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暂时性差异:
1)工资薪金支出(外资企业应付工资余额):外资企业应据实列支其工资薪金支出。该调增项在支付当期调减;
2)职工教育经费(2.5%):超过税法规定限额的列支额,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3)应视同为固定资产的模具摊销支出:该部分模具应预留10%残值,年度摊销额的10%部分调增;
4)超过税法扣除限额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15%):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可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5)固定资产折旧:与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最低年限(新税法修订)、残值率等不一致的折旧费用;
6)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与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最低年限(新税法修订)、残值率等不一致的折旧费用;
7)超过税法扣除限额的坏账准备金:待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根据税务机关的审批文件调减;
8)其他各类跌价准备、减值准备等:待实际发生损失时,根据税务机关的审批文件调减;或转回时,直接调减;
9)三年(外资:两年)以上未支付的应付款项:待实际支付或者确实不用支付转营业外收入时调减;
10)冲减在建工程成本的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因相关成本已记入在建工程成本,故以实际收入额调增,以后以折旧转回;
11)未报税务机关审批的资产处置损失:待取得税务机关的批准文件时调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12)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损益:待实际处置发生损失或实际收到投资利润时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13)本期未确认融资费用:实际发生摊销或者处置等交易时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14)无形资产等摊销差异:与税法规定的摊销方法、摊销年限不一致的摊销费用;
15)预提类费用:包括所有科目列示的预提类成本费用,待转销时做调减处理;
16)计提而尚未支付的补充社会保险费:待实际支付时做调减处理;
17)计提但尚未未缴纳的特许权使用费和WithholdingTax:WithholdingTax一并调增。待实际支付时调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18)开办费摊销差异:会计规定开办费自经营之日起一次性记入损益,但税法规定要按照期限摊销;
19)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待金融工具实际处置时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0)存货盘亏损失:指净盘亏损失,非盘盈亏抵减后的数字。待取得税务机关审批文件时调减;
21)因毁损、被盗、自然灾害造成的非常损失:待取得税务机关的批准文件时调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2)外购商誉支出: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
2、永久性差异:
1)工资薪金支出:非外资企业,超过2000元/人的部分和超过工效挂钩工资的部分调增;
2)工会经费(2%):分两部分调增:超过税法规定限额的列支额;没有工会专用收据的列支额;
3)职工福利费(14%):超过税法规定限额的列支额,包括所有福利费性质的支出(即使不同明细科目);
4)非公益性捐赠支出:公益性捐赠的定义要点:符合捐赠法规定;通过公益性团体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
5)超过税法规定限额的公益性捐赠支出(12%):超过年度利润总额(注意指标)12%的部分,不予扣除;
6)业务招待费:分两部分调增:超过税法规定限额的部分;实际发生额的40%;
7)技术开发费:对满足加计扣除调减的技术开发费加计50%的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150%摊销;
8)免税收入:对满足免税条件的收入(如“三废收入”等),做调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处理;
9)滞报金、罚款、滞纳金等:有关政府部门的罚款等处罚支出,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0)免费样品销售收入: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免费样品,应根据其成本合理折算其收入,做调增处理;
11)调减以前年度的成本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当期损益的部分应调增;
12)不征税收入形成的资产/费用相应的折旧/摊销:收入不征税,其记入成本费用的折旧和摊销也不应税前扣除;
13)以前年度作为损失处理但本期收回的资产:因以前年度已税前扣除,收回时应作调增处理;
14)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商业保险费:除特殊工种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可以扣除的商业保险费外的其他商业保险费;
15)企业间借款的利息支出: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不予税前扣除;
16)提取用于环境生态保护的专项资金改变用途部分: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17)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不得扣除;
18)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不得扣除;
19)国债利息收入: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20)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在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该实际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
调整纳税事项
142人看过
-
2020年企业经营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
408人看过
-
什么是企业所得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纳税
88人看过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调整哪些项目
204人看过
-
企业所得税常见征收方式
241人看过
-
企业纳税的常见风险
181人看过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 更多>
-
纳税调整后企业所得税应如何处理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11、纳税调增后不需要作账务处理和报表变动;2、纳税调增只影响企业汇算清缴中的应纳税额,不影响企业账务处理。按照会计法规计算确定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收法规计算确定的应税利润对同一个企业的同一个会计时期来说,其计算的结果往往不一致,在计算口径和确认时间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即计税差异,我们一般将这个差异称为纳税调整项目;3、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规定时期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
-
纳税调整事项:湖北在线咨询 2021-10-28一、计提的职工工资本年度未实际支付的部分,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进行纳税增加处理。第二,发生的职工福利费用,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增加应纳税所得额。三、计提工会经费未实际拨付的,应纳税所得额增加。第四,职工教育经费支出超过工资总额2、5%的,不得在当期扣除(软件生产企业除外),增加应纳税所得额。5、业务招待费60%未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5‰的,增加发生额40%;发生额60%超过当年销售(营业)
-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调整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18一、所得税汇算清缴需要调整的收入类项目 1.不征税收入。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2.国债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纳所得税额,但中途转让所得应计税。 二、所得税汇算清缴需要调整的支出类项目 1.职工福利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实际发生的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作纳税调整处理,且为永久性业务核算。 2.工会
-
所得税和调整所得税区别广西在线咨询 2024-03-14调整所得税和所得税的区别如下:1、两者实质不同:调整所得税,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一个专有术语,它是为简化计算而设计的虚拟企业所得税额,计算的时候使用息税前利润,不需要减去利息费用。所得税,又称所得课税、收益税,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两者的计税基数不同:所得税前者是应纳税所得额,调整所得税是息税前利润;3、计算阶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