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经济规律表明,只要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就起作用,就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就必须按价值规律去处理商品生产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问题。从破产法本身来看,它也并非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不同的历史时期,相同的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产物。在我国实施企业破产法,不仅不会破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反由于它能够适应客观经济规律和经济改革的要求,从而有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1985年2月,沈阳市向全市集体企业颁布了《关于城市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破产倒闭处理试行规定》。这个规定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外电对此也很关注。人们对我国第一次出现的这个初步的破产法,给予了基本肯定,但也有些同志对在社会主义企业实行破产法的合理性、必要性表示半信半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
淘汰破产企业是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这样一个新的问题:一些资不抵债的落后企业在竞争中失利,造成连年亏损,甚至将生产老本赔光,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影响安定团结。但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论上并不承认社会主义企业有破产一说。因此,在实践上也就没有一个完善的办法,对亏损企业要么由国家包赔,要么用行政手段责令扭亏,至于对一部分长期不能扭亏(实际上已濒临破产)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也往往是关不了、停不起,也转不活,而只能靠行政命令往盈利企业一并了事。企业所欠债务不是由国家财政一笔勾销,就是由与之合并的企业背着;企业负责人被平调到另一个企业,照旧当官,甚至还得到晋升。职工的工作也由国家包下来,工资照发,甚至奖金照拿。这样虽然在账面上看减少了一个亏损户,但这笔亏损账转到了国家那本账上。企业没破产,却破了国家的财。不仅如此,如果该破产的企业不破产,这种不良现象就会像瘟疫一样传播蔓延开来。由此可见,所谓社会主义企业不存在破产问题,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因为客观经济规律表明,只要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就起作用。价值规律决定了商品生产中的竞争者必然会有盈有亏,有胜有败。
有的同志说,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的竞争,不同于资本主义无政府主义的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大鱼吃小鱼,我们企业在竞争中失利也不同于资本家的破产倒闭,因而不能套用破产倒闭法处理竞争失利的企业。不错,这些同志确实找到了社会主义企业与资本主义企业性质不同之处。但只要进行商品生产,就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就必须按价值规律去处理商品生产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问题。如果为了与资本主义划清界限,就不考虑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的作用,就难免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来看,不能说破产只是财产私有者的命运。一个国家生产资料再公,如果管理不好,也有走向经济崩溃的可能。这种经济,与企业经济破产无本质不同。从破产法本身来看,它也并非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不同的历史时期,相同的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产物。社会主义社会既然还存在商品生产,那么与之相联系的某些范畴,诸如货币、利润、盈亏、破产等,也就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所不同的,只是由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优越性的存在,将决定我们有比资本主义更自觉、更完善、更及时地解决企业破产问题的方针、政策、办法,保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实施破产法是完善经济责任制的客观要求
从企业内部来看,我们虽然建立起各项经济承包责任制,但还不能说已经把企业每一成员的利益同本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因为企业亏损后虽然要影响职工收入,但并不能从根本上给企业负责人以及全体职工以应有的压力。用过去行政办法解决企业严重亏损问题,使企业职工和企业的命运毫无联系,这样的企业怎能办好呢?而破产处理,是用经济法律的形式,让当事者承担损失的一种淘汰办法。这就把企业全体成员和本企业的命运拴在一辆战车上,职工就会从切身利益上关心企业的成败,否则,全体职工就要承担企业亏损、破产的后果,为此付出代价。
从企业横向关系来看,实行破产倒闭处理办法也势在必行。目前,我们企业间的联系日益扩大,但用什么办法来保护这种横向联系的经济利益呢?要靠经济合同和经济法规。但如果没有破产法,许多经济合同纠纷也难以处理。
从企业与国家的关系来看,我们虽然建立了企业与国家之间新的分配关系,要求企业尽到为国家提供利税的责任。但由于这种经济责任制还不够完善,因此,一旦企业出现严重亏损,就不但不能给国家作贡献,反而要国家出钱堵亏空,或者长期占用银行资金。实施企业破产法后,企业不仅要承担给国家上缴利税的责任,同时也要承担企业破产损失的责任。凡由于企业经营不善,而造成企业破产的,要追究企业领导人的责任,包括对企业领导干部停发工资,只发生活救济金。这样,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就完全地按经济办法确定了下来。企业领导人也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
从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来看,实行破产法,也是加速政企分开的有效措施。在过去的经济生活中,经常发生上级主管部门错误地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却不负任何经济责任的现象。这种在政企不分基础上产生的官僚主义瞎指挥之所以长期存在,经济法制不健全是一个重要原因。有了破产法后,企业一旦破产倒闭,要追究破产者的责任,凡是由于上级机关错误的行政干预而造成企业破产的,则要由上级机关负责。从而有利于企业回归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的属性。
承认破产的目的是减少破产,妥善应对破产
我们承认破产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破产,尽量减少破产。怎样才能减少破产呢?我以为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企业职工树立长远观念,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二是要切实简政放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三是要使全体职工切实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四是不搞消极的关停并转。五是要帮助企业背水一战,尽快摆脱困境。总之,在我国实施企业破产法,不仅不会破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反由于它能够适应客观经济规律和经济改革的要求,从而有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
2022年地产改革全面实施
104人看过
-
《环保法》实施倒计时地板企业环保改革需落到实处
307人看过
-
企业破产案件与体制改革
156人看过
-
辽宁电力建设首次实施委托征地制改革
56人看过
-
实施国有企业破产必须首先安置好破产企业职工
496人看过
-
新余市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365人看过
企业破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当负债达到或超过所占有的全部资产,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不抵债的企业行为。 企业破产条件为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规定清理债务。... 更多>
-
企业破产法行实施破产手续有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1破产法第8条规定,提出破产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即“提交破产申请书和有关证据”。“破产申请书”采用法院规定的统一格式。“有关证据”是指破产申请书所列事项的真实性证明,例如,用于证明申请人身份真实性的文件(如企业法人的营业执照,公民的身份证或护照等);用于证明申请事实和理由的文件(如债权人用以证明债权有效存在和债务人到期不履行的合同、借据、催款通知书等)。
-
政策性破产的企业国企法实施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2实行政策性破产的国有企业可以适用破产重整程序。根据《破产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在本法施行前国务院规定的期限和范围内的国有企业实施破产的特殊事宜,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根据上述规定,政策性破产中的特殊事宜,如国有规划土地使用权的处置及处置所得的使用以及职工安置等,按照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办理。而政策性破产中涉及的其他事宜,也应适用《破产法》的规定。
-
企业破产必须要由法院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14是的,企业破产必须经过法院作出裁定。因为现在法律上公司以自己的全部财产承担有限责任,而公司股东是不以自己的个人财产承担责任,企业公司破产即表明其主体地位在法律上的消灭,经过清算以后剩余的债权也不复存在。因此企业破产会影响一系列相关的债权债务主体,为保证公正性,确保企业公司不是恶意破产(恶意破产则会追究相关股东连带责任),公司破产法规定,必须经过法院破产裁定后才能办理注销等手续。
-
与集体企业无关的重大改革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9集体单位重大改变必须经过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2.单位参加了社会保险,退休职工由社会保险部门按月发给养老金,并且有社会保险部门的医疗保险,现在给予500元/年的经济补偿,养老和医疗有保障,尚可。 3.单位没有参加社会保险,退休职工由单位按月发给养老金,没有社会保险部门的医疗保险,现在给予500元/年的经济补偿之后,单位(有限公司)不再发给养老金,养老和医疗无保障,万万不可。 4
-
怎么办理企业国有资产法改革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14企业改制也指企业所有制的改变。通常我们所提到的企业改制是指国有企业的改制,但广义上也包括其他性质企业的改制,比如集体企业的改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改制、中外合作企业的改制等等,甚至更多类型的非企业单位,比如事业单位改制,也被统称为企业改制。企业改制的目标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随着企业上市的需求增大,很多企业将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自己的改制目标。 国有企业的改制方案应由职工大会或职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