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对劳动者的休息权设限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5 19:04:54 397 人看过

国庆长假,这个本属于劳动者休息的日子,却被一些用人单位给打乱了。就职于某广告公司的金先生就受到了老板这样的告诫:放假不用加班,只要休息时顺便想出新项目的策划方案就行了。同时,这件事还引发了长假在家工作或随时候命算不算加班的话题。(《北京晨报》10月4日)

休息权是现代社会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为此,我国宪法给予了它很高地位的确认。同时,劳动法也要求用人单位在国庆节等节日期间,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然而,法律上的规定并没有被所有用人单位自觉遵守,生活中限制甚至侵害劳动者休息权的做法并不鲜见。上述事件只是一个常见的例证。

权利与自由是相伴而生的。劳动者的休息权同他们对自身的自由处置休戚相关。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在节假日应享有充分的休息权,有权决定自己的休息方式,用人单位不能干涉。确因生产经营需要要求劳动者加班,应该先征得其同意,然后才能与其商定加班的具体时间、工作量,并按这个约定支付法定报酬。从这一角度看,未经员工同意就让他们长假在家工作或随时候命是违反劳动法的。因为它给劳动者带来了一定的劳动量,或造成其精神紧张,有违休息的本来含义。

完整意义上的休息不仅包括体力的休息,还包括精神的休息。任何形式的增加劳动者体力负担和精神负担的工作,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都是一种劳动,只不过所在场所不同而已。况且,顺便干活、随时候命的要求既限制了劳动者的休息方式,又使雇用者逃避了支付法定报酬的责任,是一种隐蔽的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拒绝他们所不愿从事的附加劳动,充分享受法律赋予自己的休息权。

然而,面对用人单位,劳动者处于相对的弱势。特别是那些只顾追求经济效益的用人单位,往往给劳动者施加种种压力,使后者的休息权遭受不同程度的侵犯。

因此,要破除对劳动者休息权的种种限制,只设置相应的法律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工会组织为之付出实际努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3日 19: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带薪年休假:劳动者休息权的遮阳伞
    自从我国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后,劳动者纷纷选择七、八月暑假期间休年假,与家人、朋友外出度假旅游放松身心。然而,由于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年休假制度的法律理解方面存在认识误区,使劳动者的年休假休息权益或补偿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误区一:换单位员工年休假天数按在新单位的连续工作年限重新计算《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实际上,职工无论是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还是在不同用人单位累计工作时间满1年的都可以休年
    2023-04-22
    165人看过
  • 法律是否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
    劳动者的休息权受法律保护,国家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不受侵犯。休息权,是指劳动者在体能和脑能的承受范围内连续工作一定时间后所享有的暂停工作,进行歇息和整理的权利。包括劳动者工作一定时间后吃饭、睡觉、临时歇息,以及处理临时个人事务的权利。是劳动者在一天的工作期间内的休整,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前提。带薪年休假:劳动者休息权的遮阳伞自从我国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后,劳动者纷纷选择七、八月暑假期间休年假,与家人、朋友外出度假旅游放松身心。然而,由于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年休假制度的法律理解方面存在认识误区,使劳动者的年休假休息权益或补偿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误区一:换单位员工年休假天数按在新单位的连续工作年限重新计算《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
    2023-07-06
    470人看过
  • 劳动者休息权法律保障制度
    一、劳动者的休息权之含义探讨劳动者休息权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一个历史进化的过程,更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日趋完善。在资本主义初期,科技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人的数量也成倍增加。但是,资本家的本性是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由此导致了对工人的剥削,就表现在工人工作时长加长,工作环境恶劣等。在长时间的压迫下,工人们组织在一起,为了谋求自己的福利而奋勇斗争,由此才为自己谋得休息的权利。休息权便走进历史的舞台,而成为现今劳动者们的基本权利。二、劳动者的休息权(一)休整权休整权是休息权中最主要和常见的一项内容,保障劳动者的休整权就相当于为马达添润滑油。休整权相比较休假权而言是一种短暂性休息,其特点就在于“短时间”。休整权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劳动者,连续工作了一段时间(大多数为半天或一天)后,所享有的休息的权利。休整权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
    2023-04-05
    418人看过
  • 劳动法休息休假权力对职工的意义
    1、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休息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第43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时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过长时间的工作会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法律对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首要的作用就在于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利。2、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保证劳动者在工作之外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才能使劳动者有更为充沛的精力和体力继续从事劳动,才能使劳动者有时间进行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3、协调劳动报酬分配和促进就业,工作时间是确定劳动者报酬的一个重要的衡量依据,劳动者的报酬是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内创造财富的一部分,通过对劳动者工作时间的调整,可以间接协调劳动者报酬的分配。通过对劳动工作时间的调整,国家可以调节劳动力供需之间的
    2023-03-31
    114人看过
  • 连续工作没有休息对劳动者造成侵权吗
    劳动者有享有休息的权利,所以是对劳动者侵权。劳动者权利(1)平等就业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凡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即劳动者拥有劳动就业权。劳动就业权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参加社会劳动的切实保证按劳取酬的权利。公民的劳动就业权是公民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如果公民的劳动就业权不能实现,其他一切权利也就推动了基础。(2)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身的素质、能力、志趣和爱好,以及市场信息等选择适合自己才能、爱好的职业,即劳动者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选择职业的权利有利于劳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既是劳动者劳动权利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3)取得劳动薪酬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依照劳动合同及国家有关法律取得劳动薪酬。获取劳动薪酬的权利是劳动者持续行使劳动权不可少的物质保证。(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
    2023-06-13
    379人看过
  • 劳动者有休息和享受什么的权利
    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一、劳动者权益有哪些劳动者享有广泛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二、员工在试用期内可以休假吗员工在试用期内可以休假,劳动者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试用期的员工也属于劳动者,所以劳动者在试用期也有休假的权利。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用人单位可以在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延长工作时间,每天不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健康的情况下,每天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三、劳动法中休息时间是怎么规定的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对实行计件
    2023-03-29
    214人看过
  • 劳动者的休息权是否受法律保护?
    劳动者的休息权当然受法律保护。对此《劳动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并且在以下节日期间,单位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2024-05-11
    79人看过
  • 退休政策设计不能忽略普通劳动者的利益
    延迟退休引发一线职工疑虑,相关人士提出——退休政策设计不能忽略普通劳动者的利益延迟退休近日再次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态称,此政策仅处于研究阶段,2015年之前不会实施。不过,由于退休政策与民生息息相关,社会各界仍然持续关注退休政策设计与趋势,很多一线劳动者对延迟退休持反对意见,一些大学生则认为延迟退休会进一步挤压就业空间。相关研究机构提出延迟退休的理由是目前养老金存在巨大空账,人口红利时代已经过去。社科院研究报告也指出,我国14个省份养老金入不敷出。不过,人社部澄清称,养老金支付没问题,不仅没缺口,到2012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累计结余2.3万亿元。2013年上半年,养老金收大于支,预计下半年延续此走势,结余将继续增加。对于一线职工来说,不少人不仅不赞同延迟退休,甚至还希望能够早点退休,以获取稳定的养老金收入。近年来国家稳步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水平,对那些在职工资不
    2023-06-09
    97人看过
  • 劳动者休息权内涵及法律依据
    休息权是一种基本人权。《世界人权宣言》第24条规定:“人人有享受休息和闲暇的权利,包括工作时间有合理限制和定期给薪休假的权利。”《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7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公正或良好的工作条件,特别要保证:……(丁)休息、闲暇和工作时间的合理限制,定期给薪休假以及公共假日报酬。”上述国际性的公约的相关规定表明了休息权具有普遍性。我国《劳动法》第3条不仅将休息权作为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加以确认,而且通过第四章的专门规定,建立了劳动者该项基本原则保证实现的具体法律制度。我国《劳动法》通过严格控制加班和延长劳动时间的法律规定,保证劳动者休息权的切实实现,同时还规定劳动者享有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两个工作日之间的必要的休息时间、周末休假日、法定节假日、职工探亲假、年休假等休息休假时间。此外,我国还有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均对劳动者休息权进行规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2023-06-23
    157人看过
  • 劳动者休息日加班能否被安排?
    根据规定,为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时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休息日加班的,应首先安排补休,不能补休时,则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补休时间应与加班时间一致。由此可见,休息日加班后,是否安排补休,决定权在企业。有限安排补休,也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其目的是充分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因此,员工应遵守用人单位关于调休的安排,不能拒绝补休而要求支付加班费。同时我国法律未明确规定,法定节假日是否可以补休,一般情况下,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不能安排补休。安排加班需要遵守哪些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
    2023-07-06
    495人看过
  •  法律如何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利?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享有多种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自由、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同时,劳动者有责任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劳动者休息权受法律保护。劳动者具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自由、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劳动者休息权是否受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劳动者在每天不超过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内,可以享受带薪休假。此外,
    2023-11-12
    169人看过
  • 有关劳动者的休息权有什么规定吗?
    为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不受侵犯,《劳动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也就是说,用人单位要安排加班,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并取得同意是必经的程序,否则,用人单位强行让劳动者加班加点,便是一种违法行为,即使是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在确定加班时间的长短时也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然而,现实生活中劳动者享受到的休息有时往往却是另一回事。一些单位的领导假日意识不强,随意让员工加班加点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着;少数企业甚至变相限制劳动者人身自由,强迫超时加班或者以扣发月度奖、重罚等经济手段胁迫工人超时加班;一些外来务工者经常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为老板加班加点干活,同时却得不到《劳动法》规定的加班费;也有一些公司职员,只要能挣到更多的钱,拿到更多的薪水,休息是次要的,将自身的身心健康置之度外。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也是保障劳动者的
    2023-06-05
    106人看过
  • 休息日工作安排剥夺劳动者补休权益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都是占用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高于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报酬即是国家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延长工作时间、在休息日和休假日安排工作,如何确定报酬?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关于本条“工资”的计算,根据《劳动法条文说明》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工资”,实行计时工资的用人单位,指的是用人单位规定的其本人的基本工资,其计算方法是:
    2023-07-03
    414人看过
  • 劳动者工伤能不能提前退休
    工伤没有办理提前退休一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因公受伤,达到一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逐月享受伤残津贴,达到退休年龄后按相关政策办理;若劳动者经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作出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在满足其他条件下,可以办理因病提前退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因病丧失劳动能力人员提前退休的条件如下(1)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2)1992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连续工龄和1993年1月以后的实际缴费年限满10年;1993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3)因病连续停止工作一年以上(精神病患者为2年以上);下岗人员离开工作岗位一年以上;(4)单位职工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一、哪些情形可以提前退休(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满足以下条件可以提前退休1、工作年限满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小于5年(含5年),或工作年限满3
    2023-02-11
    480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劳动者休息权有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12
      劳动者休息权有: 1.享有法律规定的休息时间总量的权利。 2.享有在法定节假日休息的权利。 3.享有法律规定的年休假时间的权利。 4.享有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时间内休息的权利。
    • 劳动者有休息休假权利可以不加班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12
      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可以不加班。且单位安排加班需经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方才可以延长工作时间。劳动者同意加班的,应支付加班费。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权利义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第三十八条【劳动者周休日】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
    • 劳动法什么条款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26
      劳动法用多条条款规定了劳动的劳动时间,以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法律条文。《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劳动法》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
    • 2022年劳动者休息权有哪些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14
      劳动者休息权有: 1.享有法律规定的休息时间总量的权利。 2.享有在法定节假日休息的权利。 3.享有法律规定的年休假时间的权利。 4.享有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时间内休息的权利。
    • 公司没有休息日,不给劳动者补休,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5
      企业不让员工休息、不补休、拖欠工资均属于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可以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部门申请仲裁,来主张员工的权利。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