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公民,对于怀疑他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只要有基本的事实依据,而不是故意捏造事实的,都可以向公安机关或其它有关部门举报或报警的。再说,是不是确定属于传销,要由国家司法机关进行调查后才可以确认,公民个人是根本无法也无权进行确认或认定的;而且,公民的举报,也是公安机关查破案件的一个重新途径,国家也鼓励公民主动对所知晓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举报。所以,在不能确定是否属于传销的情况下,仍是可以报警的。
如果发生传销报警警察怎么办
遇到传销报警当地警察不管,可以到人民检察院反映。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禁止传销条例》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举报传销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调查核实,依法查处,并为举报人保密;经调查属实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条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八十一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
原有打击非法传销活动的相关规定
313人看过
-
揭秘:有效打击传销骗局的策略
482人看过
-
如何惩治传销活动组织
435人看过
-
《全国打击传销专项行动方案》
344人看过
-
打击非法经济活动
190人看过
-
传销活动罪的宣传应该如何判刑
130人看过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及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更多>
-
什么是传销传销活动中如何理解传销活动中的传销及其有什么特征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08传销其实也就是直销,根据1997年1月10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13号公布的《传销管理办法》规定,所谓传销,是指生产企业不通过店铺销售,而由传销员将本企业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经营方式。它包括多层次传销和单层次传销。对于当时来说,国家是充许传销经营活动的,但是由于不法分子利用传销进行邪教、帮会和迷信、流氓等活动严重背离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利用传销吸收党政机关干部、现役军人、全
-
议说不打击传销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12谁说不打击?传销属于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任何人都可以向工商和公安机关控告投诉。但需要当事人提供有关确切的证据和地址。对于传销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依法可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
-
私人企业如何打击腐败活动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6企业负责人的权利和监督不对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企业的自主权逐步得到落实,而这些权力大部分集中在主要负责人手中。这对于明确企业的责、权、利,提高企业自我发展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应变能力,起了重要的作用。
-
关于依法打击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的相关规定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24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八条规定,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够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对组织者、领导者,处五
-
传销活动如何处置资金?辽宁在线咨询 2024-11-23传销集资所涉及的资金必须积极归还给受害群众。如果未经许可擅自招募人员来计算报酬或回报,并通过进一步吸引更多参与者继续推荐他人加入,以达到骗取财款的目的,这种行为将受到五年以下的监禁或拘留,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此类活动造成了严重后果,相关责任方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包括五年以上的监禁和罚款,具体的量刑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