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原则之法治原则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20:12:54 253 人看过

法治原则又称依法治国,其基本含义是依法办事,按照法律来治理国家,建立秩序,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得有法外特权。

法治原则是宪法的根本要求

法治原则是宪法的根本要求,宪政本身就意味着法治。因此,法治原则都是由宪法确认的。在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对法治原则的确认始于1787年美国宪法,但该宪法只体现了法治精神,而并未在宪法条文中出现法治字样。体现法治原则最为明确的,应该是首见于以《人权宣言》作为序言的1791年法国宪法。它宣告: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后来,法治原则成了资本主义宪法普遍接受的重要原则。它表现为资本主义宪法都以强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应得到法律的保护;反对特权和权力的滥用作为基本内容。

法治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法治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充分体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中。在我国,过去法治原则习惯上被称为法制原则。但这实际上却是两个具有不同含义的概念,法制是法律及其制度的总称,法治则是依法治理国家,具体表现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核心是依法办事,可见法制要通过法治的活动才能实现。这种由静态到动态的过程,也就是法制的适用过程,即实行法治的过程。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0日 21: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宪法原则相关文章
  • 论宪法的案件性原则
    所谓宪法救济,指因规范性文件实施而使公民的宪法权利受到侵害时,为保障和实现受害人的权利而给其提供的程序性权利的制度。案件性的具体要求包括:第一,在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不得提出宪法救济。基于立法机关的立法裁量权,其有权判断应该制定什么规范性文件,先制定什么规范性文件,后制定什么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规定一些什么内容,等等。规范性文件在制定过程中,围绕着是否应该制定该规范性文件和是否应该规定这些内容发生争议,是完全可能的。但由于该规范性文件尚未生效,并未对公民的宪法权利产生实际的影响,因而,公民不得将其作为宪法救济针对的对象。第二,在规范文件生效以后发生具体案件之前不得提出宪法救济。已经生效的规范性文件可能因违反宪法而侵害公民的宪法权利,但在发生具体案件之前,公民不得向宪法救济机关提出请求。其原因是:(1)这些规范性文件是一种普遍的规范,它并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的个人而制定的,其作用于具体的个人、
    2023-04-24
    179人看过
  • 宪法的权力界限原则
    法律综合知识
    该原则主要出自人权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因为人人都有权利,所以就可能在人与人之间发生权利冲突,为了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就必须对所有人的权利都进行适当限制,由此而产生权利但书,产生权利的界限。授权性规则在规定权利(或权力)时,并非是无限的,而是要以一定的时间、地点、事件、主体身份、行为的存在或发生为条件的。这种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授权,与其说简单地说是赋予人自由,不如说是给人们划定了行为自由选择的界限、范围,或者说,使人享有有限范围内的自由。就授权性规则而言,其所赋予人的有限范围的自由,虽不同于义务,但其本质上仍然是一种限制。这种限制与义务性规则的不同在于,义务性规则是对行为的确定性限制,而授权性规则是对人的行为的相对宽松一些的限制。权利的界限是权利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是从人权原则中派生出来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实现人权。德国基本法第18条规定如任何人滥用自由表达的权利,特别是出版自由
    2023-04-24
    65人看过
  • 宪法的权利平等原则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权利平等原则是人权原则的派生性原则,是在保障人权的大原则下的小原则。它是各宪法权利规则的指导原则,也是各部门法制定时以及对各部门法审查时所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权利平等原则主要出自人权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来自法治原则),有权利才谈得上权利的平等性,如果连权利都不存在,不承认,那就根本无所谓权利的平等或不平等,人权原则在先,平等原则在后。人权原则产生平等原则,人权原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保障所有人的基本权利,只要是人,其权利就应当受到保障,因此保障人权已经内含着平等保障的意思,从保障人权的含义中很自然地能够推导出平等保障人权的原则,如果人权没有平等之意,那就不是人权而是特权。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各国宪法也大都有相同内容的规定,如法国《人权宣言》的第1条宣告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6条规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
    2023-04-24
    231人看过
  • “违宪审查”的司法原则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第23期报道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5月成立了法规审查备案室,将“法规备案”与“违宪违法审查”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发出了一个刺激公众想象空间的信号。然而,全国人大常委会迄今尚未撤销过一项违宪或违法的法规;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等五种机关迄今未向常委会提出过一次审查撤销的要求;而民间提出的审查建议迄今也尚未有过被采纳并启动审查程序的先例。这三个“尚无先例”哪天被打破,哪天才能说人大的违宪审查终于迈出了第一步。由立法机关来进行的“违宪审查”,无论走多远,在宪政的意义上也只能算作违宪审查的第一步。因为这种审查归根到底是一种自我审查。而“违宪审查”的本质,甚至宪法这个概念的本质,首先是对立法权的一种限制——一个议会如果接受一部宪法,就等于承认议会的立法权不完整。譬如承认自己不能制定剥夺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不能制定违背正当程序的法律,不能制定有溯及力的法律,等等。一旦承认了宪法施加于立法
    2023-06-06
    255人看过
  • 宪法适用诉讼程序原则
    公民以自己的名义提出宪法救济请求,按照诉讼程度的惯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初步审查和立案。本着不告不理的原则,受害人以自己的名义向宪法救济机关提出请求,宪法救济机关在接到控诉后,先按照案件性、当事人资格、穷尽法律救济、宪法控诉对象等要求进行初步审查。经过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不符合条件的,予以驳回。(注:在德国,大约只有1%的宪法控诉能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对于退回的控诉,要附加理由。1963年和1985年分别通过法律,对明显无理的控诉处以名义或者实际罚款。参见张千帆著:《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第179页。)第二,审理。实行开庭审理方式,由双方当事人对案件进行质证和辩论。关于举证责任,通常采用双重基准原则:(1)考虑到表达自由对于民主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如果控诉的对象是规范表达自由的规范性文件,则假定该规范性文件违宪。在这一前提下,举证责任在规范性文
    2023-04-24
    365人看过
  • 《宪法》选举制度基本原则
    一、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首先要掌握的问题是:4个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秘密投票的原则。1.普遍性原则,我们的选举制度普遍说明我们享有选举权的人非常多非常广泛(我国公民,年满18周岁,享有政治权利)。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在我国正在受侦查、起诉和审判的人员(未决犯),经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决定后,他们可以停止选举权,没有被决定停止的人,可以继续行使选举权。被定罪判刑的人员(已决犯),但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他们有权参加选举。精神病人不能行使选举权(享有选举权)。华侨有选举权,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华侨在选举期间回国的,他可以参加出国前的居住地或原籍地的县乡两级选举。(有时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一致,如对国家主席年龄的限制,大多一致)2.平等性原则,三大方面,每一个选民或代表在选举中都只有一个选举权。每一个选民或代表所得票的效力相等。每一个选民
    2023-04-24
    474人看过
  • 宪法基本原则详细介绍
    中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党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宪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规定,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奋斗成果的确认,也是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的确认,集中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2、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人权是指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都是最重要的人权,包括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2023-07-05
    410人看过
  • 宪法的国家政策性原则
    政策性原则是一个国家在政策管理领域应当遵循的指导性原则,它们是法治要求的必然产物——国家政策必须纳入法治管理的范畴,同时它们也受到人权原则的约束——各项政策及其立法必须以保障人权为目的。许多国家的宪法都有政策性原则的内容,有的还辟专章或专节予以规定,如西班牙宪法第三章第三节为社会和经济政策的指导原则;葡萄牙宪法在第一编之前也有基本原则的专门规定,此外几乎在每一编中第一章,都以一般原则为章名;阿塞拜疆宪法第二章为国家的基本原则;巴基斯坦宪法第二章第二节为政策原则;菲律宾宪法第二章为关于原则和国家政策的宣告;卡塔尔宪法第二章为国家政策的基本指导原则;孟加拉国宪法第二章为国家政策的基本原则;印度宪法第四篇为国家政策之指导原则我国宪法中的政策性原则主要集中在宪法序言和宪法第一章总纲中,尤其是宪法总纲部分集中规定了各项国家政策,总纲的全部条文都是基本原则或其派生性原则的规定,而明确规定基本原则的条文
    2023-04-24
    110人看过
  • 宪法的性质和原则有哪些特殊之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纲和根本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基本原则包括: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注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原则是什么宪法解释原则主要有:恪守宪法精神原则。宪法精神并不是完全的抽象物,它一般都是通过宪法基本原则这一载体表现出来的,而且这些原则不因时代的变迁而受到影响。因此,宪法解释活动必须始终恪守并维护宪法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原则,而不能与之相悖。因此,恪守宪法精神是宪法解释的首要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2023-07-03
    435人看过
  • 宪法的含义以及基本原则
    宪法的含义:1、宪法的概念: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法律概念: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其实施的手段者;3、在内容上宪法与其他法律是不同的,但在性质上,宪法是指导各项法律制定的原则,只有遵循宪法的规定,各项法律才有效,否则便是违宪的,是不合法的。因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4、法律有广狭两层含义,一是指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一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宪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也称主权在民原则,意思是指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2、基本人权原则
    2023-08-12
    461人看过
  • 法律上宪法比例原则是怎样的
    法律上宪法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当衡量公益与私益的基础上,选择对相对人侵害最小的适当方式进行,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一、民事公益诉讼是什么意思公益诉讼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的,一般情况下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诉诸法律,都叫做民事私益诉讼。但是,民事公益诉讼则是针对一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特殊的主体可以提起的民事诉讼。常见的比如消费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都有严格的资格限制,起诉条件也不同于一般的私益诉讼。二、交通事故精神抚慰金赔偿原则有什么交通事故精神抚慰赔偿原则如下:1、一般与特殊关系原则;2、坚持社会信任原则;3、公平合理原则;4、适当补偿,限制原则。由于精神损害是一种无形的损害,很难用物质尺度来衡量其不含直接物质损失内容的相应价值,只能适当补偿受害者的精神损害。希望通过对受害者的经济补偿,减轻或消除受害者的情感痛苦,从而起到安慰作用;5、确定法
    2023-02-15
    174人看过
  • 作为宪法原则的正当法律程序
    (一)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在英国的法律渊源: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起源于英国古代《自由大宪章》,是西方古代法的统治观念与自然法学说的产儿。1215年英国国王签署的《自由大宪章》对正当法律程原则作了初步规定。大宪章第三十九条规定:凡自由民,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它损害。尽管这个法律文件的产生是英国贵族联合起来限制王权的产物,同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宪政并无直接联系,但在西方宪法学界,它被认为具有可以约束其它普通法的效力,因而被誉为保护人民自由权利的最初的成文宪法性文件。非经国法判决不被追究责任或被加以损害这一用语被写入《自由大宪章》之时,仅指刑事诉讼必须采取正式的起诉方式并保障被告人接受陪审裁判的权利,主要用以在刑事诉讼中对封建贵族权利进行保护。在随后的爱德华三世时代,1354年英国国会通过的第二十八条法令即《自由令》第三
    2023-04-22
    202人看过
  •  普通法律与宪法的一致性原则
    该段内容讲述了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效力,强调了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任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同时,所有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因此,该段内容强调了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作用。所有普通法律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这是正确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效力等级。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宪 法 是 普 通 法 律 的 立 法 基 础 吗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和补充,其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因此,可以说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
    2023-09-03
    133人看过
  • 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原则
    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主要有:1、公民的平等权。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也包括了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3、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4、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任何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5、公民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即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6、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物质保障,宪法对公民享有的社会经济权利作了具体的规定。这些
    2023-08-11
    109人看过
换一批
#宪法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宪法解释原则主要有:恪守宪法精神原则。 宪法精神并不是完全的抽象物,它一般都是通过宪法基本原则这一载体表现出来的,而且这些原则不因时代的变迁而受到影响。 因此,宪法解释活动必须始终恪守并维护宪法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原则,而不能与之相悖。因此,恪... 更多>

    #宪法原则
    相关咨询
    • 宪法法治原则适用于哪些地方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8
      宪法法治原则包括基本人权原则人权,即作为一个人应具有的权利。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是世界上最早宣布人权内容的宪法性文件,马克思称它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它明确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791年的法国宪法以《人权宣言》作为序言,对人权保障作了更为系统和合理的规定。
    • 宪法平等保护原则
      海南在线咨询 2024-10-04
      宪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有获得平等保护,并可以通过控诉制度请求法院排除侵害,获得救济的权利。
    • 关于三大原则是不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05
      三大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宪法所确认和包含的根本方针和准则。
    • 宪法修改原则的影响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30
      宪法修改关系全局,影响深渊广泛。新时期修订的宪法也将成为未来各行各业和全体人民的行为准则。立良法离不开与时俱进。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法治建设只有跟上实践的步伐,才能发挥引领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为了充分发挥宪法的作用,有必要对宪法进行适当的修改,将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提升为宪法规定。在保持我
    • 形式原则与宪法的效力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28
      法原则的效力与宪法的效力、宪法规范的效力相关联而又不可等同。若从形式主义的视角来看待宪法,那么宪法的效力就是一个法律实证主义、法律解释主义的问题,而宪法原则的效力证立除了也需要这种经验主义的论证和法条主义的阐明外,它更属于“一个宪法哲学命题,是宪法法理学研究的对象,必须自觉地与注释性的宪法学保持相当的距离。事实上宪法基本原则的研究已经超出了形式宪法的范围,涉及宪法的概念和本质的界定、宪法的目的性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