方式。

(二)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另一个重要方式。在我国股权转让主要是指上市公司的大宗股权转让,包括股权有偿转让、二级市场收购、行政无偿划拨和通过收购控股股东等形式。上市公司大宗股权转让后一般出现公司股东、甚至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变动,从而引入新的管理方式,调整原有公司业务,实现公司经营管理以及业务的升级。

(三)资产剥离和所拥有股权的出售

资产剥离或所拥有股权的出售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一个重要方式。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将其本身的一部分出售给目标公司而由此获得收益的行为。根据出售标的的差异,可划分为实物资产剥离和股权出售。资产剥离或所拥有股权的出售作为减少上市公司经营负担、改变上市公司经营方向的有力措施,经常被加以使用。在我国上市公司当中,相当一部分企业上市初期改制不彻底,带有大量的非经营性资产,为以后的资产剥离活动埋下了伏笔。

(四)资产置换

资产置换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一个重要方式之一。在我国资产置换主要是指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以优质资产或现金置换上市公司的存量呆滞资产,或以主营业务资产置换非主营业务资产等行为。资产置换被认为是各类资产重组方式当中效果最快、最明显的一种方式,经常被加以使用。上市公司资产置换行为非常普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09: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企业兼并相关文章
  • 企业兼并(或者合并)主要适用于哪些情况
    法律咨询:企业兼并(或者合并)主要适用于哪些情况律师回答:主要适用于两个或者几个企业间达成一致,合并后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的情况。【延伸阅读】新公司成立经营范围的规定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公司合作协议书范本公司股权变更一、收购属于合并企业吗收购不一定属于企业合并,但企业合并的方式包括收购和兼并。如果仅收购部分股东的股权的,目标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不是必然消亡,不是企业合并。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二、什么是公司兼并收购兼并收购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兼并收购简称并购,兼并,又称吸收合并,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
    2023-06-28
    67人看过
  • 企业兼并纠纷怎么确定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确定管辖,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对于企业兼并的纠纷由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管辖。企业兼并纠纷怎么确定管辖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二十三条 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
    2022-07-01
    74人看过
  • 如何判断企业兼并纠纷的管辖权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适用法律有:《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等。企业兼并纠纷怎么确定管辖适用什么法律企业兼并纠纷的管辖确定: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2、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企业兼并纠纷适用的法律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根据《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五款,受理范围为企业兼并合同纠纷。
    2023-07-06
    362人看过
  • 企业兼并形式的法律要求
    1、承担债务式,即在被兼并企业的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企业以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债务为条件接受其资产,实现兼并。这种方式其实是cash-for-assets的变通,可以视作以数目为零的cash去购买数目为零的assets。2、直接购买式,即兼并方出资购买被兼并企业的资产,实现兼并。这是典型的cash-for-assets方式。在这种形式的兼并中,首先要对被兼并企业的整体产权价值进行计算,然后双方根据产权价值确定购买价格。实践中,由于兼并方需要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债务,所以其实际出价一般是购买价格减去被兼并企业的债务总额后的价格。3、吸收股份式,即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兼并方,成为兼并企业的一个股东。这其实就是stock-for-assets式兼并。吸收股份式兼并一般发生在被兼并企业资产大于债务的情况下,这时,被兼并企业的原所有者对原有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转化为对兼
    2023-04-16
    255人看过
  • 什么是企业兼并纠纷的管辖范围
    企业兼并纠纷管辖的确定:1、因兼并协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2、因企业兼并中涉及企业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企业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企业兼并纠纷管辖适用民事诉讼法。一、债权债务转让纠纷起诉的条件有哪些债权债务转让纠纷的管辖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第二十三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二、如何确定法律服务合同履行地合同履行地的确定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包括: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
    2023-03-13
    229人看过
  • 企业兼并与企业联合
    企业兼并是以现金或股票调换方式取得被兼并企业的资产或控制权,以扩大规模和经营范围的企业产权交易形式。一、企业兼并企业兼并是以现金或股票调换方式取得被兼并企业的资产或控制权,以扩大规模和经营范围的企业产权交易形式。从微观意义上讲,它是企业资本集中和实现规模扩张的重要途径。从宏观意义上讲,它是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区域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1、企业兼并的优点。企业通过兼并实现扩张有三个好处:一是能节省交易费用、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能以较小投资、较快速度、较低风险进行规模扩张;三是能消除品牌竞争,最终形成垄断,获取高额利润。2、兼并类型和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纵向兼并、横向兼并和复合兼并。纵向兼并是指处于相邻生产阶段不同企业间的兼并。横向兼并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工艺相近企业间的兼并。复合兼并是指产品与市场都没有紧密联系的企业间的兼并。二、企业联合企业联合是指企业在经营
    2023-06-09
    123人看过
  • 最新企业兼并合同范本
    企业兼并合同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1)甲方为经_________省人民政府批准以_________方式设立的_________公司;拟兼并乙方下属的_________厂。(2)_________厂为乙方所属的国有企业,与乙方具有资产产权关系。(3)双方经过友好协商,乙方同意甲方兼并乙方下属的_________厂。(4)本兼并事项已征得政府有关部门的同意。为了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保证本次兼并的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当事人本着平等自愿、公平等价的原则订立本企业兼并协议,以资共同遵守。1.有关词语的解释除非本协议书中另有约定,以下词语具有下列含
    2023-06-01
    51人看过
  • 企业兼并法律问题探讨1
    【内容提要】企业兼并已成为我国企业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但目前尚缺乏一部完备的法律对此加以规范。文章结合企业兼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兼并的行为性质、方式分类、程序、产权转让价格、协议内容及外商介入兼并市场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关键词】企业兼并/立法1997年以后中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轮改革的重点将是企业重组,而企业重组的重要形式之一的兼并,将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和焦点。企业兼并蕴含着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必须正确引导和规范,否则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再度失衡,而且会导致剧烈的社会动荡。因此,需要有一套完备的法律来引导、规范这一兼并行为。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兼并一部分是无法可循,一部分是法律规定不完整,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为了适应现阶段改革的需要,应尽快制定一部可操作的完整、科学的企业兼并法规。一、目前我国企业兼并的立法概况同我国企业兼并实践相比,兼并立
    2023-06-09
    336人看过
  • 企业兼并重组的法律知识准备
    一、企业兼并重组的主要形式:(一)承担债务式:兼并方承担被兼并方的全部债权债务,接收被兼并方全部资产,安置被兼并方全部职工,从而成为被兼并企业的出资者;(二)出资购买式:兼并方出资购买被兼并方的全部资产;(三)控股式:兼并方通过收购或资产转换等方式,取得被兼并企业的控股权;(四)授权经营式:被兼并方的出资者将被兼并企业全部资产授权给兼并方经营;(五)合并式: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通过签订协议实现合并,组成一个新的企业。二、企业兼并重组的一般原则:(一)坚持企业相互自愿协商的原则,不受地区所有制行业隶属关系限制;(二)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立足优势互补,有利于优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三)兼并方有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和向被兼并企业增加资金投入,盘活存量资产,搞活企业的能力;(四)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损害债权人和职工的权益,不得形成垄断和妨碍公平竞争;(五)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
    2023-03-29
    119人看过
  • 怎么整合兼并企业
    土地使用权
    企业合并包括企业合并、营业转让和企业收购三种形式。1、初步确定合并者和合并者企业。合并者和合并者企业一般以产权市场和直接谈判的方式初步确定。2、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企业合并必须由直接拥有该国有产权的公司决定聘请具有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合并后,企业改为非国有企业,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进行离职审计。合并企业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向会计师事务所或政府审计部门提供财务会计资料和文件。3、资产评估。企业采取合并形式改革的,必须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资产进行评估。资产评估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和营业权,但不包括无形资产处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其他资产。对于非国有投资者合并企业,直接拥有该国有产权的公司决定雇用具有资格的资产评价事务所进行资产评价。4、确定产权的底价。合并企业应根据有关主管部门确认的评价值,合理确定销售价格。投标、投标方式可以确定成交价格。成交
    2023-02-24
    473人看过
  • 日本的企业兼并
    企业兼并
    在日本,企业兼并与美国的企业兼并性质有所不同,而且,真正的企业兼并还是进入80年代以后才盛行的。这是因为企业兼并,特别是企业的拍卖或收买不符合日本人的传统感情和战后日本人的企业观。1965~1973年期间,日本也曾有过类似于美国的兼并高峰。但当时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开放体制,以在国际市场上提高日本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提高技术开发力和资金调度能力为目的,通过企业兼并促进产业再组合来达到规模经济效益。这个时期的企业兼并有如下几个特点:1.水平式兼并少,多数是通过联合企业的方式谋求企业经营的多角化。2.兼并企业和被兼并企业本来就有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关系或同属于一个企业集团的兄弟公司(占兼并总数的70%)。3.日本的企业兼并有两种:一是以节约成本、强化销售能力、避免二重投资、扩大资金调度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等为目标,追求广义规模效益的兼并;二是以兼并形式吸收经营不振企业的所谓救济兼并。而且,一般救济兼
    2023-04-23
    208人看过
  • 兼并合同纠纷需要注意什么?
    企业兼并是弱肉强食法则的一种体现,但商业社会一切以利益说话,兼并合同纠纷并不少见,通过收购形式达成对另一企业的实际控制权,通常企业会以企业合并的形式达成兼并,同时各项债权债务也正式达成移交,这也正是在企业兼并中需要注意的几点之一。一、企业兼并合同纠纷有哪些注意事项应当注意区分企业合并与企业兼并这两个易混淆的概念。如前文所述,企业兼并是企业合并的上位概念,企业合并是企业兼并中企业结合最牢固的形式。以收购形式实现对企业控股的属于企业兼并,不同于企业合并,两者主要区别在于:(1)企业控股是企业收购形式,属于企业股东行为;企业合并是企业行为,但需经股东大会决议同意。(2)企业控股不发生被控股企业主体资格的消灭,企业合并导致被吸收企业或者合并各方(新设合并)主体资格消灭。(3)企业控股的法律后果仅为被控股企业股权发生变动,该企业资产和负债不发生转移。企业合并的法律后果是参与合并的企业可不经清算而消灭
    2024-01-26
    308人看过
  • 工程合同纠纷适用法律解辞
    1、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2、准备答辩和请求,一旦被告就起诉一事向法院作出实质性答复,就意味着他接受了法院的管辖权。今后,他不能以法院没有管辖权为由提出抗辩;3、提证据保全程序,要求法院采取必要措施予以保全;4、提供诉讼证据,证据包括个人证据、物证、书证、鉴定书、勘验笔录等;5、进行保全措施,防止被告隐瞒、变卖、转让财产,使原告日后胜诉,法院判决无法执行;6、根据选定的法院,确定审判和答辩;7、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如有异议,可及时上诉。一、车祸打官司流程是怎样的1、准备好财产保全(可选)。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在诉前财产保全。如诉前财产保全的,必须在保全后15日内提出诉讼。2、准备民事诉状、证据。根据被告人数加一份,向法院递交民事诉状和证据3、起诉至有管辖权的法院。有管辖权的法院为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被告经常居住地与被告所在地不一致的,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也可
    2023-03-15
    215人看过
  • 兼并企业的方法有哪些
    企业兼并办包括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或者公司联合起来吸收其他公司等方式。且企业兼并必须依法达成兼并协议,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手续。一、公司并购有什么方式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订立合并协议,共同组成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公司的合并可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资产收购指企业得以支付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劳务或以债务免除的方式,有选择性的收购对方公司的全部或一部分资产。二、企业兼并的风险有哪些企业兼并的风险有:1、融资风险和债务风险;2、营运风险,是指购并者在购并完成后,无法使整个企业集团产生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市
    2023-02-26
    347人看过
换一批
#兼并收购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广义的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获得另个企业的控制权,从而使若干个企业结合成一个整体来经营。 狭义的企业兼并是指两个规模大致相当的企业结合起来将其资源整合成一个实体。兼并前企业的股东或所有者在兼并企业中拥有股份,同时原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继续在兼... 更多>

    #企业兼并
    相关咨询
    • 企业兼并合同纠纷有哪些注意事项?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3-09
      企业兼并合同纠纷的注意事项包括: 1、如果合同有约定仲裁条款的,应当在发生纠纷时,向合同约定的仲裁委申请仲裁; 2、如果一方企业有资产转移、抽逃资金等行为的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措施; 3、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时,要准备好所需材料和证据。
    • 企业合并纠纷如何确定管辖适用什么法律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6-10
      企业兼并纠纷管辖的确定: 1、因兼并协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2、因企业兼并中涉及企业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企业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企业兼并纠纷管辖适用民事诉讼法。
    • 治理企业兼并纠纷依据哪些法律法规
      上海在线咨询 2021-11-04
      《民事诉讼法》适用于企业并购纠纷,根据《民事诉讼法》确定管辖。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 法律对企业兼并与合并作用怎么规定的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10
      企业兼并和合并的区别是:合并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多个法人变成一个法人。兼并是指通过产权的有偿转让,把其他企业并入本企业或企业集团中,使被兼并的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经济行为。合并一般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合并成新的企业。兼并一般是指一家企业兼并另一企业,被兼并的企业基本不在存在。但兼并是广义合并的形式之一。
    • 企业兼并后被兼并企业的资质还能用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30
      不可以。资质是依附于企业的法人资格上。被兼并后,原企业已经失去独立法人资格,所以原资质就无法继续使用。生产许可证的道理同上。企业间兼并的资质问题,适用住建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第一条第(四)款第2点:“合并后存续或者新设立的企业可以承继合并前各方中较高资质等级。合并后不申请资质升级和增加其它专业资质的,按资质变更程序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