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纠纷可以通过处理方式有:
1、行政争议处理,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2、劳动争议处理,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依法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3、鉴定争议处理,可以自收到复查结论之日起在规定期限内向上一级劳鉴委申请再次鉴定。
一、拖欠工资应该怎么办?
拖欠工资当事人可以自己协商解决,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起诉。《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第七十八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八十条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第八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第八十三条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八十四条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信访局不予受理以后该怎么办
1、根据信访条例,申请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收到复查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复核机关可以举行听证,经过听证的复核意见可以依法向社会公示。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2、不再受理时应通过诉讼解决。对属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来访事项,以及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及其他不再受理。
三、对医疗事故首次鉴定结论不服怎么办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任何一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鉴定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医疗技术鉴定是一项极为严肃的工作,它所做出的结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是对医疗纠纷进行调解、处理的根据,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的经济利益和名誉等切身利益。
-
员工工伤解决途径
338人看过
-
工伤发生纠纷会有哪些解决途径的
82人看过
-
物业管理纠纷解决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448人看过
-
老房子拆迁纠纷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272人看过
-
经济纠纷可通过哪种途径解决
256人看过
-
工伤纠纷解决途径:依法维权,举证有据
231人看过
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是传来证据,是由鉴定机... 更多>
-
没签合同的工程纠纷,可以通过诉讼解决吗,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121.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及附件,其他各种签约(备忘录、修正案等),业主认可的工程实施计划,各种工程图纸(包括图纸修改指令),技术规范等;承包商的报价文件,包括各种工程预算和其他作为报价依据的资料,如环境调查资料、标前会议和澄清会议资料等。 2.来往信件(书信、电子邮件等)。如业主的变更指令,各种认可信、通知,对承包商问题的答复信等。这里注意,商讨性的和意向性的信件通常不能作为变更指令或合同变更文件。
-
因工伤引发的工伤纠纷应当通过哪些途径处理北京在线咨询 2023-10-24工伤纠纷可通过协商、劳动仲裁以及民事诉讼的方式处理,首先发生工伤纠纷的时候,可以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协商处理,如果是无法协商的,此时可以由劳动者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之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工伤工资纠纷的解决方法以及法律途径陕西在线咨询 2025-01-01在处理工伤事故赔偿纠纷时,您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您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尝试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协商无果,您可以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若调解协议无法达成,您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出仲裁。对于仲裁结果不满意的情况,您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四条,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应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另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当
-
工伤纠纷的解决途径有什么呢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01一、双方协商 劳动者因工负伤、致残、致死后,单位或者劳动者应当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在确定属于工伤后,单位和受害人或者受害人家属协商赔偿数额和范围。单位履行了赔偿义务,受害人无须再经过其它程序。 二、申请劳动仲裁 双方协商不了,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不再向法院起诉的裁决结果应当服从。 三、民事诉讼程序 受害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
职工对工伤认定不服,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27根据法律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此,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工伤保险条例》(2011)第三十九条有明确规定: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