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调整后企业所得税应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纳税调增后不需要作账务处理和报表变动;2、纳税调增只影响企业汇算清缴中的应纳税额,不影响企业账务处理。按照会计法规计算确定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收法规计算确定的应税利润对同一个企业的同一个会计时期来说,其计算的结果往往不一致,在计算口径和确认时间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即计税差异,我们一般将这个差异称为纳税调整项目;3、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规定时期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的所得税数额,确定该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一)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以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二)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协商决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三)协商不成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实缴出资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四)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
企业依法清算时,以其清算终了后的清算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清算所得是指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减除资产净值、清算费用以及相税费等后的余额。
-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该如何计算?
1、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弥补亏损 2、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2020.01.21 1,226 -
调整所得税
调整所得税是指是为简化计算而设计的虚拟企业所得税额,计算的时候使用息税前利润,不需要减去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调整所得税与所得税是不同的,所得税是指各地政府在不同时
2020.10.08 2,572 -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1、直接法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2、
2020.08.27 736
-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3号),公告对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作了非常大的调整,尤其是针对房地
2022-03-22 15,340 -
企业如何应纳个人所得税
步骤如下: 1、在电子税务局中,通过“代扣代缴”—“明细信息上传下载”—“个税明细下载”,下载初始化文件并导入个税客户端。 2、在个税客户端进行个税申报并生成申报文件。 3、可以通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
2022-09-16 15,340 -
企业所得税改革后,如何分配和处理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受谁的影响?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20号)规定:“一、基本规定以2008年为基年,2008年底之前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各自管理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不作调
2022-03-05 15,340 -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期限内取得的所有应纳税所得额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所得额的计税依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有两种计算方法:1。直接法企业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减去非税收收入、免税收入、扣除和补偿
2021-12-21 15,340
-
01:10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应具备什么条件?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纳税人需要在银行开设关于结算的账户; 2、需要独立建立纳税的账簿,编制公司财务会计报表; 3、纳税人可以独立计算自负盈亏。 通常,企业所得税会把企业分为:居民
2,016 2022.04.17 -
00:59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于2011年3月31日,经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25号发布。该《办法》分总则、申报管理、资产损失确认证据、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非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投资损失的确认、其他资产损失的确认、附则8章52条,自20
2,784 2022.04.17 -
01:20
合伙人企业如何纳税根据相关规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纳税方式如下: 合伙企业里的合伙人,以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已经约定好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合伙协议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清楚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合伙人协商决定的分配比例
7,85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