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从支部大会通过接收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具体规定是:
1、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支部应当及时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
2、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3、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轻,尚可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的,应当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延长预备期;情节较重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发展为预备党员的意见
1、同学/(同志)自成为预备党员以来,态度端正。有着较好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2、同学/(同志)学习态度端正,成绩良好。工作踏实肯干,积极组织各项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关心同学,主动为同学服务,群众基础良好
3、学习积极刻苦,成绩优秀,工作认真负责,组织能力较强热心帮助他人,有广泛的群众能够基础
4、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为同学服务,组织能力较强,深受同学们的信赖,处处起带头作用。
5、要继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工作中有时有急躁的情绪
6、工作努力、思想进步、乐于奉献。提高理论水平,工作经验不足
7、有较高的思想觉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对党有极高的热情
8、生活上严于律己,,以一名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同志)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第三十二条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支部应当及时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轻,尚可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的,应当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延长预备期;情节较重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
从什么时候开始,治安拘留时间开始计算?
128人看过
-
预备党员的起始日期是从哪一天算起?
397人看过
-
伤残津贴计算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
80人看过
-
年休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累计
351人看过
-
开设赌场罪的起算时间从何时开始计算
129人看过
-
民事上诉期限的起算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396人看过
-
产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产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湖北在线咨询 2021-12-21产假从分娩前15天开始计算。产假是指在职妇女在分娩前后的休假待遇,妇女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
民间借贷合同中的nn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效?n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广西在线咨询 2023-02-13个人借贷的利息最高为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4倍,超出的不受法律保护。借贷合同自签字时生效。间借贷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操作简捷灵便的融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显而易见,民间借贷的随意性、风险性容易造成诸多社会问题。向私人借钱,大多是在半公开甚至秘密进行的资金交易,借贷双方仅靠所谓的信誉维持,借贷手续不完备,缺乏担保抵押,无可靠的法律保障,一旦遇到情况变化,极
-
从什么时候算婚假开始的时间啊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22一、婚假以领取结婚证为起始时间。 二、国家关于婚假的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
不予立案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1-26首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规定,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其次,根据《诉讼费
-
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从分居开始还是从离婚判决生效开始?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0离婚抚养费支付时间从何时开始,如果是起诉离婚的话,法院判决离婚时会在判决书上写明支付时间;如果是协议离婚的话,双方可以协商解决。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岁为止。但有两种情况例外。一、16周年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够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二、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