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职工医疗期间,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若企业强制解除劳动合同,则属于违法解除,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工伤认定后如何赔偿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有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领取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同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余工伤赔偿。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工伤赔偿待遇。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其应当支付的工伤赔偿待遇,劳动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病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
工伤怎么解决赔偿问题?
220人看过
-
劳动合同解除问题:工伤赔偿后的解答
337人看过
-
交通事故引起的误工,如何解决赔偿问题?
397人看过
-
怎样解决保险合同解除的问题?
316人看过
-
非工伤引起的请问劳动合同能解除吗?
390人看过
-
医疗期内解除合同如何解决赔偿问题
182人看过
仲裁委员会是自律性社会公益组织,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经省司法厅登记,挂靠于政府法制局。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又通过自己的办案活动取得一定的收入。仲裁会可以为被聘用的没享受退休待遇的工作人员缴纳三金。... 更多>
-
工伤引起伤残的赔偿问题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30建议尽快申请工伤认定,时效为1年。工伤造成伤残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9个月工资)、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共计16个月)等。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
非工伤引起的请问劳动合同能解除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18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非工伤需要治疗的,治疗后不能胜任原工作,调动后仍不能胜任的,用人单位可以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赔偿,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在职期间,非因工伤失去部分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员工协商解除合同。
-
解除赔偿问题的赔偿问题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1劳动合同到期终止,非因劳动者原因没有续签劳动合同,或者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该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情形符合以下: 1、职业病诊断、观察期的劳动者; 2、确诊患职业病或工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3、患病或工伤
-
工地上受伤怎么解决赔偿问题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17这种问题应及时处理,认定工伤要在发生伤害之后的一年之内,伤好了之后及时申请伤残等级鉴定。然后申请享受伤残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六级伤残为本人工
-
如何解决货运合同的解除问题?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23合同解除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约定解除,指的是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义务之前,当合同中有解除条件约定时,享有解除权一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溯及既往地消灭。 这种解除方式要以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条件为前提。实际上,这是意思自治原则在合同解除问题上的另一种体现。应当说,这三种解除方式中第一种并非真正的合同解除权行使导致的,而后两种情况下的解除才能被称为真正的解除,其解除权属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