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徇私舞弊是职务犯罪吗
是。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和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权力,对明知是无罪的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故意颠倒黑白作枉法裁判;或者利用职务包庇、窝藏经济犯罪分子等,隐瞒、掩饰其犯罪事实的行为。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案件不移交的;
(2)3次以上不移交犯罪案件,或者一次不移交犯罪案件涉及3名以上犯罪嫌疑人的;
(3)司法机关发现并提出意见后,无正当理由仍然不予移交的;
(4)以罚代刑违法犯罪活动的;放纵犯罪嫌疑人,致使犯罪嫌疑人继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行政执法部门主管领导阻止移交的;
(6)隐瞒、毁灭证据,伪造材料,改变刑事案件性质的;
(7)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牟取本单位私利而不移交刑事案件,情节严重的;
(8)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刑法》
第四百零二条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徇私舞弊罪与徇私枉法罪的区别是什么
两罪都是特殊主体,都表现为徇私枉法,都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但两罪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
(1)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后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2)客观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行政执法的职权,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的行为;后罪则表现为利用司法职权,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刑事枉法追诉或者枉法裁判的行为。
(3)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活动;后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徇私舞弊的行为是属于职务犯罪,属于渎职罪的一种,如果有隐瞒毁灭证据也并且改变刑事案件性质的行为,那么就可以进行立案追诉。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徇私舞弊罪和徇私枉法罪,两者不仅在主体上,客观方面也是不同的二,需要严格区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零二条 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什么是商检徇私舞弊罪,商检徇私舞弊罪怎么判?
368人看过
-
徇私舞弊不追究盗伐树木者构成徇私舞弊罪吗
118人看过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什么徇私舞弊
355人看过
-
徇私舞弊和营私舞弊的比较
171人看过
-
徇私舞弊罪的犯罪对象问题
453人看过
-
徇私舞弊能举报吗?
441人看过
-
如何区分公务员徇私舞弊罪和学生徇私舞弊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28公务员招收学生徇私舞弊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徇私舞弊少征税款罪中什么是徇私舞弊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3-12-03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犯徇私舞弊罪可以减刑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12-07犯犯徇私舞弊减刑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一般是指:违法对严重的罪犯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继续犯罪,危害社会的;违法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的;收受罪犯及其家属的财物而违法办理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等等。
-
徇私舞弊罪判得重吗徇私舞弊暂予监外执行罪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4徇私舞弊暂予监外执行罪既遂会判得重。行为人构成徇私舞弊暂予监外执行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公务员徇私舞弊是否构成主体犯罪青海在线咨询 2023-02-04通过以下要件判断,构成招收公务员徇私舞弊罪: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招收工作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或者不依法履行职责,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是负有招收公务员、学生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为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