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因行为致人死亡的认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7 07:00:26 219 人看过

[案情]

被告人张某与被害人姜某系同村农民,二人分别承包该村鱼塘,彼此鱼塘相邻。2005年10月3日下午5时许,二人酒后至各人承包的鱼塘处时,因琐事发生争吵,进而互相厮打。姜某将张某打倒在水渠沟中,致张某头部被碰破流血,此时二人被人拉开。当姜某起身离开时,张某从背后用皮鞋照姜头部猛拍一下,姜随即倒地,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市公安局法医鉴定,姜某符合生前脑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破裂致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同时查明,轻微外伤、情绪激动等均可成为脑基底动脉破裂之诱因。

[评析]

对本案定性问题有不同观点,分别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无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笔者同意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观点,理由如下:

一、张某持皮鞋击打被害人头部致其死亡行为不符合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是我国刑法中典型的结果加重犯。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1)实施了故意伤害行为,且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2)产生了基本伤害结果以外的加重结果——死亡结果,而且重结果必须由基本犯罪行为引起,即重结果与基本犯罪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3)行为人对加重结果具有过失的心理态度。

(4)刑法基于加重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

基于对以上要件的分析,笔者认为,本案中被告人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主要体现在:(1)张某仅是有意识地对被害人进行殴打,而非刑法意义上的故意伤害行为。其殴打行为仅导致被害人轻微外伤,未造成轻伤、重伤的基本伤害结果。最终被害人死亡结果是由于轻微外伤诱发被害人隐藏的脑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破裂致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在此,轻微外伤仅是死亡结果的诱因,而非结果加重犯中的基本伤害结果,应当看到被害人自身具备的“特殊”体质是导致其最终死亡的直接原因,而轻微外伤仅是促使最终死亡结果出现的条件。(2)没有证据显示被告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殴打行为会导致被害人产生伤害结果,并希望和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因而不具备伤害故意。(3)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应当在十年以上处刑。根据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对被告人的行为在此量刑幅度内处刑显失公正。

二、被告人主观上具有疏忽大意过失的心理状态,客观上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符合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特征。

本案中,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对于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这也是区别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疏忽大意过失犯罪还是意外事件的根本依据。

就本案而言,张某作为一名具备相当社会生活经验的成年人,在具有足够思考余地的条件下,应当能够预见到使用皮鞋击打他人要害部位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但出于报复他人的心理,疏忽了履行预见义务可能避免的严重危害后果,以致其侵害行为最终诱发被害人脑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的隐疾,最终造成死亡结果。虽然,被告人不具备专业医学水平,不可能预见被害人自身患有特殊疾病这一事实,但这并不影响被告人应当预见自身侵害行为的高度危险性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当然疏忽大意过失也只要求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后果以及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强求行为人预见到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具体联系或演化进程,这也是由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因果联系的多样性所决定的。因此,被告人在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情况下,基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被告人死亡的结果,应当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

三、“诱因”是否是危害结果发生的原因。

诱因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

依侵权法的一般理论,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有四个要件:

1、行为人有过错;

2、行为具有违法性;

3、有损害事实;

4、侵害行为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上述两个案例符合前三个构成要件是明显的,存在争议的是二被告行为与受害人死亡有无因果关系以及因此导致民事责任的大小。

民事侵权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均没有统一的观点与标准,而且也在不断的发展。由于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司法、学术界理论颇多,但最主要的学说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是条件因果说,凡是因其损害结果发生的条件,均是损害结果的原因;二是必然因果说,原因和条件有着严格的界限,仅承认原因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而不承认条件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三是相当因果关系说,这种观点与民法中的公平原则颇为相符,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法理论所采用。我国在审判实践采用的也是相当因果说。

相当因果关系的成立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该事件是发生损害不可欠缺的条件;二是该事件实质上增加了损害发生的客观可能性。那么从案例一来看,甲的行为已经给乙造成了精神损害,虽然甲的行为不会直接造成乙自杀,但是甲在实施该行为时,可以或者应该预见到可能对乙造成心理伤害出现一定后果,没有甲的行为就不可能发生乙自杀的后果。因该案甲的行为与乙喝药水死亡因果关系是成立的。同样被告丙对雇工疏于管理,对有毒药品缺乏安全有效的存放损害发生不可欠缺的条件,也增加了损害发生客观可能性,因此与乙死亡也存在因果关系。同理案例二甲的死亡与乙的非理智发脾气有因果关系。

确定了诱因的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同时又具备了其他构成要件,权利人的诉讼请求就应得到相应支持,侵权人就应承担必要的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5日 02: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结果加重犯相关文章
  • 诱因行为导致人死亡是否为故意伤害罪
    裁判某区人民法院认为,法医学鉴定结论及相关证据证实被告人陈某对黄某身体未直接实施伤害,黄某死亡是冠心病急性发作而死亡,因此陈某的行为与黄某死亡结果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陈某持镀锌管追赶黄某,主观上具有伤害的故意,客观上实施持械追赶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并根据陈某认罪态度好且赔偿被害人亲属部分经济损失,予以酌情从轻处罚。判决被告人陈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注:刑事附带民事部分在此不再陈述)一审宣判后,陈某没有提起上诉,一审判决已生效。评析就本案而言,虽然,被告人陈某不具备专业医学知识,不可能预见被害人自身患有特殊疾病这一事实,但这并不影响被告人应当预见自身侵害行为的高度危险性和造成的严重后果。陈某作为一名具备相当社会生活经验的成年人,在具有足够思考余地的条件下,应当能够预见到持镀锌管追打黄某导致他人伤害的危害结果。虽然被告人陈某对黄某身体未直接实施伤害,但主观上具有伤害的故意,
    2023-06-03
    472人看过
  • 诱因行为致人死亡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
    诱因行为导致人死亡是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构成故意伤害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故意伤害自己身体健康的,一般不构成犯罪。一、轻伤是否构成刑事犯罪轻伤是否构成刑事犯罪,需要根据情节进行确定。分别是:1、受到轻伤二级以上的伤害,则构成故意伤害罪,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2、如果是轻伤二级以下伤害,则是民事案件。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主体,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客体特征,故意伤害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故意伤害罪是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结果表现为给他人身体造成伤害。故意伤害,有时可能造成死亡,这无疑也对人的生命权利造成了损害。但是,由于行为人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并非指向他人的生命权利,因此,仍属于伤害罪的范围,同杀人罪有原则的
    2023-04-01
    225人看过
  • 诱因致人死亡是侵权吗
    因一定的行为引发被害人出现诱发死亡的病因时,是属于侵权的行为,当事人要承担侵权赔偿的责任,该行为如果情节严重的,还有可能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023-04-21
    472人看过
  • 诱因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因一定的行为引发被害人出现诱发死亡的病因时,是属于侵权的行为,当事人要承担侵权赔偿的责任,该行为如果情节严重的,还有可能构成犯罪。可以以故意伤害罪量刑,按照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当事人因其个人行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体造成损害时,当事人有赔偿被害人医疗费、误工费的义务,如若因当事人的行为导致被害人不幸残疾的,当事人要承担被害人进行残疾生活补助的责任。如若因当事人的行为造成被害人不幸身亡时,当事人要承担丧葬费,并且当事人如果有孩子要抚养的,被害人还要承担该孩子的抚养费和生活费。一、遗弃婴儿死亡是否要判刑大家经常会在电视中看到因为种种原因将新生婴儿遗弃的新闻,这种行为的发生大多是由于当事人对国家法律知识的严重欠缺导致的,也是当事人道德上一种极度沦陷的表现。家庭暴力中的遗弃犯罪中,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不履行必要的扶养义务,致使被害人因缺乏生活照料
    2023-04-04
    404人看过
  •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根据法律规定,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有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一、交通肇事逃逸判刑的标准交通肇事逃逸判刑的标准: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以下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
    2023-03-12
    186人看过
  • 诱因死亡是不是侵权行为
    一、诱因死亡是不是侵权行为1、因一定的行为引发被害人出现诱发死亡的病因时,是属于侵权的行为,当事人要承担侵权赔偿的责任,该行为如果情节严重的,还有可能构成犯罪。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二、侵权行为的免责事由有哪些1、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2、受害人的过错受害人的过错,是指受害人对侵权行为的发生或者侵权损害后果扩大存在过错。3、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不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4、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不
    2023-06-12
    206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状态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结果加重犯,是指故意实施刑法规定的一个基本犯罪行为,由于发生了更为严重的结果,刑法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由于结果加重犯只有一个犯罪行为,只是危害结果较为严重,故认定为一罪。在国外,结果加重犯一般成立独立的罪名。根据中国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结... 更多>

    #结果加重犯
    相关咨询
    •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效力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6
      1、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肇事后,并且要求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且撞了人。如果行为人有证据证明并不知道自己撞了人,且经查证属实,则不能以“因逃逸而致人死亡”的情节予以量刑。是否有证据证明,既不能以肇事者本人所述为依据,也不能由办案人员盲目判断为标准,而应当周密调查,综合判断,在把握上应有严格的尺度和标准。 2、被害人的死亡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之间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
    • 因为逃逸致人死亡怎么认定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1-02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1、必须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件。 2、必须符合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3、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 诱因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24
      1、如若在客观上当事人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损害,但是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并不存在恶意,完全是由不可控因素引起的,并且该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在之前当事人并不能够预料到,或者该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不可抗拒的,因此该行为并不构成犯罪。 2、不过虽然该行为并不构成犯罪,但是其行为间接导致了受害人的死亡,因此该行为构成侵权,因此当事人要对自己的侵权行为向受害人承担赔偿的责任。
    • 诱因死亡是侵权行为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02
      因一定的行为引发被害人出现诱发死亡,是属于侵权的行为,当事人要承担侵权赔偿的责任,该行为如果情节严重的,还有可能构成犯罪。
    • 诱因死亡是侵权行为么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02
      因一定的行为引发被害人出现诱发死亡,是属于侵权的行为,当事人要承担侵权赔偿的责任,该行为如果情节严重的,还有可能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