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化剂事件已通报世卫明起“扫荡”有害食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7:12:57 249 人看过

台湾因塑化剂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风波持续蔓延。截至29日中午的调查数字显示,受这一事件牵连的厂商已经接近200家,全台可能受污染产品已近500项,就连水果糖浆、儿童钙片、乳酸菌咀嚼片等都卷入了其中。

为加快处理这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岛内有关机构将从5月31日零时起展开扫荡。届时,使用起云剂的运动饮料、果汁、茶饮等5大类食品,都须提供检验安全证明,否则一律下架回收,违者将受重罚。官方也将不再接受诸如下游厂商也是受害者、不知者无罪等推脱理由。

据岛内媒体报道,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要求相关机构全力清查所有产品,并呼吁消费者勿掉以轻心但也不要过度恐慌。

有分析称,这起事件势必重创台湾食品业,相关损失恐高达千亿元新台币,特别是健康食品及饮料业的损失将最为惨重。

已通报世界卫生组织

由于多家厂商连日来每天都会有更多的食品被检验出含有塑化剂,所以尚无法断定其影响范围究竟有多广。同时随着食品的全球流动,这起食品安全事件受影响也不限于台湾地区,这些含有塑化剂的食品或者食品原料目前已经至少被销售到大陆、香港、东南亚、美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台湾有关部门目前已经将这一事件通报世界卫生组织,有台湾的卫生专家认为这是人类史上最大的塑化剂污染事件。

事件责任人称已添加30年

这种食品污染是在今年3月间被一名食品药物检验员意外发现后并且持续追踪而引爆的,之前台湾卫生当局并没有检验起云剂中塑化剂的含量。

追查发现,塑化剂的源头是来自于两家公司。目前相关责任人已经被控制,相关责任人说在起云剂中添加塑化剂已经长达30年,一直使用这样的配方。台湾卫生部门目前正配合持续追查涉案公司下游出货的对象,将违规食品下架封存、销毁,目前已经下架果汁、果酱类食品超过了40万公斤,运动饮料、茶饮料超过98万瓶,益生菌类的粉包超过了26万公斤。

医院加开健康门诊

这起事件于近日曝光后,随着调查的展开,涉及的食品、饮料、保健食品甚至药品越来越多,在台湾社会引发不小的恐慌。连日来,许多家长担心孩子成为塑化剂的受害者,纷纷前往医院求医问诊。为此,岛内卫生主管部门已紧急要求20多家公立医院加开健康门诊接受民众咨询。

台湾一些食品检验机构已开始就塑化剂项目免费接受民众送检。据了解,台北市29日就已接到数百件民众送检案例。

新闻链接

塑化剂及其危害

塑化剂一般用来软化塑料制品,如果大量食用可能导致不孕等生殖系统问题,长期大量食用甚至可能致癌。台湾地区将其列为第四类毒剂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

起云剂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可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看起来更均匀,还可改善食品口感。起云剂一般是由棕榈油、乳化剂等多种物质添加混合制成,但岛内一些不法厂商为节约成本,把其中的棕榈油换成了塑化剂。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06: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卫生部发布《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8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特此公告。附件: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二○○八年八月七日附件: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运动营养食品指为适应运动员(系指专门从事某项体育运动训练和参加比赛的人员)的生理、代谢需要或某些特殊营养素的需求,按特殊配方而专门加工、调制的食品或营养补充食品。为了规范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现制定以下关于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规定。一、食品添加剂:不同食品类别的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参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相同或相近类别的食品。二、营养强化剂:建议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营
    2023-04-24
    477人看过
  • 厦门销毁3.5吨含塑化剂产品全部从台湾进口
    厦门市相关部门日前在翔安区首次集中销毁了含塑化剂的有害产品,销毁产品为厦门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近期查封的含塑化剂有害产品,全部都是途径厦门口岸从台湾进口的食品,包括芦荟汁、果冻以及一些固体饮料,总量约3.5吨。厦门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局以及工商局等有关监管部门在台湾塑化剂事件曝光后快速反应,对市场进行检查,将疑似含有塑化剂的产品全部下架封存,对已经确定含有塑化剂的有害产品实行集中销毁,实现无害处理。据负责此次销毁行动的厦门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吴衍国处长介绍,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含塑化剂产品的查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中。今后,一旦查获到有害产品,达到一定数量后,都会不定期进行集中销毁。同时,他呼吁人们如果发现有疑似不合格的产品,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
    2023-06-07
    416人看过
  • 康师傅已将方便面及饮料产品就塑化剂送检
    近日,塑化剂风波席卷台湾地区众多食品企业,而论文《方便面和方便米线中酞酸酯的污染现状研究》的出现,使方便面行业也迎来舆论的拷问。上述论文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是方便面类食品塑料包装中最常用的两种塑化剂。但一些塑料生产企业指出,塑料软包装产品一般由聚丙烯和聚乙烯组成,聚乙烯本身柔软,不需添加塑化剂。康师傅新闻发言人陈功儒表示,康师傅的方便面及饮料产品,已经送到北京的权威机构进行检测。公司生产所用的包装,都是按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去采购的,而且会向供应商索取全套手续文件,以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性,只有符合相关标准的才会采购。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副总裁盛家武说。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类似污染问题。白象方便面当前使用的包装,均按国家相关标准采购。白象集团食品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邓敏也表示,对于专家指出的塑料溶出问题,白象和行业内其他大型企业都在推广采用纸质包装,尽可能地避免
    2023-06-07
    268人看过
  • 大陆所产食品首查出塑化剂涉及4家企业8种样品
    昨日,工作人员在台北木栅垃圾焚化厂将遭塑化剂污染的产品倒入铲车准备焚化处理。新华社发(记者吴鹏)大陆产食品首次查出含塑化剂,国家药监局昨日发出通知,在广东、浙江4家企业8个样品中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简称塑化剂),目前对发现已采购相关产品的,立即进行封存,并配合做好问题产品处置召回。抽检涉及15类产品塑化剂风波并未停息。新华社消息称,经过对15类产品、6100个样品进行抽样检测显示,在4家企业8个样品中检出塑化剂类物质,其余样品未检出。此次检测样品取自28个省(市、区)的内地生产企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餐饮单位等。涵盖食品添加剂、饮料、调味料、果酱、果浆、糖浆、乳制品、糕点、饼干、方便面、糖果、冷冻饮品、蛋制品、食用植物油、胶囊锭状粉状类食品等15类产品、6100个样品。经检测,4家企业8个样品中检出塑化剂类物质,其余样品未检出。另外,抽检的140多份方便面样品,未发现人为添加塑
    2023-06-07
    308人看过
  • 食品防腐剂都有害吗?
    ?1、食品防腐的必要性?生鲜食品放久,细胞组织离析,为微生物滋长创造了条件。?食物被空气、光和热氧化,产生异味和过氧化物,有致癌作用。?肉类被微生物污染,使蛋白质分解,产生有害物腐胺,组胺,色胺等,是食物中毒的重要原因。?食物未进行保鲜处理保存在冰箱中,仍会腐败变质,只是速度放慢而已。?食品为防止微生物的侵袭,必须进行防腐处理,不过是除菌、灭菌、防菌,抑菌不同的手段而已。2、化学防腐剂的使用是安全的?全世界普遍采用的各种防腐剂中,仍以化学合成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丙酸盐为主。我国规定的限量标准比国际标准还要严格得多。?比如:苯甲酸钠在国际上ADI值为0-5,相当于60kg成人的终身摄入无害剂量,每天为300mg;而我国规定在饮料中为0?2g/kg,即一个成年人每天喝一升饮料,苯甲酸钠为200mg,比国际规定的ADI值还低。?3、防腐剂认识的误区:?至今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对食物防腐保鲜的错误
    2023-06-07
    123人看过
  • 台塑化剂污染产品超500项毒性超三聚氰胺20倍
    塑化剂风波酿台湾食品安全危机专家认为堪称30年来最严重食品掺毒事件新华网台北5月30日电(记者张勇)台湾塑化剂风波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已酿成一次重大食品安全危机。最新排查结果显示,台北知名的观光夜市——士林夜市也被波及,不少食品摊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含毒产品或原料。截至29日,全台可能受污染的产品已超过500项。台湾统一集团三款饮料被验出含有塑化剂台湾大学30日举行从添加塑化剂看食品安全公共论坛,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在会上表示,起云剂是复方食品添加物,世界各地的起云剂配方不同,多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植物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而成。而本次塑化剂事件,是有不肖业者将塑化剂的1种DEHP(邻苯二甲酸二酯)当作起云剂的配方。孙璐西称,塑化剂DEHP的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这次塑化剂风波是她30年来看过的最严重食品掺毒事件。
    2023-06-07
    169人看过
  • 台湾检测发现部分儿童产品塑化剂超标2千倍
    台湾行政主管部门31日凌晨起,动员台湾22个县市卫生局、消保官前往各大卖场、超商进行稽查。图片来源:台湾《中国时报》中国台湾网5月31日消息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塑化剂风暴愈演愈烈,含塑化剂的产品检验报告一一出炉。台湾卫生主管部门昨天(30日)公布的检验不合格名单中,赫然出现超标2000倍的儿童产品。据报道,目前受塑化剂影响的商家数约达215家,下架封存产品品项506项,多数厂商仍在排队等待检验数据。而确认验出高浓度DEHP(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在塑胶中常用的塑化剂)的产品几乎都是保健食品,台湾卫生主管部门昨天公布的检验不合格名单中,赫然出现超标2000倍的儿童产品。专家建议,应立即针对曾食用超高剂量的儿童主动进行健康筛检,他们是最可能直接受害的塑化儿童。台湾林口长庚医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梁直呼这么高的剂量实在不可思议,给小朋友吃更是可恶!林杰梁说,DEHP有生殖毒性,目前规定每公斤体重
    2023-06-07
    293人看过
  • 大陆暂停进口台湾受塑化剂污染产品增至858种
    台湾被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产品进一步扩大,数量一路飙升。昨天,国家质检总局在官方网站更新了暂停进口的最新产品名单,台湾问题产品再增加46种,达到858种之多。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截止到6月4日,显示的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问题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名单,企业数量从6月3日的245家增加到255家,受污染的产品则从812种增到858种。质检总局表示问题企业的相关产品不得进口。另据新华社消息,由于台湾老牌食品供应商开元公司曾从染毒的金果王公司进货,导致大批下游客户受牵连,已知约千家餐饮企业受影响,其中包括圆山、福华、欣叶、西堤牛排等知名酒店和餐厅,影响层面惊人。而毒源之一的宾汉公司下游客户千宾香精原料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果酱,其供应对象包括各类冰品店、烘焙行、面包行。有关部门目前正对受污染果酱进行紧急追查。■链接涉塑黑名单新增46种产品记者在最新名单里看到,台湾地区受塑化剂污染产品增加46种,主要以
    2023-06-07
    54人看过
  • 揭秘舌尖上的“塑化剂”
    台湾饮料、酒鬼酒等风波,让塑化剂这一本陌生的化学名词,引起广泛关注。然而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塑化剂并未走远,其仍在化妆品、保健食品、儿童玩具中存在,一份检测报告甚至显示,200份食品中,逾四成超出国家规定限量值。塑化剂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导致肝癌。专家表示,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涉塑数据,不应成为一个让公众疑虑的黑匣子。200份食品四成超限塑化剂祸起包装迁移广泛使用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严禁添加到食品中,但允许使用在食品等包装容器中,很容易产生迁移,我国卫生部门对3种塑化剂的最大迁移量进行了明确规定。杭州市疾控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当地200份食品检测中就存在两种不同的塑化剂,一种87份样品超限,另一种16份食品超限,共占样品比例逾四成。这份发布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上的相关数据也引起业内人士的密切关注。涉及检测的相关食品,都是在杭州市场上随机购买,且是
    2023-06-07
    408人看过
  • 东莞检疫局:未收到含塑化剂等问题产品报检
    东莞台产食品遭遇信心危机东莞市检验检疫局尚未收到含塑化剂等问题产品的报检台湾塑化剂危机愈演愈烈。有消息称,涉毒的统一芦笋汁主要流向福建和东莞。羊城晚报记者6月1日走访发现,东莞的大超市已难觅统一芦笋汁的踪影。受此影响,东莞消费者对台湾产饮品的信心明显大打折扣,台湾产的其他食品也普受牵连。东莞本土零售巨鳄、美宜佳便利店有限公司一家门店的店长表示,受塑化风暴冲击,该店80%的台湾食品都已下架。市面难觅统一芦笋汁昨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发现,在东莞城区的沃尔玛、家乐福、吉之岛等大型超市,均未出售统一芦笋汁。而作为在东莞拥有最多便利店门店的美宜佳,石竹店店长陈先生介绍,今年年初,总部曾派发统一芦笋汁到该门店销售,但由于销路不佳,没到2个月,陈先生便将这批芦笋汁退回。在东莞市塘厦镇、凤岗镇、樟木头镇等台商比较聚集的镇街内,商贸行、大中型超市及销售台湾产品的便利店,均未有媒体报道的受塑化剂污染的芦笋汁上
    2023-06-07
    230人看过
  • 厦门检验检疫局制订国内首个食品塑化剂行业标准
    导报记者昨日从厦门检验检疫局获悉,该局已制订完成国内首个食品塑化剂行业标准。据悉,国家认监委日前审定通过由厦门检验检疫局起草制订的《出口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行业标准,认为此标准技术先进性达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该标准制订并发布实施后,能够对食品中添加塑化剂进行更加全面的监测,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为服务食品质量安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台湾塑化剂事件发生后,厦门局第一时间组织海峡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食品安全突击队进行技术开发。突击队队员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国际有关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测定标准,发现我国现行标准在检测项目、与国际检出限量的差异、检测适用范围、检测准确性及检测方法等5方面存在不足,亟须完善,当即提出紧急制订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测定标准的建议。6月10日,国家认监委开辟绿色通道,紧急批准并委托厦门检验检疫局牵头起草《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测定》行业标准。截至目前,厦门
    2023-06-07
    218人看过
  • 塑化剂风波奶粉惹恐慌
    台湾塑化剂风波刚退去,近日,网传香港市场的美素、明治、美赞臣三热门品牌奶粉又陷塑化剂危机引围观,民众对塑化剂的恐慌仍在延续。该消息来自一家香港媒体,报道称,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曾接受委托,对三个受欢迎的奶粉品牌进行化验,结果全部验出含塑化剂(DEHP)。而医学界目前尚未就DEHP对人体发育影响进行研究,但有儿科医生指DEHP或与男童性迟熟有关,并呼吁家长选择初生婴儿奶粉时切勿掉以轻心。但文中并未提及具体是哪三家,网传涉事的三家品牌名称来源不明。据报道,荷兰美素佳儿香港分公司客户服务部负责人称其所有产品绝不使用塑化剂和起云剂,现在市面上美素佳儿的奶粉也卖得很好,并没有受报道影响。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新闻发言人表示,此次结果是媒体自身委托专家检测,食环署对其内情并不了解。而负责上述检测的香港浸会大学教授在接受新快报采访时承认确有此事,但他澄清受检奶粉塑化剂含量极低,低到估计人奶都会有这个量。目前,
    2023-06-07
    80人看过
  • 台湾塑化剂案昨开庭嫌犯喊冤称不知其对人有毒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起云剂掺塑化剂重创台湾形象,彰化地方法院4日首度开庭审理。虽然审判长提醒,台当局环保机构已公告DOP、DEHP为有毒物质,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但昱升负责人赖俊杰却反驳,公告中只说对动物有毒,对人体是否有毒则不确定,台当局卫生部门至今未订出人体忍受的最大限值,到底对人体有多严重也未知。据报道,彰化地方法院4日首度开庭审理台湾有毒塑化剂案,台湾昱升负责人赖俊杰首先承认有在起云剂中加塑化剂,但强调不是故意的。他说,从当学徒开始就是这么做起云剂,也不知道塑化剂被禁用,因为从买来的原料包装上,看不到任何警示或禁用标志。他认为,如果原料真的有毒,应该就买不到,既然买得到,当然可以用。出售塑化剂给昱伸的金童公司负责人潘淑兰则表示,她卖的是工业原料,昱伸叫货,除了塑化剂,还有齿轮油、润滑油,她不会知道客户把原料加入起云剂中。赖俊杰妻子简玲媛也承认有向金童叫货,但她否认检察官说她与丈夫
    2023-06-07
    266人看过
  • 十类食品国人担忧膨化食品添加剂超标
    食品安全,是当今健康领域最有分量也最受关注的四个字。近些年来,从红心鸭蛋、致病福寿螺到三聚氰胺奶粉、荧光蘑菇、人造豆腐,人们最常吃的食品几乎都难逃“劫难”,这些事件打击着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犯愁:现在到底还有什么可以放心吃?2010年岁末,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调查,并于近日公布了《2010—2011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该报告内容显示,有近七成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感“没有安全感”其中15.6%的人表示“特别没有安全感”。调查还指出,在列出的蔬菜、水果、水产品、食用植物油、桶装饮用水等24类食品中,中国消费者最不放心的是膨化及油炸食品,其余依次为熟肉制品、酱腌菜、乳制品、鲜肉、罐头、速冻食品、食用植物油、方便面和蔬菜。对于这十类榜上有名的“不放心食品”,消费者的担心到底在哪,有没有办法可以规避
    2023-06-07
    180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怎么去投诉塑化剂食品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27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消费者遭遇商品质量问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即找经营者陈述自己购买含塑化剂食品的经过,并依法提出索赔要求,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2、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投诉应写明投诉人姓名、地址、邮政编码和被投诉单位名称、地址,受损害事实,所购商品的名称、牌号、规格、数量、价格、生产单位及交涉经过等,并提出自己的要求。 3、向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如工商、
    • 食品中含有塑化剂怎么投诉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29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消费者遭遇商品质量问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即找经营者陈述自己购买含塑化剂食品的经过,并依法提出索赔要求,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2、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投诉应写明投诉人姓名、地址、邮政编码和被投诉单位名称、地址,受损害事实,所购商品的名称、牌号、规格、数量、价格、生产单位及交涉经过等,并提出自己的要求。 3、向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如工商、
    • 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食品说明书应当符合哪些条件和要求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24
      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在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根据不同产品分别按照规定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说明书,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清楚,容易辨识。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产品及说明书必须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
    • 塑化剂超标怎么处理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14
      如食品中添加的塑化剂超标的,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应当没收其违法所带的和违法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 哪些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
      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14
      食品添加剂之前,食品添加剂应在技术上确有必要,并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到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以改善食品的质量、色、香、味和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因此,食品添加剂应在添加到食品中之前,以改善食品的质量、颜色、香味、味道和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同时,食品添加剂只有在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后才能使用。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生产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安全评估材料,经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