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处理】关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的建议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7 16:54:06 395 人看过

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处理方式将现新格局【劳动争议处理】四川省劳动争议处理实施办法【劳动争议处理】广东省企业劳动争议处理实施【劳动机构】劳动争议处理有关规定【劳动机构】劳动争议处理应遵循的原则【仲裁一裁终局】“一裁终局”有利于破解劳【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争议

关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设立仲裁与诉讼程序分轨制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仲裁前置制度,对于仲裁裁决,只要一方当事人不服,就可用诉诸法庭的方法使其失效,因此劳动仲裁的作用受到相当的局限。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实行分轨体制,即“裁、审分轨,各自终局”的体制。在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仲裁机构和审判机构并存的国家,未能和解的当事人不愿或调解机构调解不成的争议案件,可以由当事人在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之间自由选择其一:申请仲裁的不得再提起诉讼,且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已提起诉讼的就不得再申请仲裁。其中,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仲裁则有一裁终局而两裁终局两种主张。双轨制的设置比“一调一裁两审”的体制更加合理。

(二)确认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对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与“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的关系:《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劳动部1995.08.04颁布实施)85.“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劳办发〔1994〕257号文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指有证据表明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据一般规律推定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日期,即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还有《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前款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劳动争议申诉时效的起点规定不是很明确。这些极有可能造成时效的起点很难确定和把握。相应的会造成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上出现一些问题。

所以我们可将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明确表示异议之日,确定为仲裁时效的起点。这样一来,在实践中就会出现仲裁时效起点后延的现象,由于仲裁时效期限很短(仅60日),因而法律允许仲裁时效起点后延,这样对仲裁申诉人有利,实质上对劳动者有利。但是,如果对仲裁时效起点后延不作限制,在实践中就会导致仲裁时效起点长久甚至无限后延,这就不利于促使权利被侵害当事人尽早申请仲裁。所以立法中还有必要规定权利保护的最长期限,以限制仲裁时效起点后延。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特点

1、有特定的争议内容

只有围绕经济利益而发生的企业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争议,才是企业劳动争议;凡是在企业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范围之外的争议,都不属于企业劳动争议。如企业因财务问题、营销问题以及员工的股份分红问题而发生的争议就不属于企业劳动争议。

2、有特定的争议当事人

企业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就是也只能是企业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即一方是企业管理者及其代表,另一方是企业劳动者及其代表。只要也只有劳动者及其代表与企业管理者及其代表之间通过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建立了劳动关系,他们才有可能成为企业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只有发生在企业劳动关系双方主体之间的争议,才是企业劳动争议。

3、有特定的争议手段

争议手段是指争议双方当事人坚持自己主张和要求的外在表达方式。企业劳动争议的手段不仅包括劳动者的怠工、联合抵制排工等方式,也包括企业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经常使用的抱怨、旷工、工作周转、限制产量、工业意外事故

以及工业破坏活动等方法。这些便构成了企业劳动争议特定的手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3日 02: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争议处理相关文章
  • 关于处理劳动争议的几点建议
    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几点思考:(一)加强劳动监督和劳动监察。虽然这是劳动争议解决体系之外的问题,但劳动监督和劳动监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源头”,从“源头”处理劳动争议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捷径,即所谓的“增收节支”。在实践中,许多劳动争议往往是由于忽视劳动监督和劳动监督不力造成的。加强劳动监督和劳动监督对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的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二)完善劳动调解制度,拓宽劳动争议解决渠道实践证明,大力推进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处理劳资纠纷。在调解组织方面,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调解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企业调解委员会、社区人士、调解员、劳动行政部门的作用,在仲裁和审判过程中广泛运用调解方式。2003年我院劳动争议案件审理中,调解案件占案件总数的69.43%。截至今年10月,调解和解率达到78.06%,社会和法律效果良好(三)规范和完善劳动仲裁制度和劳动审判制度,理顺仲裁与审判的关系。劳动争议发生后
    2023-05-07
    219人看过
  • 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建议
    (一)加快建设和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制度。目前,我国劳动法律、配套法规和规章很多,但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规章、答复与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导致劳动仲裁部门仲裁员之间、劳动仲裁部门与人民法院之间对规章、答复的适用和理解存在较大差距,监督管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用人单位利益,建立健康的劳动关系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3.做好普法教育和案例指导。劳动争议案件政策性强,涉及大量劳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广大劳动者法律知识匮乏,劳动部门和司法部门要做好普法教育,人民法院要在审判实践中做好案件指导,注重调解,帮助解决劳动争议,实现案件的终结。劳动争议案件双方因利益不同,对抗性强,矛盾激烈,且多为群体性纠纷。比如,企业改制、结构调整引发的劳动争议,涉及众多劳动者的利益,处理不当容易引发上访等不稳定因素,闹事和集体走访如何处理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
    2023-05-07
    90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改革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改革的思考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一调一裁二审”的单轨处理程序,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先行处理,如对仲裁结果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制度,但对劳动争议仲裁的监督却缺乏必要的和有效的机制,因此仲裁的监督长期限于不太严格的内部监督,导致仲裁实践中难以把握,许多仲裁机构使用民事诉讼中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许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以许多争议没有明确规定在法定的受理范围中为由,对这些争议不予受理。具体来说,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弊端是: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劳动争议内容的复杂化,“先裁后审,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受到限制,有的劳动争议因不能进入仲裁程序而使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不
    2023-04-27
    260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改革的思考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一调一裁两审”的单轨处理程序。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先行处理,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制度,但对劳动争议仲裁的监督缺乏必要而有效的机制。因此,长期以来对仲裁的监督一直局限于不严格的内部监督,这使得在仲裁实践中难以把握,许多仲裁机构在民事诉讼中采用了举证责任人原则;很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受理很多争议,是因为法律对受理范围没有明确规定,具体来说,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弊端是: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劳动争议内容的复杂化,“先仲裁后审判、一仲裁两审判”的劳动争议解决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劳动争议解决的需要。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有限的。一些劳动争议因不能进入仲裁程序而丧失了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任何形式的制
    2023-05-07
    143人看过
  •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改革的思考
    为了及时、公正地处理劳动争议,协调和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完善势在必行。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一调一裁二审”的单轨处理程序,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先行处理,如对仲裁结果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制度,但对劳动争议仲裁的监督却缺乏必要的和有效的机制,因此仲裁的监督长期限于不太严格的内部监督。《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只规定“仲裁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导致仲裁实践中难以把握,许多仲裁机构使用民事诉讼中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争议的四种类型。在实践中,许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以许多争议没有明确规定在法定的受理范围中为由,对这些争议不予
    2023-06-14
    449人看过
  • 浅议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我国的劳动纠纷日益增多,也日趋复杂。1980年代确立起来的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同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也突现出来,其改革问题也成为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一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简述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是指由劳动争议处理的各种机构和方式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的各自地位和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一般认为,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为“一调一裁两审”制,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三种。依劳动法第19条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6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前为劳动部)的相关解释,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未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的案件,人
    2023-04-21
    219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争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或因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等产生的争议。 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 更多>

    #劳动争议处理
    相关咨询
    •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不当怎么判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26
      如果是员工违反了公司规定的,而且在合法的情况下,如果员工认为处理过重或者是认为这个事情公司处理是错的,都可以是劳动争议的范围。按照劳动争议的性质划分(l)权利争议,又称既定权利争议。劳动关系当事人基于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或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所发生的争议。在当事人权利义务既定的情况下,只要当事人双方都按照法律或合同的规定或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一般不会发生争议;若当事人不按照规定
    •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制度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3
      我国目前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在民事案件中居首位,为什么呢?因为违法的用人单位在中国大地像蝗虫一样,肆无忌惮,祸国殃民!国家目前十分缺乏劳动争议方面的专业法庭和法官及律师。是造成劳动者依法维权讼道上的一个讼累的主要因素。重中之重!民生大计!望习总关注下旨!李总紧随督办!切勿饮鸠止渴、雷声大雨点少啊!
    • 哪些劳动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处理?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15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有法律意义的劳动纠纷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
    • 关于劳动争议如何处理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26
      处理劳动争议所遵循的立法原则不外两种:一是自愿原则,二是强制原则。遵循不同的基本原则,就会形成不同的组织体制和办案体制。根据自愿原则,调解或机构独立于政府的特征较强,由双方当事人协议是否调解或仲裁;和解协议必须是双方自愿达成;仲裁人员应由当事人选择。这就形成了“裁审自择”、“裁审分轨”的双轨体制。根据强制原则,调解或仲裁机构与政府的联系较多,政府常常从中起主要作用;任何一方当事人或者政府无须协商均
    • 劳动争议处理实行的是一调一裁制度,对于劳动争议案件如何处理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12
      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实行的是“一调一裁两审”制度。仲裁是诉讼前置程序,不经仲裁,当事人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通过调解和仲裁,有利于劳动争议能够尽可能在比较平和的气氛中得到解决,尽量减少打官司。所以,如果仲裁机构因为有正当事由而不能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的,应当尽可能从时间上给予一定宽限,使劳动争议能够在最初阶段予以化解,而不必继续漫长的诉讼程序。这种做法有利于维护“一调一裁两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