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协议的有效期是多久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31 19:17:33 421 人看过

就业协议有效期为:企业与毕业生签订的劳动合同自动终止

就业协议就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签订的协议。其效力自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至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日止。劳动合同的有效期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同确定。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双方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毕业生向用人单位报到并签订劳动合同后,原就业协议无效。从这个角度看,用工协议不能代替劳动合同。2008年5月1日前,依照劳动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请求仲裁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后60天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没有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2008年5月1日以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张权利、请求有关部门救济或者另一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自中断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期限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期限中止。仲裁时效期间自中止时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在下列期限内提出: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

有很多律师律师网帮助工人维护他们的权利。当需要计算聘用协议有效期时,可以到网站找律师进行计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7日 03: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雇佣协议范本
    违约金
    由外事服务机构向外国企业驻京代表处派遣中国雇员所产生的劳动关系、劳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其中,外事服务机构与外国企业驻京代表处是劳务关系,需要签订《聘用中国雇员劳务合同》;外事服务机构与中国雇员是劳动关系,需要签订《劳务派遣劳动合同》;外国企业驻京代表处与中国雇员是劳务关系,有时也需要签订《雇佣协议》,该协议可作为《聘用中国雇员劳务合同》、《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的附件。为帮助大家加深理解,现将《聘用中国雇员劳务合同》、《劳务派遣劳动合同》与《雇佣协议》选载如下:雇佣协议甲方:(外企代表处)乙方:(外事服务机构派谴员工)根据相关法律及《聘用中国雇员劳务合同》的约定,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本协议期限与《聘用中国雇员劳务合同》相一致。二、乙方因未完成工作任务而延长工作时间,不属加班加点。甲方根据工作需要,经与乙方协商一致,命令乙方延长工作时间的,须依法予以倒休或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2023-04-22
    463人看过
  • 保密协议的有效期是多久
    一、保密协议的有效期是多久企业应区别约定,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应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无限期期间;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宜约定2年或3年保密期限。关于保密期限,许多企业认为员工在任职期间对企业有保密义务,而员工离职之后,便不再负有保密义务,实际上这些认识是不全面的。保密协议中的商业秘密无论是在任职期间还是离职后,知悉企业商业秘密的员工都负有保密的义务,这是法定义务。员工在离职之后,若擅自公开或使用,则构成侵权,严重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而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离职之后,员工一般不负有保密义务。很多企业通常约定保密期限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2至3年,这样的约定会给员工造成误解即离职后过了2至3年后即可公开或使用商业秘密了,这样的约定是不可取的。因此,企业应区别约定,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应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无限期期间;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宜约定2年或3年保密期限。二、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有如下区别:(1)保
    2023-04-15
    127人看过
  • 股权协议的有效期是多久
    股权持有协议的有效期有多长股权持有协议的有效期没有明确规定,由双方自由协商代表公司持有股权的风险。公司股权在未来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很大。比如代表公司持有股权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司未来增资扩股会导致股权比例的稀释,因此,实际投资者的利益将难以得到保护
    2023-05-07
    390人看过
  • 三方协议的有效期是多久
    三方协议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的缩写。是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正式建立劳动人事关系前,通过双向选择,在规定期限内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用人单位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接收毕业生是重要凭证。也是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计划、办理就业结算手续等的重要依据。毕业生向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收到后,本协议自动终止。就业协议一般由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制定。签字后,学校来年招收学生时,可以说学校的就业率是多少。正式合同签订后到期签订三方协议时应注意六个细节:首先,取决于填写的雇主名称是否与公司的有效印章名称一致。否则,本协议无效;填写专业名称时,应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得缩写其次,外企、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限的长短,可以从1-3个月不等。试用期一般为3个月,不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普遍采用试用期,通常为一年三
    2023-05-07
    297人看过
  • 保密协议的有效期是多久
    员工在离职之后,若擅自公开或使用,则构成侵权,严重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而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离职之后,员工一般不负有保密义务。很多企业通常约定保密期限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2至3年,这样的约定会给员工造成误解即离职后过了2至3年后即可公开或使用商业秘密了,这样的约定是不可取的。因此,企业应区别约定,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应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无限期期间;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宜约定2年或3年保密期限。一、保密协议补偿金标准对于违约金的标准,《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就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二、不支付保密费的保密协议是否有
    2023-03-19
    461人看过
  • 雇佣前协议的范本是什么
    员工入职前的协议范本是什么?员工入职时应认真、负责地填写《员工入职介绍表》,不得有欺骗和不真实的信息。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一份,一寸照片两张,健康卡(由公司支付,员工工作满一年不收取费用,健康卡在离开公司一年前扣除相关费用后退还给当事人)。员工入职时需支付服装押金(员工第一次领工资时扣除,离职时退工装时退回,损坏时扣除相应费用)II。试用期雇员在就业前的7天是试用期的双向选择。在此期间,公司将不支付任何费用。通过试用期的员工将把7天的试用期计入当月考勤,并支付工资。工作时间和轮班安排分为客房、前台、餐厅、商店和其他班次。参见各部门相关规定。公司提前实施排班,员工严格按照《排班表》执行。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班次或休息时,应向上级请示,只有在获得第四方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调整。岗位变动公司有权根据工作需要并结合员工的个人表现对员工的岗位进行内部调整。规章制度员工应严格遵守考勤制度、仪容规定、卫生标
    2023-05-07
    466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这主要...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雇佣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5-10
      雇佣关系的诉讼时效适用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雇佣关系没有合同,只有口头协议,雇佣关系有效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1
      只要能证明口头协议存在,一般是有效的。
    • 雇佣协议与的区别是什么?雇佣协议好还是劳动合同好?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4
      雇佣关系雇主不需要为雇工办理社保5金,出现纠纷向法院起诉;劳动关系受劳动合同法调整,出现纠纷,必须先劳动仲裁。劳动合同相比雇佣合同来说,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更大。需要律师帮助,可以来电详细免费咨询。
    • 雇佣关系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2-05
      雇佣关系的诉讼时效适用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雇佣关系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4
      雇佣关系的诉讼时效适用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