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退养职工有关费用主要包括预留的生活费、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等。
内部退养职工生活费预留标准由企业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最高不超过按所在省(区、市)计算正常退休养老金的办法核定的数额。
部退养职工社会保险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生育五项基本保险。其预留标准根据内部退养人员退养前12个月平均工资乘以规定的缴费比例为基数一次核定。
内部退养职工住房公积金预留标准按照内部退养职工退养前企业实际月缴纳额确定。
2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内部退养职工按规定预留的费用全额冲减国有权益;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内部退养的职工按规定最多可预留5年的相关费用并冲减国有权益,其余费用由原主体企业按规定列支。
来源于法律界
一、我国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1、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工作者在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退休后,从政府及社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2、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所建立的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保险制度。
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账户构成。
3、工伤保险,工伤保险也称职业伤害保险。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受意外伤害,或因接触粉尘、放射线、有毒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后,由国家和社会给负伤、致残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物质帮助。
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对于工伤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工伤保险费的征收费率高于一般标准,一方面是为了保障这些行业的职工发生工伤时,工伤保险基金可以足额支付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另一方面,是通过高费率征收,使企业有风险意识,加强工伤预防工作使伤亡事故率降低。
4、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国家机关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都应办理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是用于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城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其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无固定工资额的单位以统筹地区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失业保险费。单位招用农牧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5、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针对生育行为的生理特点,根据法律规定,在职女性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者暂时中断工作、失去正常收入来源时,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的物质帮助。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服务两项内容。
生育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及其利息以及滞纳金组成。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职工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及国家规定的与生育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都应该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出。
二、国企混改如何安置员工
1、工伤员工
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修订)规定,员工在本单位患职业性或因工负伤并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或对该类员工进行经济性裁员。
对于工伤员工,鉴定为1至4级伤残的,需保留劳动关系,员工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按月支付)、退休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养老保险待遇;鉴定为5至6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支付工资。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放伤残津贴。工伤员工可主动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参照用人单位所在地规定;鉴定为7至10级伤残的,员工享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合同期满或员工主动要求解除合同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参照用人单位所在地规定。
2、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员工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对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员工,在规定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或进行经济性裁员。在规定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也不能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3、内部退养员工
根据《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1993年颁发)第9条规定,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员工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用人单位发给生活费,并按照规定缴纳养老保险。
此外,对于国有企业已经内部退养的员工,需要鉴别该类员工是否符合内部退养的法定条件,并对不符合条件的员工,经协商不愿到岗工作的,国有企业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
简述公用企业改制的政策及依据
226人看过
-
企业应支付的死亡退休职工丧葬费用
244人看过
-
企业改制中解决支付职工改制成本问题的措施
408人看过
-
企业职工内退的费用多少
229人看过
-
国有企业改制的必要性及法律依据
328人看过
-
新劳动法企业改制职工补偿由谁支付?
181人看过
企业改制是指依法改变企业原有的资本结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模式或体制等,使其在客观上适应企业发展的新的需要的过程。在我国,一般是将原单位所有制的国有、集体企业改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或者是内外资企业互转。... 更多>
-
企业关于内部退养费用支付的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201. 内部退养员工相关费用包括提前预留的生活费用、社会保险费用以及住房公积金等。企业根据相关规定确定内部退养员工生活费预留标准,最高限额按照所在省份正常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得出。内部退养员工社会保险费用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预留标准根据员工退养前12个月平均工资乘以规定缴费比例为基数一次性确定。内部退养员工住房公积金预留标准依据员工退养前企业实际月缴纳额确定。
-
企业如何处理内部退养费用的支付问题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141. 内部退养员工相关费用包括提前预留的生活费用、社会保险费用以及住房公积金等。企业根据相关规定确定内部退养员工生活费用预留标准,最高限额按照所在省份正常退休养老金计算办法确定。内部退养员工社会保险费用预留标准以员工退养前12个月平均工资乘以规定缴费比例为基数核定。内部退养员工住房公积金预留标准依据员工退养前企业实际月缴纳额确定。 2. 如果内部退养员工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按规定预留的费用
-
改制企业是否可以办理老职工内部退养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2已办理内部退养的职工,按照21号文件规定,应当由原主体企业继续履行双方签订的内部退养协议。企业改制时,经与企业协商一致,已办理内部退养的职工也可以参加改制。
-
-
企业不支付及是否有文件依据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01您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咨询必须支付。相关法规: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乙款的规定,除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2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