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思表示不一致将导致合同不成立吗?
意思表示不一致将导致合同不成立,造成合同不成立的情形包括:
1、一人自行订立合同。
2、当事人之间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不一致,未形成要约、承诺的合致。
3、合同的客体不确定。
4、要物合同未履行物的给付。
5、须经批准、登记方能成立的合同未履行批准、登记手续。
6、法律规定或者是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订立书面合同且未履行的。
二、意思表示不一致导致合同不成立对方不退定金怎么起诉?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三、合同不成立不退定金的起诉状怎么写?
1、文头。一般写“民事起诉书”或“民事起诉状”。
2、列明诉讼主体。原告和被告是基本的诉讼主体。有第三人的,还要列明第三人。
自然人诉讼主体的,要按照“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职业,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的顺序写明。其中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确实不清楚的可以写个大概年龄)住址、联系方式5项是必须有的。
单位诉讼主体的,要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住址(住所地)联系方式,最好能附有其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3、诉讼请求。诉讼请求要用序号分开,每条按照“请求依法判令XXXXX;”的格式来写。另外,现在有的法院要求诉状还要列明案由。但案由不是必须有的部分。
4、事实与理由。即先说明事实(比如受到侵害),再说明要求赔偿的理由(实体法的规定)和提起诉讼(程序法的规定)的理由。实践中为了简便,有些简单的案件也可以不详细列明理由,只写“依法应承担责任”、“依法起诉至贵院”即可。
5、文尾。文尾要写清递交诉状的法院、具状人(原告)起诉时间。向人民法院递交的诉状中,必须有至少一份是由具状人亲笔签字(盖章、按手印)的原件。
合同生效的基本要求就是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且合同当中的条款都得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如果意思表示不一致,说明当事人对当前合作的事项还有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当然不成立,没有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是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的。
-
签订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将导致什么
199人看过
-
双语合同意思表示不一致时以哪份为准
305人看过
-
意思表示不一致的情况有哪些
251人看过
-
合同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吗?
426人看过
-
合同意思表示不真实就一定无效吗
363人看过
-
合同生效应该具备的条件不包括表示的意思要一致吗?
240人看过
意思表示为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而法律行为是司法自治的实践手段,因此意思表示意义重大。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的行为。 意思表示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构成。客观要件是指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 更多>
-
双语合同意思表示不一致时以哪份为准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4双语合同语言意思表述不一样时,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
-
双语合同意思表示不一致时应该怎样填写澳门在线咨询 2023-01-14双语合同语言意思表述不一样时,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
-
意思表示不一致的情况包括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7意思表示不一致的情况: 1、虚假表示。虚假表示又称真实保留,指行为人把真实意思保留心中,所做出的表示行为并不反映真实意思,是一种自知并非真实的意思表示。通识认为虚假表示原则上有效,表意人应受该表示的约束,但相对人明知表意人的表示与意思不一致的,该表意行为无效。 2、伪装表示。伪装表示是指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不表示内心真实的意思表示。如债务人为逃避债务与友人通谋制造假债权或虚伪让与财产。通识认为表意
-
合同转让意思表示与第三人不一致造成的损失由谁承担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777、意思表示由第三人义务转达,而第三人由于过失转达错误或者没有转达,使他人造成损失的,一般可由意思表示人负赔偿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这属于意思表示人对于接收人承担责任,所以文意上表明的是第三人的误传或是没有传达到,因此你所述的撤销,我个人认为,你只要在第三人传达之前自己亲自转述并明确告知不要听信其他人的转达,或者明确表示以你的表示为准,就可以避免责任,有问题我们可以电话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