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不合格有工资的,只要有事实劳动关系存在,不管试用期是否通过用人单位都必须付给劳动者相应的工资报酬,且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试用期不合格能否延长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了试用期的上限,即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以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但不得延长试用期,用人单位延长试用期的,属于违法约定试用期,需承担相应的。但是,实践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未达到法律规定的上限,比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三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三个月,未达到六个月的上限,用人单位可否在三个月试用期满后以劳动者不符合要求为由延长试用期至六个月呢笔者认为,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届满的,如果用人单位延长试用期,属于再次约定试用期的情形,违反了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的规定,同样属于违法约定试用期。
用人单位不得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延长试用期,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中有规定,如果单位只签订试用期合同的话,那么行为属于无效,约定的试用期期限直接视为劳动合同期限。
总的来说,只签署试用期协议是不合法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相应的我们的权益也得不到保护。若是遇到这种情况的,我们可以保存相关证据到劳动局请求仲裁。此外用人单位也不能够擅自延长试用期,同样是不合法的。关于入职只签订试用期协议可以吗,大家明白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
工资发放日期是否会影响合法性?
453人看过
-
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影响试用期工资?
96人看过
-
工作不足一周离职是否会影响薪资发放
151人看过
-
身份证过期会影响工资发放吗
225人看过
-
厂里停工,工资发放是否受影响?
224人看过
-
怎么发放试用期工资,试用期工资是多少
347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试用期工资是否全额发放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19试用期工资也应当按照约定全额发放。 工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发放,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提成等全部费用。拖欠或扣发工资违法,你可以要求全额发放,并支付拖欠部分25%的经济补偿金。超过合同约定工资发放日15天以上算拖欠。 建议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也可以委托律师代为仲裁。
-
公司在考核合格后会再发放试用期工资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021、试用期期限: (1)工作在一年以上者,试用期不超过3个月应届毕业生,试用期为6个月。 (2)在试用期间,公司会对试用员工进行考察,根据试用员工的具体表现,在与其进行相互沟通后,确定试用员工是否可以提前结束或需延迟试用期限。 2、试用期工资: (1)试用期工资(即标准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 (2)公司对试用员工通常会根据学历、工作经验及工作能力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确定其标准工资。 (3)试
-
-
试用期绩效评估不合格是否会影响员工辞退并获得赔偿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13在试用期内,若劳动者被证实无法胜任所聘职位的基本需求,雇主有权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解除其与该员工的劳动合同,无需提供任何经济补偿。但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首先,在试用期内解除与试用期员工的劳动合同;其次,在试用期结束后,不论是否已办理转正手续或劳动者是否仍能胜任工作期待,雇主都不得以此为由再次解除与该员工的劳动合同。 雇主若决定以试用期表现不佳作为理由解雇试用期内员工,必须拥有足够的证据证实该员工确实
-
下班忘记打卡是否会影响工资发放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15在下班时未能按时打卡,工资是否会被扣取决于公司制定的规范制度以及合同中是否存在相关合法及合理的条款。如果公司要求员工下班必须打卡,而员工无视规定,公司可以依法按规扣除其部分薪资。 这样的处置需合乎法律和合理性,切勿侵占员工的合法权益,亦不可过度损害员工之利益。 当员工质疑公司扣除薪资的合理性并认为侵犯了自身权益时,他们可以通过与公司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