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诈骗罪。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到用人应聘时提供虚假的简历而签订劳动合同的,是属于劳动合同欺诈行为,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一、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书区别?
1、主体不同。就业协议的主体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其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不言而喻,学校作为一个主体,其作用是维护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秩序,保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并兼有证明学生毕业信息的真实性。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下依法签订的,只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
2、依据不同。就业协议依据的是教育部颁发的部门规章,劳动合同依据的是《劳动法》和《民法典》。
3、内容差异。就业协议可规定毕业生自身情况、就业意向、用人单位同意接收、学校派遣等,而在劳动合同中,依法必须明确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劳动纪律、合同终止条件,以及违反合同的责任等必备条款。除此之外,双方还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在具体涉及到某项时还可以优先适用本地地方法规和规章。
4、签订时期不同。就业协议一般在学生毕业前签订,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只有等到毕业后方可。
5、效力不同。就业协议只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签订的协议,其效力始于签订之日,终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时。劳动合同的有效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合同方式确定的,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双方不得随意变更、中止。对毕业生来说,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在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原就业协议随之失效。从这点来看,就业协议不能替代劳动合同。
二、没有买社保没有签合同打劳动仲裁有用吗
没签合同不买社保劳动仲裁成功几率是比较大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不等于就不属于公司员工。不签订合同也属于用人单位违法。
三、解聘和解除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解聘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区别是与用人单位形成的用工关系不同。聘用关系一般是指职工退休后,用人单位还继续聘用职工,此时双方不属于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解聘指的就是解除这种聘用关系。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前提是存在劳动关系并签订劳动合同,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下,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工作经历造假属于诈骗罪
487人看过
-
伪造个人简历骗工作是诈骗罪吗
111人看过
-
工作经历造假会不会坐牢
119人看过
-
是否可以将被骗购工作视为一种诈骗行为
159人看过
-
制假造假是种什么行为是什么罪
372人看过
-
伪造信用卡是不是一种犯罪行为?
88人看过
如果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不影响合同生效的,合同自依法成立的时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未办理上述手续会影响合同生效的,则手续办理完成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终止期限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确定,并且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有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开始时生... 更多>
-
伪造工作经历的违法行为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08【法律意见】 1.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它们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刑事违法行为属于犯罪行为,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了刑法). 2.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制裁(一般强制性措施).尽管一般违法行为没违反刑法,但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刑事违法行为受刑事处
-
工作经历造假怎么办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18工作经历造假,被发现结果: 公司会停止合同上的协议,对任聘者解除合同。 会对任聘者进行公示批评,警告处罚。 可能会辞退工作经历造假的任聘者。 造成后果的原因: 工作经历造假,说明能力上还是欠缺。 造假说明思想品德不高,可能会对企业造成影响。关于工作经历造假怎么办的相关知识,希望帮到你
-
欺诈买房和伪造购房合同是不是一种骗骗行为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1伪造购房合同进行贷款,应当定性为贷款诈骗罪。 诈骗罪、贷款诈骗罪是法条竞合关系。诈骗罪是贷款诈骗罪的上位概念,是一般的诈骗所构成的犯罪。在利用伪造的购房合同进行诈骗的行为中,目的是为了骗取贷款,伪造合同只是手段,骗取贷款才是目的,刑法对于贷款诈骗规定了特殊的罪名,所以应当定性为贷款诈骗罪。
-
什么行为是合同诈骗罪的一种山西在线咨询 2023-07-261、利用盗窃、伪造或骗取的空白合同和介绍信与他人签订合同; 2、用已作废、失效的合同书、介绍信,冒充有效的合同书、介绍信与他人签订合同; 3、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从而构成的犯罪。
-
简历作假属不属于诈骗陕西在线咨询 2021-12-15属于诈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到用人应聘时提供虚假的简历而签订劳动合同的,是属于劳动合同欺诈行为,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知识技能、学历这些判断是否胜任的信息如有虚假,属于求职者以欺骗的手段影响用人单位录用决定,一旦查实,用人单位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支付任何的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