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独家许可合同,又称排他许可合同是指专利权人允许被许可人在一定的期间和地域范围内独家享有使用该专利发明创造的权利,被许可人按照约定的数额支付给专利权人使用费。也就是只能许可被许可人一家独自使用其专利发明创造,不得再许可其他使用该专利发明创造。
非合同合同合同的履行有效吗
履行不能的合同一般也是有效的。履行能否进行并不是合同的生效要件,具体而言履行不能不是合同无效的必要条件,因此不会必然导致合同无效,履行不能是指由于种种的原因造成双方签订合同后不能履行合同,履行不能可以分为自始不能与嗣后不能全部不能与一部不能等。因此就算合同存在履行不能的情况,其合同的效力也不受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条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二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该专利。
-
中介协议签署的提醒
342人看过
-
国家限制房地产中介机构签署独家中介合同
474人看过
-
房产中介独家协议有无法律效力
67人看过
-
没有签中介协议中介要中介费?
137人看过
-
签了中介独家如何解除
354人看过
-
二手房中介签独家合法不
426人看过
书面合同是以文字表述形式按一定格式记载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的合同。书面合同一般适用于计划的、规范性的、标的数量比较大、内容比较复杂的、法人之间订立的难于即时结清的合同。书面形式的合同有: 1、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 更多>
-
二手房中介能否签署独家协议且具有法律效力?广东在线咨询 2024-12-05根据现行的民法典,对于合法设立的二手房屋的独家代理销售协议而言,其具备法定的法律约束力。这类被视为有效的独家代理销售协议,必须满足诸多先决条件,如签约双方必须具备完整的文书签署行为能力,同时其意志表达应当是主动且真实的。 该协议的具体条款还须经得起法律的审查和检验,以确保其内容的合法性以及其体现方式的规则性。最后,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相关各方不得实施任何恶意勾结,以损害国家、集体或者其他第三方的
-
中介方以签署独家协议为名骗我签订合同是否违法?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21无论当事人签署独家协议的动机为何,只要该协议中未包含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条款且具备实施性,那么其便仍被视为合法并拥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在特定情况下,此类协议可能会因以下因素而失去其有效性: (一)在协议订立过程中,有一方当事人采用了欺诈或胁迫手段,从而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害; (二)协议双方恶意勾结,通过签订协议来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的利益; (三)协议表面上符合法律规定,实则为了掩盖非法行为
-
中介骗我签独家协议违法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4-10-01无论当事人签署独家协议的动机为何,只要该协议中未包含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条款且具备实施性,那么其便仍被视为合法并拥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在特定情况下,此类协议可能会因以下因素而失去其有效性: (一)协议订立过程中,有一方当事人采用了欺诈或胁迫手段,从而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害; (二)协议双方恶意勾结,通过签订协议来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的利益; (三)协议表面上符合法律规定,实则为了掩盖非法行为和目的;
-
跟中介签了独家协议,能自己单独出售房产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0看约定的内容允不允许你自己出售。独家协议可以去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根据这条规定,即便未约定违约金守约方依然有权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但是损失的确定需要守约方提供证据来证明。司法实践中违约责任的赔偿主要可以分为迟延履行的损失赔偿和解除合同的损失赔偿。关于迟延履行的损
-
与中介签独家协议,协议是否有效.违约要承担责任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09协议一般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若存在欺诈、胁迫、损害第三人或公共利益等情况,可以主张协议无效;如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况,可要求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