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解散方式是公司基于法律规定而解散,称之为法定解散。公司以吸收合并方式合并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公司以新设合并的方式合并时,合并各方解散。公司分立中以派生分立方式分立时,不存在公司解散问题;以新设分立方式分立时,则原公司解散。
公司合并或分立而导致公司解散,不必履行解散清算程序,只需要按照《公司法》第174、175条规定自作出合并或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因为公司主体并没有彻底消灭,只是改变了公司的存在形态,其债权债务仍由存续公司概括承继,即概括转移和连带责任。
法定解散由于属于立法行为,必须在法律明文规定的范围内公司才符合解散条件,而对于如股东不足法定人数或可以通过公司内部私权利自治解决的僵局状况,不属法定解散情形,只能当公司股东穷尽了所有自治对策仍无法处理时才可以寻求司法救济,但仍然不能法定解散。
一、公司自愿解散的情形有哪些?
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自愿解散: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事由出现时
2、公司股东会决议解散。须股东会特别决议,即由2/3以上的表决权通过
3、因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的。
有其特殊性,表现为:解散只是合并或分立的附属后果,公司的组织机构和营业在一定情况下会继续保留;不需要经过清算程序;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合并公司或分立公司继受,而不是消灭。合并、分立解散不实行清算的原因,主要在于合并、分立实行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制度。
二、公司合并后会产生怎样的法律后果
1、公司合并发生公司实体变化,导致合并一方或者双方解散。公司合并是两个以上公司并为一个公司,公司合并的最重要效力就是公司实体发生变化,合并一方或者双方消灭、法律地位丧失。在吸收合并中,被吸收合并的公司并入存续公司,法律人格丧失。这里值得注意的事,原公司在合并中的主体消灭不同于在公司解散中的主体消失。在公司解散中,公司主体消灭,其债权人得到清偿,剩余财产分配给股东。然而,它们作为存续公司的一部分,只取得其独立的身份,而不是生命。2、公司合并导致权利义务的概括转移。被合并公司生命延续的概念在法律上表现为存续公司和新设公司享有被并公司以前所享有的公法和私法上的所有权利。在公司合并中,合并各方的所有权利都通过法律的作用直接转移到存续公司或者新设公司,不需要经过权利义务转让的协议或者出售清单。3、公司合并导致股东的重新入股。公司合并效力的另一个方面显示被并公司股东重新入股或者说收容。合并主要采取以股换股的方式来进行,被并公司的股东再合并的同时,根据合并合同规定的条件,该持有存续公司或者新设公司的股份,取得存续公司或者新设公司的股东地位。
-
保险企业因破产解散合并分立而发生的变更
414人看过
-
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清算、破产清算通用公司破产
407人看过
-
公司合并了公司会是否会因为合并公司而解散
265人看过
-
什么是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清算,破产清算
496人看过
-
解散公司的流程:探讨合并与分立对公司解散的影响
480人看过
-
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到底是什么意思?
158人看过
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订立合并协议,共同组成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 公司的合并可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公司合并涉及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等相关人的利益,应当依法进行。... 更多>
-
-
因合并公司而解散怎样申请注销登记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111、因合并、分立而解散公司的,应当自公告之日起45日后申请注销登记,提交合并协议和合并、分立决议或者决定以及公司在报纸上登载公司合并、分立公告的有关证明和债务清偿或者债务担保情况的说明。 2、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公司合并、分立必须报经批准的,还应当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
如何区分公司破产和解散?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25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的区别1、导致清算的原因不同公司解散清算的原因包括:营业期限届满、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会决议解散、被吊销执照或责令关闭等等;的原因是因公司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2、清算程序不同解散清算按《》规定程序进行,具有很大任意性,可以公司自行清算,也可以在公司无法自行清算时由或股东向提请强制清算;破产清算要严格依照《企业破产法》的程序进行,
-
2022年因合并公司而解散是否要进行清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131、因合并、分立而解散公司,无需进行清算。 2、但是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或者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
公司能否因疫情而解散?西藏在线咨询 2025-01-17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如果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了重大影响,公司可以裁员,但需要拿出相应的证据。该条规定了四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裁减人员,并需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然后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方可裁减人员。这些情况包括: 1.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 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