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同工不同酬不合法。法律上规定,用人单位对待劳动者必须同工同酬,应当无性别要求,保证男女享有平等的权利,也不得歧视女性。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男女同工不同酬违反劳动法规
用工单位必须保障劳动者在工资分配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对男女工人同等价值的工作给予同等报酬,禁止工资分配上的性别、年龄、民族等歧视。
小李是一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一个多月前应聘到烟台这家百货公司当导购员,现在还处在培训期。
前两天,单位给小李发了上个月十多天的工资,共570多元。可同岗位的男同事却领了670多元的工资。这时她才想起刚进单位时公司的规定:同岗位的男员工要比女员工每月多发100元的补贴。
同岗位就应该同报酬,单位这样发工资是不是有歧视女职工的嫌疑
15日,小李对记者说。
该单位担任记账员的几名女员工也对此表示不满,认为这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造成了男女不平等。
随后记者联系到该公司培训部的孙经理,孙经理介绍,公司这样做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从事服务行业的男女性别比例悬殊,男士比较缺,此举是为了留下男职工。同时,服务行业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很多女职工婚前在该单位工作,但婚后大部分都跳槽,男职工多了,容易在单位内部促成婚姻关系,留住人才。
二是服务行业经常有些体力活,男职工要比女职工付出更多的劳动,所以男职工每个月就会拿到100元的男性补贴。不过孙经理称,男性补贴只针对未婚男职工。
但小李等女员工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如果男职工劳动强度确实大,为什么男性补贴只针对未婚男职工
公司单为未婚男士发补贴是违反《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的。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宪法》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
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
226人看过
-
男女同工同酬说易行难
137人看过
-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第一人
59人看过
-
第一次提出男女“同工同酬”
452人看过
-
国际体坛流行男女同工同酬
316人看过
-
同工同酬是什么意思?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合法吗?
244人看过
经理是指在公司中负责管理日常事务的负责人,通常负责制定和实施公司战略、监督业务运营、管理团队、协调内外关系等。 经理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管理技能和业务知识,以带领团队实现公司的目标。 经理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遵守公司... 更多>
-
2022年男女同工同酬是什么意思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12男女同工同酬,指的是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岗位、付出相同劳动、取得相同工作业绩的劳动者,不分性别,支付大体相同的劳动报酬。同工同酬作为一项分配原则也有相对性,即使相同岗位的劳动者之间也有资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劳动报酬只要大体相同就不违反同工同酬的原则。
-
男女同工同酬表示的意思是什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29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
同工不同酬,几年得不到加工资,是合法的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9-05一般而言,同工同酬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男女同工同酬。在劳动报酬分配上的性别歧视由来已久,而且难以根除;第二,不同种族、民族、身份的人同工同酬。直至今天,某些国家和地区也还存在这种分配歧视。
-
劳动法关于酬劳性用工的条款,劳动者同工不同酬合法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27同工不同酬是不合法的,但是劳动法并未对这一不合法行为作出任何实质性的处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同工同酬体现着两个价值取向:确保贯彻按劳分配这个大原则,即付出了同等的劳动应得到同等
-
工资福利待遇同工不同酬合理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8不合理,同工同酬,法律是有规定,你来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就其本质讲,同工不同酬是身份社会的遗毒,是契约社会的身份印记。 英国著名法学家梅因说过,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进步。在身份社会中,身份等级关系是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基础。身份等级越高,所能分配到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