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所需时间根据劳动法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4 20:34:37 323 人看过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劳动法规定的年假多少天

年假,是国家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繁重紧张程度每年给予的一定期间的带薪连续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0日 03: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辞职相关文章
  • 根据劳动法,辞职多久结算工资
    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一、辞职没干满一个月应该怎样支付工资呢一般工资是按月结算的,如果没做满一个月,可以按天结算。根据法律规定,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拖欠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二、试用期辞职什么时候可以拿到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三、试用期员工离职后工资多久必须结算在办理离职交接手续的时候必须结算。根据法律规定,
    2023-03-01
    68人看过
  • 如何根据劳动法规定进行辞退赔偿
    1.用人单位无过错辞退员工的,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其补偿标准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2.若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员工的,应支付经济赔偿金,其赔偿标准是:支付两倍的赔偿金。劳动法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辞退员工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有以下标准:1、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3、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员工的,要承担赔偿责任,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023-07-04
    468人看过
  • 根据《劳动法》规定酒店怎么辞退员工?
    一、根据《劳动法》规定酒店怎么辞退员工?诉前根据《劳动法》规定酒店辞退员工必须要在员工存在着过错的情况之下,来进行一步一步的辞退的手续的办理,在试用期间,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被单位辞退的,用人单位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1.试用期期间的规定要合法。即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2.确定实际试用期间。试用期间可以约定,但不能超过法定最长期间。实际的试用期间应当以约定期间为准;若约定试用期超出法定最长时间,则以法定最长时间为准;若试用期满后仍未办理劳动者转正手续,则不能认为还处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不能以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3.确认是否合格。是否符合录用条件,是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单方与劳动者
    2023-01-20
    344人看过
  • 根据新劳动法对自愿辞职的补偿
    ??第三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不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不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合同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无效。(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事先通知用人单位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1)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4)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但用人单
    2023-05-07
    357人看过
  • 根据法律规定编外工作可以随时辞职吗?
    一、根据法律规定编外工作可以随时辞职吗?根据法律规定编外工作不可以随时辞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也就不用等一个月了。二、被迫辞职是否可获得赔偿根据相关法律出规定,被迫辞职可获得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2022-09-29
    439人看过
  • 辞职时需注意劳动法规定的提前天数
    1、目前施行的劳动法中并不存在“临时工”的概念,建立劳动关系的双方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目前应当称为“劳动合同制度下的合同工”;2、正式员工,按照法律规定,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应当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3、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关于辞职规定(一)职工辞职,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提前30日书面通知
    2023-07-04
    99人看过
  •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仲裁收费吗?
    一、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仲裁收费吗?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仲裁实际上不应该收费的,因为我们国家劳动争议仲裁法53条当中就有明确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这样的一种活动不收费,它的近期的经费的话是由财政来予以保障的,但是有些地方仍然收费是不合法的。笔者看到好多地方的劳动仲裁仍然向当事人收取费用,甚至很多人发文公布劳动仲裁是如何收费的,其实这些都是违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五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第五十四条规定”本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法律已经明确了劳动仲裁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仲裁办案的经费是由当地财政予以保证的。所以从2008年5月1日起,全国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理案件都是不收费的。二、公告费。仲裁文书可能无法再用其他手段送达给被申请人时,就需要公告送达了,公告费应当由谁承担呢?由于公告送达也是属于送达的方式之一,
    2023-04-13
    340人看过
  • 根据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在何时发放
    一、根据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在何时发放根据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在合同约定的日期发放。对发工资的时间没有限制,一般发工资的时间是月底或者下一个月的15号之前。合法的“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二、拖欠工资构成犯罪吗1.公司拖欠工资一般不会构成犯罪,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可通过申请支付令、申请劳动仲裁等途径追讨工资。2.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达到较大,就会构成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
    2023-07-29
    212人看过
  • 订立劳动合同的时间是根据什么规定的?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一、应聘过程中发生的纠纷是否是劳动纠纷?应聘过程中的纠纷不属于劳动纠纷。劳动纠纷发生在建立了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因此,应聘过程中纠纷不属于劳动纠纷。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二、建立劳动关系可以订立口头劳动合同吗建立劳动关系不能订立口头劳动合同,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
    2023-03-01
    395人看过
  • 根据法律的规定醉驾进看守所要劳动吗?
    在看守所的话是需要进行劳动的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一、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四)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五)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六)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七)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八)其他可以
    2023-04-05
    414人看过
  • 劳动法辞职规定是几天(新劳动法主动辞职赔偿)
    打工过的人都知道,当自己真正厌倦一份工作时,如果还要硬逼着自己去努力工作,那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烦躁和迷茫,烦躁的是一直在做厌倦的事情,迷茫的是不知道哪时候才是个头,那么这种情况,你会选择辞职吗?有的人认为,这种情况下当然要选择辞职,因为在继续这么耗下去,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而且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自己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也不会很高,时间久了自然会被领导发现,到时候只会让自己更难受。而有的人则表示,虽然他们会消极工作,但绝对不会主动辞职,要走也得是被公司辞退,因为被辞退是有补偿可以拿的,所以,即便自己再怎么不喜欢这份工作,也不会轻易的辞职走人,因为主动辞职是一点经济补偿都拿不到的。那么问题来了,难道只要员工主动向公司提出了辞职,就不能获得经济补偿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只要员工主动辞职的原因是下面这两种情况,那么员工就有权利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一、克扣或拖欠工资实践中,
    2023-06-04
    114人看过
  • 劳动法中有哪些规定需要辞职
    1、《劳动合同法》关于退休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38条:使用者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关系:(1)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的;(2)未及时全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未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社会保险费的;(4)使用者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根据本法第26条第1款的规定,劳动合同无效的;(6)行政法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况。2、《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方法》退休规定:第四条: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给使用者带来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使用者以下损失:(一)使用者招聘其支付的费用(二)使用者支付的训练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处理(三)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退休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在30天前书
    2023-08-05
    272人看过
  • 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可以辞退怀孕员工吗?
    一、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可以辞退怀孕员工吗?公司不可以辞退怀孕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二、相关法律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
    2023-04-13
    429人看过
  • 产假是根据劳动法规定的还是劳动合同法规定
    《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草案将女职工享受的产假从90天延长到98天,并规范了相关待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多胞胎的,每多生一个婴儿,产假增加15天。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新劳动法产假规定1:产假天数《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
    2023-08-08
    329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辞职
    词条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辞职
    相关咨询
    •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辞职能报销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1-12
      1、2008年1月1日以后,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续签合同,应支付经济补偿,但只能从08年1月1日计算工作时限。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3、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提前多长时间可以提出辞职?
      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在决定离职时,通常需要提前三十天向所在用人单位提交书面申请。对于在试用期的员工而言,如果有辞职意向,则应提前三个工作日向用人单位提出。这一举措旨在为用人单位留出足够的时间寻找合适的接替人员并完成相应的工作交接事宜,从而尽可能减少员工离职对用人单位的影响。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法辞职时间最长规定多长时间内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14
      劳动者辞职一般需要提起三十日,在试用期的需要提前三日。有法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的,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 根据劳动法,试用期辞职需提前几天通知?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1-17
      1、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试用期是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符合录用条件,劳动者考察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的期 限。试用期内,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不适合自己,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提前3天通知,无需用人单位同意,3天期满,用人单位即应安排工作交接,结清工资,出具解除合同证明书,并在解除合同后15日只能办理社保和档案转移手续。 3、法律虽然没有规定应当提前3
    •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时间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27
      《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作了如下规定: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