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辞职之后,单位不再为员工缴纳社保了,那么医疗保险会处于冻结状态,是不能进行报销的。但是个人账户部分的余额是可以使用的。仅仅是不能报销而已。如果是员工将医保卡内的余额全部取出,是在办理社保转移,注销当地社保账号时才可以的,那么社保卡就无法使用了。
离职后医保最多可以停多久
三个月。员工从企业离职后,企业便会停缴员工的社保,后期员工重新就职后,新公司一般会在员工试用期满后开始缴纳社保,那么中间这段时间的空白期,一般最好不要停缴超过三个月。社保停交之后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就是医疗保险,一般如果有用户停缴时间不超过三个月,那么在缴费后一般次月可恢复医保的使用,那么如果用户超过三个月未缴费,则后期需要连续缴费6个月后才能正常使用医疗保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二十六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八十二条基本医疗服务费用主要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个人支付。国家依法多渠道筹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逐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可持续筹资和保障水平调整机制。公民有依法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城乡居民按照规定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
-
离职后福利和辞退福利的区别
118人看过
-
辞职后个人如何保持医保的连续性
101人看过
-
职工医疗期规定的持续时间
151人看过
-
退休后社保的可持续性
172人看过
-
离职后福利还有吗
106人看过
-
离职后五险一金怎样保持连续性?
353人看过
保险费是指当投保人参加保险时,根据其投保时所订的保险费率,向保险人交付的费用。当保险财产遭受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全部或部分损失,或人身保险中人身发生意外时,保险人均要付给保险金。保险费由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和保险期限构成。... 更多>
-
辞退福利和离职后福利是怎么样的?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21目前的这个辞退福利和离职后福利,具体来说是无论职工因何种原因这段话,就是说只要有人离职,企业就要给钱,这个金额可能是统一的,人人都有,不管你是经理还是普通员工,假设走一个人给100。 举个粗糙的例子, 辞退福利有两个内涵:1.合同未到期,强行解约,这样,员工拿到的金额就是强行解约的违约金+100,辞退福利仅指强行解约的违约金这一部分。 2.合同未到期,企业想裁人,多给钱,走一个给200。员工拿到的
-
医疗期待遇福利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3医疗期待遇: 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79号)第5条规定,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的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
-
离职后如何继续缴纳职工医疗保险?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21用人单位和职工需按照规定按月共同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以本单位上年度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作为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期间的单位缴费基数,按照8的比例缴纳;职工个人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期间的个人缴费基数,按照2的比例缴纳。参保人员在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还应当参加医疗救助保险。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救助保险费由单位承担,单位在职职工
-
公益性岗位发福利可以续签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20可以续签的。公益性岗位是地方各级政府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特定岗位。不同于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很多地区在面向“两困”大学生招聘公益性岗位的公告中已经说明,待遇只包括工资和社会保险。在劳动合同中也没有约定为其缴纳住房公积金。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
-
福利性补贴与职工福利费如何区分辽宁在线咨询 2023-04-25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的规定,符合条件的福利性补贴,可作为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不符合条件的则作为职工福利费,按规定计算限额税前扣除。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的规定,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