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方婚后出资(包括贷款)取得房屋产权,离婚后房屋的分割首先明确产权,不论房产证上是一方的名字还是双方的名字均为共同财产。离婚分割时由取得房子的一方付给未得房一方房屋价值的一半,得房方单独偿还按揭贷款剩余的本金及利息。
按揭贷款买房注意事项
1.请不轻信发展商的按揭许诺
就当前来讲,只有选择获得了银行楼宇按揭支持的房产,购房者才有可能获得按揭贷款。因此购房者应该着重审查:
(1)发展商是否已取得了该房产的合法开发手续和预售以及销售的批准文件;
(2)你所选择的房产是否得到了银行楼宇的按揭承诺,提供按揭的成数、年限和利率。此外,有的项目虽已办下按揭贷款,但能提供按揭的只是所售楼盘中的一部分,因此,购房者还应确认你所要购买的房产是否真的在能够提供按揭的房产范围之内。
2.银行对置业者进行的资格审查
不少购房者认为,只要是选择了得到银行楼宇按揭支持的房产,就应该得到银行的按揭服务。但是,这是一种误解。银行为发展商开发建设的楼宇提供按揭支持,这仅仅是表明该楼宇已经取得了一定规模的贷款额度,而最终是否向购房者提供贷款的决定权还是归银行。银行在受理购房者的贷款申请之后,还要从民事主体资格、资信状和还款能力等方面来对购房者进行资格审查,以确认购房者是不是符合规定的条件。如果购房者在没有取得银行按揭贷款支持确认的情况下,就盲目地与发展商签订购房的合同,如果在不符合银行条件时,就无法获得按揭贷款,这样会造成资金上的被动,被迫选择其他的付款方式,从而影响自己的资金安排,甚至于放弃购房,造成定金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
夫妻离婚后买房按揭贷款的处理方式是哪些
357人看过
-
夫妻一方婚前按揭购买婚后夫妻共同清偿贷款的处理
218人看过
-
夫妻一方通过按揭贷款购房,婚后夫妻如何分割财产
97人看过
-
夫妻按揭贷款买房离婚后房产如何分割过户
291人看过
-
夫妻离婚房贷怎么处理,按揭房贷款流程是怎样的
323人看过
-
夫妻按揭贷款买房有离婚的贷款谁还?
329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成都夫妻按揭房离婚后贷款买的按揭房怎么分割北京在线咨询 2023-11-021、离婚时,对于婚后办理按揭手续,但房屋产权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的房屋的归属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比较难处理。主要原因在于判决变更产权人,即意味着变更还贷人,如果银行不予办理转按揭手续,则判决得不到执行。若将房屋判决给非产权登记名义方,实质上等于变更债务人,应征得债权人(银行)的同意,若银行不同意,则无法判决。 2、通常情况下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虽然产权登记在夫妻一人名下仍然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
2022年夫妻离婚按揭房产如何处理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29如果在夫妻双方离婚的时候,房屋尚有房贷没有还清,可以在离婚协议书中约定房贷由其中的一方或者双方继续还贷,依据该离婚协议书办理离婚证后,该离婚协议书中的约定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在双方离婚的时候,双方可以就房屋的所有权进行协商处理,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房屋归一方所有,并由该方继续还贷,给另一方首付部分和婚后还贷部分,以及该部分的增值一半的补偿。
-
夫妻双方离婚后按揭房屋产权变更怎么处理呢?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2没有房产证的按揭房,离婚后如何过户呢我们都知道,房屋过户必须有房产证,没有房产证是无法进行过户的。按揭房的房产证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在银行抵押的。因此,离婚后,分得房子的一方想要过户的,可以有两种办法: 1、提前还贷:消除银行按揭抵押贷款的抵押登记,如果没有很多现金提前还贷的,可以考虑通过一些贷款公司将房产证赎出。在取得房产证后,双方到房产登记部分办理过户。 2、没有能力一次清偿贷款的,可以与贷款
-
夫妻一方通过按揭贷款购房,婚后夫妻怎么分割财产宁夏在线咨询 2021-06-07房屋是一方婚前购得,婚前取得了房产证,该房产应当视为一方个人财产。需要说明的是,共同还贷部分,不论是由一方用个人工资还贷,还是用双方工资还贷,均应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
-
离婚夫妻分的按揭房咋处理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5-081、房屋是按揭购买的,夫妻离婚时,由双方协商房屋的分割,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