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犯罪有什么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1 11:00:51
179 人看过
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者不同之处在于:
(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
(2)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有观点认为,明知结果的必然发生而持放任态度时,也应属于间接故意。我们认为不存在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必然发生而加以放任的情况,因为放任是对危害社会的结果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其前提是危害结果存在发生与不发生这两种可能性时,只有如此,行为人才可能存在发生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的心理态度。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犯罪的故意有哪些类型?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69人看过
-
醉驾中的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有何区别
95人看过
-
故意杀人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有何区别
146人看过
-
醉驾间接故意包括哪些情况?与直接故意有什么区别?
356人看过
-
犯罪主观方面: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定义与区分
385人看过
-
区分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从犯罪主观要件出发
327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故意犯罪
词条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故意犯罪
最新文章
#故意犯罪
相关咨询
-
犯罪的故意有哪些类型?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14我国《刑法》第14条第1款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根据这一规定,所谓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
-
直接和间接故意的区别?广东在线咨询 2021-08-10《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主体包括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
-
如何区分间接故意犯罪和犯罪的直接故意犯罪两者到底有什么界限区别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5(1)从行为人的认识因素看 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犯罪的直接故意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犯罪的间接故意只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2)从行为人的意志因素看 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排
-
经济犯罪案件中,有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03根据你的陈述,犯罪的主观要件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仍然希望结果发生的心里状态,直接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可以分为既遂,未遂,预备和中止。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行为可能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仍然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里状态,间接故意以危害结果的发生为必要条件,经济犯罪一般都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使一种预见到结果发生并且放任的行为,
-
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吗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20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二者不同之处在于:(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2)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