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有毒食品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管理制度以及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销售有毒食品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概念及其犯罪构成
根据现行刑法第144条的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违反我国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构成特征主要有:
(一)本罪的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包括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秩序和广大消费者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利。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犯罪对象是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所谓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是指无任何营养价值,根本不能食用,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食用后中毒反应或者其他不良反应,危及生命或者损害人体健康的非食品原料。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
1.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必须是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的行为。违反国有食品卫生管理法规,是指违反《食品卫生法》、《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新资
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司法实践中,本罪违反的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主要是违反《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
2.行为人实施了掺入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行为。所谓有毒的物质,是指进入人体后能与人体内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对人体的组织和生理机能造成破坏的物质。所谓有害的物质,是指被摄入人体后,对人体的组织、机能产生影响、
损害的物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同食品添加剂、食品强化剂是不同的。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食品的色、香、味,以及为了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者天然物质。食品强化剂是指为了增加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合乎食品生产标准和生产工艺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强化剂不属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这里所说的食品原料是指粮食、油料、肉类、蛋类、糖类、薯类、蔬菜类、水果、水产品、饮品、奶类等可以制造食品的基础原料。
犯罪分子之所以要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大多是为了获得食品的外观亮泽、感观真实或口味适宜。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大多是被作为一种添加剂掺入食品中的。至于哪些是有毒、有害物质,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授权的食品卫生监测机构做出鉴定。
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实施本罪,首先掺入的是有毒、有害物质。如制酒时加入工业酒精加工成食用酒,在汽水中加入国家严禁使用的色素,还有的在牛奶中加入石灰水等等。其次,行为人掺入的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即这些物质是根本不能食用的原料。如
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在牛奶中掺入石灰水,在香油中掺入柴油,用工业盐酸制造酱油等等。如果行为人掺入的是食品原料,尽管可能有一定的毒性、有一定的害处,也不构成本罪。如行为人掺入酸败的油脂,变质的水果等用于所生产、销售的食品中,就不构成本罪。如果有以上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可以按照其他罪如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论处。
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对象应为生产、销售的食品,即是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虽有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行为,但是不是在自己所生产或销售的食品中,如在他人食用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不构成本罪,构成犯罪的,应以其他犯罪论处。
本罪为行为犯罪。只要行为人出于故意实施了在所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之行为,或者明知是掺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仍然予以销售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如果有以上行为,造成受害人死亡、中毒或者健康受到损害,在量刑时作为量刑情节适用。
根据刑法第149条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的食品,不构成其罪,但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则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如果既构成该罪,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则属于法条竞合,应依照重法优于轻法的处罚原则,择取处罚较重的罪定罪量刑。
(三)本罪的主体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
按照刑法第150条之规定,单位也可成为本罪主体。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行为人的故意表现在行为人明知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故意掺入或明知是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而故意销售。至于行为人对生产、销售的有毒、有害食品可能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则是采取放任的心理态度。其动机一般是节省原料、降
低成本、牟取暴利。但行为人的犯罪目的并非致人中毒或造成疾患,一般是为了牟利。如果行为人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物质是为了追求危害后果的发生,则已不是本罪的性质,而构成其他更为严重的犯罪。
《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
371人看过
-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销售假药罪有什么区别?
266人看过
-
销售性药为什么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101人看过
-
销售受有毒食品罪立案条件影响的情况
294人看过
-
犯销售有毒食品罪严重吗?
232人看过
-
销售有毒食品罪的犯罪后果
328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商品房满足上市销售条件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09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商品房现售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现售商品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2. 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使用土地的批准文件。 3. 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4. 已通过竣工验收。 5. 拆迁安置已经落实。 6. 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具备交付使
-
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06满足以下条件会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一)主体条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二)主观条件:主观方面是故意,且具有营利目的; (三)客体条件:客体是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和著作权管理制度; (四)客观条件:客观上表现为表现为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法律规定的侵权复制品以及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行为。
-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满足哪些条件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八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销售毒品罪怎么判刑刑法销售有毒食品罪具体判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04中国刑法销售有毒食品罪立案标准:明知使用盐酸克仑特罗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或者含有此类药物的饲料养殖的动物,提供屠宰等加工服务,或者销售其产品的,应当立案追诉。
-
销售有毒食品罪的起诉条件是怎样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3-09-02一般销售有毒食品罪是按下列标准予以量刑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严重危害他人身体健康或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