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如何预防非公有制企业职务犯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2 09:40:17 402 人看过

对单位,建立严密的制度对于保护干部、保护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健全制度。靠制度管理,而不仅仅靠人管理,严密、健全的制度能使工作人员按章办事,防止工作疏漏;二是加强管理,制度需要执行,需要人来执行;三是强化教育,营造公平竞争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个人,一定要遵守规则,不可有贪欲之心。

如何避免公司内部纠纷——企业内部法律风险防范实务之二

企业内部法律风险它是与外部法律风险相对而言的,像债权债务纠纷、合同风险等就是外部风险,内部法律风险是指在企业内部发生的因公司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内部机构的设置和行为不合法导致的法律后果。如果公司的内部法律防范机制好,外部纠纷也就容易相应减少甚至能够完全避免。

企业内部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公司内部纠纷——最持久的危机;经营行为违规——最易发的风险;刑事责任风险——最危险的陷阱

如何避免公司内部纠纷?

公司发生内部纠纷往往是因为公司的内部设置不规范引起的,体现为股东、董事、高管人员的行为与《公司法》相冲突。这种纠纷用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后院起火,自家后院起火有时比外贼来访更具有杀伤力。这种纠纷不像外部纠纷那样,它不是一次性的,如果有了矛盾,它会用各种方式经常性的爆发出来,因而被我称为最持久的危机。

为了避免公司出现内部纠纷,应当着重注意下面这几个方面:

1、公司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应当一致。

实践中,有很多公司在成立时为了迎合《公司法》对投资主体、资本等的特殊要求,规避法律要求设立公司,导致真正股东和名义股东不一致,主要有:

影子公司。真实的投资者由于特殊的原因,不方便或不能作为股东直接投资,就寻找别人替代作为名义上的股东。比如法律禁止公务员经商,港澳台居民、外国人不能在内地直接注册公司,需要经过审批,为方便起见就以内地人的名义注册公司并。还有人出于种种原因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股东就安排他人当名义股东等等。这类公司其为影子公司。名义股东与实际股东之间有君子协定,名义股东需要听从实际股东指挥,受实际股东操纵,就像实际股东的影子。如果他们配合默契,就会相安无事甚至公司还能运作自如。但一旦二者的关系或感情出现变化,名义股东厌倦了这种控制,违背了君子协定,问题就会出现,公司有可能会认为无效。

娃娃公司。即隐瞒股东的真实身份和年龄以未成年人的名义注册公司,这种公司从成立之始就存在重大瑕疵。比如2007年底闹得沸沸扬扬的北京银行千名娃娃股东事件。

职工公司。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人数限制,必须在50人以下,有些公司让职工掏钱买股或者推行职工持股,这样总数就超过了50个,为了能够成功设立,就把很多个职工的股权集中交给一个人来管理,注册在一个人名下。公司成立以后,这个托管人与广大职工之间很容易产生纠纷。

借贷公司。投资者名为投资实为借贷,约定投资者每年保底红利或利息,这样的协议会被认定为无效。

2、公司产权应当清晰

提起企业的产权纷争,大家最为熟悉的莫过于仰融案。仰融对汽车帝国华晨系功不可没,没有仰融就没有华晨系,但因为产权不清,华晨系的一部分股权是仰融私有还是辽宁省政府所有,谁说不清楚,仰融为此被迫出逃美国,并在美国百幕大法院状告辽宁省政府,此案最后以仰氏的全面败诉告终。

其实,除了仰融式的国有与民营产权不清以外,实践中,还大量存在着形形式式、各种不同的产权纠纷。比如,红帽子企业是我国民营企业中的普遍现象。由于民营企业诞生时的特殊历史背景,为了避免政治上的风险和获得一些优惠,一些私营企业便主动戴上红帽子,挂靠在一家集体组织之下,伪装成了集体企业,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由于种种原因,产权隐患便凸现出来,一些被挂靠单位把这些企业当成自己的了,产权纷争便不可避免了。它曾经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现在,政治问题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就是法律风险了。

还有的民营企业是属于家族式企业,弟兄姐妹一起上,刚开始亲情重于法律,大家一心扑在创业上,都没有注意产权问题。一旦成功,问题就出来了。在创业之初,每个人投资不同,在企业中的贡献也不同,到底按什么进行分配,难免有冲突,产权问题就出现了。

仰融式纠纷:是国有产权还是私人产权?

红帽子企业:是集体企业还是私营企业?

家族式企业:归哥哥还是归弟弟?

产权纠纷案件有一个共同点:企业在起步阶段问题不大,纠纷不会出现,但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规模越大企业效益越好,冲突就会越明显越激烈,解决不好企业就会被搞垮。产权问题纠缠不清的企业解决得越早越好,所以重新界定产权要赶早!

3、确保公司财产的独立性

我们知道,绝大多数企业都采取公司的形式。公司制的好处之一是有限责任,也就是说股东承担的投资损失最多就是他的本钱,即出资额,公司对自己的债务承担损失最多是公司的全部资产,如果公司资不抵债,股东和公司都不需要对公司还不起的钱承担责任,公司通过破产程序关门就行,损失由债权人来承担,股东再设立一家公司就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由此可见,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对公司和股东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想要承担有限责任的前提是保证公司的独立性,否则债权人就有权请求法院否认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让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这样,你的企业就不叫公司,成了合伙企业或者个人独资企业,需要拿全部家庭财产或者个人财产来承担债务,这样就容易把整个家庭脱下水。常见的会导致公司财产不独立的情形有:

A、股东与公司不分家

股东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

夫妻店公司家庭共同财产与公司财产不分;

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人组成多个公司,各个公司表面上独立,但实际上财务不分、人员不分、资产不分)

B、董事、高管人员财产与公司财产不分

公司法所讲的高级管理人员是指经理、监事、财务负责人,不包括股东。在中小企业,股东担任经营管理人员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出资人认为公司是自己投资设立的,自己又是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因此可以任意处置公司财产,这种思想是极其错误的,由其引起的行为是违法的,具体表现为职务侵占和挪用资金,这些都是侵犯公司法人财产的违法行为,轻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重者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很多人因此招来牢狱之灾。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界限就在于违法数额的大小,比如职务侵占,五千至一万就认为是数额较大,就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公司财产e;股东财产

公司财产e;高管个人财产

4、重视公司章程的作用,避免形式主义

公司章程是公司法授权公司股东自由约定公司内部关系的法律文件。

章程被称为公司自己的宪法,是公司内部的自治法。

但是,公司章程的作用并没有得到重视,体现为本来应该千人千面的公司章程变成了千人一面,每个公司有自己不同的情况,章程的内容也自然各不相同。新公司法也允许公司自由约定章程的具体内容。但是,很多人都误把章程当成应付工商注册的形式文件,从网上下载一个模版,填上股东名字就交上去了,至于里面什么内容一概不知。各个出资人按照他们自己口袋里的入股协议、出资协议或者合作协议来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但是,如果这个协议的内容与章程的内容或者法律的内容发生不一致,纠纷就会出现。

章程?协议?还是法律?

法律>章程>协议

这就告诉我们,章程与法律发生冲突,冲突的部分无效。如果协议内容违反了章程和法律,协议也会无效。这样一来,你重视的这份协议就成了一纸空文。法院会按照你从来没有重视的章程来处理你们之间的关系。

公司章程允许股东自主约定的事项有:

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担任还是总经理担任;

股东出资比例可以与表决权行使比例不同;

利润分红比例可以与出资比例不同;

税后利润分多少公司留多少;

股权转让是否有特别要求;

股东资格是否允许继承;

5、大小股东和平共处

引起股东纠纷的原因有:出资纠纷;公司控制权纠纷;股权转让纠纷;股东权利受到侵犯。出资纠纷一般出现在公司的成立阶段,后三个则是在公司的运营阶段。

公司在刚开始成立时,大小股东之间一般是彼此信任的,公司成立后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矛盾。有的股东为了取得公司控制权,常常有闹剧发生,比如抢公章、两方股东各自召开股东会或董事会双方唱对台戏,不通过合法程序就进行增资扩股稀释另一方股权等等。

从公司法的角度来看,大股东、小股东只是出资额之分,股权比例之分。股东不管出了多少钱,如果章程没有特别约定的话,一般来讲应当至少具有这几个权利:

(1)知情权,表现为有权知悉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

(2)决策参与权,表现为可以参加股东会。

(3)选择董事、经理等经营者。

(4)分红权,表现为公司如果获得收益的话,股东有权依照法律规定或章程规定提起红利。(5转股权和退股权,表现为股东不想干的时候可以进行转让,或者特定情况下要求公司回购。

由于大股东拥有公司的控制权,决策力量自然与小股东不可同日而语等。但是如果大股东不能意识到小股东的上述权利,不能做到与小股东和平共处,纠纷就会出现。比如,我最近刚刚开始受理了一个股东纠纷的案例,这家公司主要从事天然气销售,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之间起了矛盾,公司被大股东把持,二股东派了一个经理到这个天然气公司,也被大股东晾在一边,公司从04年开始成立至今从来没分过红,从来不向小股东提供任何财务信息,从来不开股东会,第二大股东逼急了只好找律师帮他打官司。

新《公司法》赋予股东广泛的诉讼权利,使公司诉讼进入了多元化时代。这种多元化表现为股东可以下列原因起诉:(1)股东对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依法请求确认无效或撤销之诉;(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要求公司提供查阅会计账簿之诉;(3)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的退股权保护之诉;(4)因董事会或监事会怠于行使职权而产生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5)针对董事和公司高管侵犯公司权益的股东直接诉讼制度;

(6)公司出现僵局时股东享有解散公司诉讼权。

此文为臧小丽律师在2008年4月25日商务部外贸发展局与阿里巴巴公司主办的2008年首届电子商务讲座之讲稿,臧律师的演讲题目为企业内部法律风险防范实务本文属演讲内容之二。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1日 10: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职务犯罪相关文章
  • 如何预防职务犯罪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职务犯罪:1、加强思想教育;2、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和牵制体制;3、健全和规范法制制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违法犯罪的行为都必须要依法严惩。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一、什么是职务侵占罪主体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职务侵占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其范围包括公司、企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工作人员,以及从事法定公务以外的村(居)委会、村民小组等基层组织人员。我们认为,在公司、企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单位中,并不是所有的工作人员符合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资格,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要满足一定条件:即能够利用职务便利即对本单位财物具有一定管理职权的人员,才能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
    2023-03-07
    366人看过
  • 如何预防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预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部门共同参与,而且需要通过法律的、机制的、体制的教育等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综合治理。近几年我院先后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在分析这些职务犯罪案件根源时认识到:渎职侵权职务犯罪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预防职务犯罪单靠打击是不够的,必须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根源。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我们认为要克服一个认识,做到一个具有,五个坚持。克服一个认识是:不贪污不受贿就不能犯罪的模糊认识。在工作中超越职权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也能犯罪。如:国土资源管理局是审批土地的职能部门,未经水务部门同意,批准使用河道内的土地;未经林业部门同意,批准使用林地,或者因工作失误,一块地审批给两
    2023-06-11
    474人看过
  • 公司企业人员的职务犯罪预防措施是什么?
    公司企业人员职务犯罪预防措施指预防公司企业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处以行政处罚的犯罪的措施。内容包括加强自我学习意识,树立良好职务道德;增强人事审查制度,加强监管手段等。高空坠物的预防措施有哪些?1、不主动抛物这是违法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2、注意检查房屋从高空坠下的物体小到纸巾、果核、牙签,大到晾衣架、烟灰缸、花盆,更让人触目惊心的还有钢板、防
    2023-07-26
    241人看过
  • 如何防止职务犯罪应如何避免职务犯罪预防职务犯罪
    一,是以“两学一做”活动的开展为引领,理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管理党越来越严格,反腐败之剑越来越磨练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形势,认识到现在纠正和认真调查基层腐败和执法不公平等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点,把主体责任担在肩上,把监督责任落在现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则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好表率,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坚守做人,做事的“底线”,不越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规定的“红线”,不碰党纪国法的“高压线”。二,是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要结合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和学习《准则》,《条例》等学习活动,切实履行职责,将监督执纪问责落到实处,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盯紧关键节点,积极适应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常态,用“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大家周围的先进事迹,认识到坚定理想信念和保护共产党人精神的必要性,加强规则意识,突破纪律
    2023-08-06
    228人看过
  • 如何防止职务犯罪应如何避免职务犯罪预防职务犯罪
    一,是以“两学一做”活动的开展为引领,理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管理党越来越严格,反腐败之剑越来越磨练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形势,认识到现在纠正和认真调查基层腐败和执法不公平等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点,把主体责任担在肩上,把监督责任落在现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则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好表率,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坚守做人,做事的“底线”,不越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规定的“红线”,不碰党纪国法的“高压线”。二,是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要结合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和学习《准则》,《条例》等学习活动,切实履行职责,将监督执纪问责落到实处,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盯紧关键节点,积极适应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常态,用“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大家周围的先进事迹,认识到坚定理想信念和保护共产党人精神的必要性,加强规则意识,突破纪律
    2023-08-06
    402人看过
  • 非公有企业职务犯罪有哪些
    一、非公有企业职务犯罪有哪些1、包括有:(1)职务侵占罪;(2)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3)对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4)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5)挪用资金罪。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二、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其数额标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处五年以下有
    2023-06-17
    276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职务犯罪
    相关咨询
    • 如何预防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务犯罪
      江苏在线咨询 2021-08-18
      对单位,建立严密的制度对于保护干部、保护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健全制度。靠制度管理,而不仅仅靠人管理,严密、健全的制度能使工作人员按章办事,防止工作疏漏;二是加强管理,制度需要执行,需要人来执行;三是强化教育,营造公平竞争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个人,一定要遵守规则,不可有贪欲之心。目前来看,非公企业人员职务犯罪主要是表现为职务侵占,或者是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挪用资金等这些行为,在部分的大型民营企业当中也会
    • 公司内部如何防范非公有制公司职务犯罪
      上海在线咨询 2021-08-19
      对单位,建立严密的制度对于保护干部、保护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健全制度。靠制度管理,而不仅仅靠人管理,严密、健全的制度能使工作人员按章办事,防止工作疏漏; 一是加强管理,制度需要执行,需要人来执行; 二是强化教育,营造公平竞争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个人,一定要遵守规则,不可有贪欲之心。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了。只有正当行使相关义务,才能享受应得的权益,因此公司需要严加防范。倘若读者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向相
    • 如何预防国企改制职务犯罪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23
      国企改制中加强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相结合;加强法制教育;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应该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公司企业人员职务犯罪预防措施是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05
      公司企业人员职务犯罪预防措施是: 1、让权力受到监督。 2、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法律管理体系。 3、培养员工的法制意识。
    • 企业的职务犯罪有哪些预防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9
      讲演稿的格式讲演稿的结构由标题、称呼和正文三部分构成。 (1)标题。讲演稿的标题无固定格式,一般有四种类型。1)揭示主题型,如《人应该有奉献精神》。2)揭示内容型,如《在省科技工作会议的讲话》。3)提出问题型,如《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素质》。4)思考问题型,如《象牙塔与蜗牛庐》。 (2)称呼。提行顶格加冒号,根据受听对象和讲演内容需要决定称呼。常用“同志们:”“朋友们:”等,也可加定语渲染气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