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但考虑到有些业主在装修时不按要求行事,对小区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因此物业管理公司收取一定的装修押金是合理的,它可以提醒业主按规定装修。由于该押金是可以退还的,所以对按要求装修的业主没有损害。如果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在物业管理合同中规定业主要支付装修管理费,那么业主就要按合同支付管理费;如果双方并没有这种约定,那么物业管理公司就不能向业主收取装修管理费。
《物业管理条例》第53条明确规定:业主需要装饰装修房屋的,应当事先告知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将房屋装饰装修中的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告知业主。
这也说明,关于装修保证金,法律是没有明确规定的。常理来说,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却仍旧实行可以被认定为乱收费,乱收费业主就有权利拒绝。但是现实中,一些地方法规却明确规定了装修保证金的相关标准,这从一个层面也证明了装修保证金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只不过在具体的执行中,装修方与物业应当做好合同的拟定,对于各关键节点务必作出明确的规定,例如装饰装修工程的实施内容、装饰装修工程的时间期限、允许施工的时间、废弃物的清运与处置、住宅外立面设施及防盗窗的安装要求、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管理服务费用、违约责任、保证金交纳方式、额度、扣除方式、使用方式等等。
一、物业不退押金怎么办
装修押金是会在业主装修完毕经物业公司检查合格,在一定时间内返还给业主。以没有装修好不给退押金的理由,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业主可凭协议依法到有关部门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物业管理条例》并未明确规定装修押金收取规定,所谓的装修押金就是物业公司为了缓解自己的资金压力,向业主的乱收费。现在有些地方已经明令禁止物业公司收取装修押金。如今多地都已出台规定认定收取装修保证金为不合法行为。
关于装修押金的收取数额、返还时间,业主与物业签订的装修管理服务协议中应有明确文字规定,如果物业不按照协议及时返还,业主可凭协议依法到有关部门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业主装修物业有什么责任
在已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进行装修作业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督促装修的业主、使用人及施工单位遵守施工作业时限,每日18时至次日8时以及法定节假日(不含双休日)全天,不得从事敲、凿、锯、钻等产生噪声的施工作业;在其他时间进行施工作业的,应当采取噪声防治措施,避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如物业管理区域的《临时管理规约》或《管理规约》关于限制装修时间的约定严于本款规定的,从其约定。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每日加强现场检查并做好记录,重点对进入小区的施工人员、建筑材料;业主、使用人及装修施工单位存在损坏房屋承重结构、破坏房屋外貌、违法搭建建筑物、构筑物等违规装修行为等加强检查与管理。发现违规装修现象,应当及时采取责成停止施工等有效措施进行劝阻、制止并督促改正,同时拍照留存证据;对拒不改正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告业主委员会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在装修施工完成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及时收回小区临时出入证。对造成房屋和共用设施设备损坏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责成责任人及时修复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物业装修押金不装修了可以退吗
213人看过
-
装修押金单子丢了 押金给退吗
177人看过
-
装修押金条丢了怎么退押金
175人看过
-
违规装修能扣除装修押金吗
135人看过
-
不交装修押金给物业能装修吗
240人看过
-
已签装修协议合同押金有退吗
354人看过
业主是指房屋所有权人,按其拥有的物业所有权状况,又可分为独立所有权人和区分所有权人。区分所有权人是指数人区分一幅土地上同一建筑物而各有其专有部分,并就其共用部分按其应有部分有所有权者;独立所有权人是指某土地上的建筑物仅属于某一业主。... 更多>
-
-
装修押金退还规定宁夏在线咨询 2024-03-28装修押金退还的前提是房屋完全装修好后,物业公司确定业主履行了合约条款,就会将这笔押金退还给业主;但如果业主在装修过程中违反了合约条款,那么物业有权根据实际情况,扣取相应的押金。在业主装修完毕后,经物业管理企业检查验收合格,装修保证金应自检查合格之日起90日内退还业主。
-
装修房子不退押金怎么办, 以没有装修好, 装修公司不给退押金怎么办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07【法律意见】装修押金是会在业主装修完毕经物业公司检查合格,在一定时间内返还给业主。以没有装修好不给退押金的理由,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业主可凭协议依法到有关部门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依据】《物业管理条例》并未明确规定装修押金收取规定,所谓的“装修押金”就是物业公司为了缓解自己的资金压力,向业主的乱收费。现在有些地方已经明令禁止物业公司收取装修押金。如今多地都已出台规定认定收取装修保证金
-
-
退装修押金属于不当得利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23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不当得利之债: 一是一方取得财产利益,即一方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二是一方受有损失,这里的损失,既包括现有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减少,也包括应增加而未增加(可得利益)利益的丧失;三是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即受损人的损失是由于受益人受益所造成的;四是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即缺乏受利益的法律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