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借款给企业投资的,企业用借款投资收得的收益归公司所有,公司只负责偿还欠股东的借款和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条【公司界定及股东责任】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十六条【公司担保】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一、股东借款给公司合法吗
股东借款给公司是合法的,公司作为法人主体,其本身并没有任何财产。其所有财产的形成都是由股东向公司投资形成的。在股东将全部注册资本都缴纳完毕后,可以向公司借出款项。公司从股东借款之后,应当计入会计账簿。
股东与公司之间“合法的”借贷关系才会受到法律保护。“合法”是指借款程序、借款内容、借款用途、债权债务关系合法等等。例如,股东借款在不违反公司章程的情况下应当经过全体股东同意,并履行法定程序;股东借款应当与公司签订借款协议,并依法履行借款人的权利、义务,按期还本付息;股东借款额不应超过其股份数额;借款时间不应超过一年等。
股东在公司成立后,如果违反法律规定,采用借款的方式抽逃出资,股东就要因为该行为不合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
-
股东能借款给企业吗
448人看过
-
股东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税务如何处理
399人看过
-
股东借款转作投资款,企业需要交什么税
341人看过
-
企业可以借款给股东实缴资本吗
293人看过
-
股权投资企业上市后收益是多少
438人看过
-
企业亏损股东借款超过一年怎么处理?
411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企业股东投资款如何流转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17未经法定程序全额转出股东投资款,属于抽逃出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五条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第二百条公司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抽逃出资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二条公司成立后,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
-
企业借钱给股东怎么计息收入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17贷款利息,一般都可以入财务费用的,是否属于抽逃出资须参阅公司章程。借款若未约定期限和利息视为没有约定利息。区分抽逃出资和股东借款的关键看是否有真实合理的债权债务关系。股东向公司借款时,有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且符合有关金融管理、财务制度等规定。股东抽逃出资,往往在股东与公司之间无实质的债权债务关系,如无需支付对价和提供担保,无返还期限的约定等,或者违反了有关金融管理、财务制度的规定等等。
-
股东给企业借款合法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0-14股东与公司之间“合法的”借贷关系才会受到法律保护。 公司向股东个人借款,首先需要召开股东会议对借款事宜进行表决,借款涉及到对公司产生债务的行为,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需要召开股东会进行表决。公司股东会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召开股东并形成同意向股东个人借款的决议后,方可向股东个人进行借款,如该公司章程明确约定公司不得向股东个人借款,则借款行为因违反公司章程而无效。 所以,公司
-
小股东投资收益参与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1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第三项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也为免税收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规定,所称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
-
企业注销股东投资款怎样划走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29职工在企业破产前以入股的形式自愿向企业投入的投资款、购买的企业股票,其性质属于投资行为。职工相当于企业的股东,要对自己的投资承担风险。企业破产后,不能要求企业偿还,也不能作为破产债权申报,或作为劳动债权进行清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第五十八条债务人所欠企业职工集资款,参照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顺序清偿。但对违反法律规定的高额利息部分不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