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犯罪的成因及对策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1-27 23:44:01 118 人看过

当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大量进入家庭,公共交通工具及公车也在不断的增加,城市化进和加速,而公路建设跟不上车量增加的步伐,车多、人多、路多的矛盾异常突出,道路交通状态令人担忧,交通肇事案件多发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08年发生的几起典型的交通肇事案件令人触目惊心:

——2008年5月,犯罪嫌疑人张某驾驶大型拖拉机,因违法装载及禁区行驶,与对行的一辆轿车相撞,致使轿车上3人全部死亡。

——2008年11月,犯罪嫌疑人杨某驾驶中型厢式货车,因观察瞭望不周,将蹲在路上正对一名交通事故伤者进行检查的兰山区半程医院的一名急救医生撞倒,致该医生及伤者死亡。

——2008年12月,犯罪嫌疑人孔某驾驶大型货车,因超速驾驶,与对向逆行的一轿车相撞后起火,致使轿车上4人全部死亡。

——2008年12月,犯罪嫌疑人刘某驾驶大型客车,因越过黄线行驶,与对行的一辆农用运输车相撞,致农用车上1人死亡,14人受伤。

据对该区交通肇事案件的统计,2008年度共发生交通肇事案件150余件,占案发刑事案件总数的10.4%。其中,犯罪嫌疑人系初中以下文化的116件,占交通肇事案件总数的75.8%;在城乡结合部发生交通事故的70件,占交通肇事案件总数的45.8%;被害人系50岁以上或18岁以下人员的66件,占交通肇事案件总数的43.1%;傍晚、夜晚、凌晨等视线不好时段发生交通事故的62件,占交通肇事案件总数的40.5%。

通过分析交通肇事案件多发的成因,总结出该类案件主要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一是各类违章是造成交通肇事的必然成因。超速、超载、逆行、无证无牌驾驶、禁区行驶、酒后驾驶等。二是交通肇事的犯罪嫌疑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嫌疑人总数的四分之三强。文化水平低致使驾驶人员在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等方面欠缺,其中,驾驶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安全意识差及机械知识欠缺是造成事故的成因之一。三是城乡结合部路段发生交通事故较多。该地段道路宽阔、人员混杂以及驾驶人员驾驶车辆从农村道路至城市道路或者从城市道路到农村道路后,不能及时适应道路及人员变化也是造成事故的成因。四是被害人系老年人及未成年人的较多。这类人员反应慢、自制力差、安全防范意识差是造成事故的客观成因。五是夜晚、凌晨、傍晚等时段易发生交通事故。该时段视线不好、驾驶人员易疲劳等是造成事故的另一客观成因。

针对交通事故多发成因分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解决交通事故多发问题:

一是交通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等有关机关应加大执法力度,对违章驾驶要从严从重处理,决不姑息。

我们在公路上,常常能听到一些车辆发出巨大轰鸣,狂风般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一溜烟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常常能看到前面的车辆没有后牌照或用光盘、扑克牌等物遮挡号牌,见缝插针般行驶,全然没有社会公德可言,这些违章行为也许就是交通事故发生的前兆,不是我们胆小,违章的背后可能随时会有生命的逝去和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我们呼吁,对于无牌、无证、故意遮挡号牌行驶、驾驶报废车辆行驶、超速、超载、不按标志信号违章行驶、酒后驾驶等等违章的驾驶人员,管理部门一定要重视,不能因为未造成什么后果而放松处罚,一定要按照有关交通法规从严从重处理,该纠正的纠正,该处罚的处罚,该进学习班的就进学习班,该拘留的就立即拘留,决不能听之任之,恨之切其实是爱之深,等到发生交通事故时就一切晚矣。希望管理部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交通法规的有关规定,严格执法,严厉处罚,真正做到违章不上路,上路不违章,杜绝违章上路行驶的行为,将交通事故的隐患苗头消灭于萌芽阶段,对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将大有帮助。

二是加强公路建设的规范化,切实强化道路安全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整治力度,有效排除重点路段路口的安全隐患,确保人员、车辆通行安全。

首先,应加强公路交通标志的设置工作,完善城乡道路路段路口交通安全防护设施。针对流动量大,人车混杂路段路口,要按规定设置交通标志线、信号灯、减速带,实施道路交通隔离和人车分流。其次,应加大对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排查和整治力度,逐步改善道路安全通行条件。公安部门要加强对事故成因的调查和分析,及时将事故多发路段的相关情况总结,以便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再次,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适当增加城乡结合部路段路口、易发生交通事故路段的警力,粉刷提示性标语、警告语等,警示和提醒驾驶人员对于路段的变化要及早尽快适应,避免遭遇突发情况后的心理慌乱及操作不当,减少和杜绝不安全路段路口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是应加强对驾校的监督管理,规范驾校的培训行为,严把驾驶员的出门关,杜绝“马路杀手”的出现。

随着汽车进入家庭进程的加速,学车热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面对这一商机,驾校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驾驶员作为驾校生产出来的“产品”,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道路安全、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驾校培训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驾驶员的实际操作水平。然而现实中,驾校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无资质设立;缺少训练场、缺少合格教练;虚假宣传;培训时间缩水;帮助学员作弊应付考试;收买考官提高过线率等等,驾校的乱象愈演愈烈,甚至“教练”出一批又一批的“马路杀手”。基于此,驾校的规范管理成为急待解决的中心问题,这也是驾校的监督管理部门需认真调研,切实需要重视的问题。另外,我们建议,对于发生交通事故的驾驶员,可以建立事故倒查机制,对培养该驾驶员的教练、驾校实施一定的惩罚措施。例如在驾校收取的费用和教练的收入中强制其交纳一定比例的押金,作为对交通事故被害人的救助基金等。这样一旦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解决了交通事故被害人的赔偿问题,另一方面也对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进行了惩罚。总之,驾校的规范,对驾驶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建议有关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加大对驾校的监督管理,加大对驾校的指导和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对驾校的考核标准,建立高质量的驾校,使其多培养高素质的驾驶员。【内容摘要】本文以2008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检察院办理的150余件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为切入点,纵观交通肇事犯罪其成因包括:对道路交通肇事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受行政干预、说情风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交通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薄弱;道路安全知识宣传不到

四是应加强道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这种教育是两方面的,一方面要加强道路交通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行人的安全教育。加大对交通管理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驾驶员的道路交通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全体驾驶人员安全驾驶、文明驾驶的自觉性。同时,加强警示教育,让驾驶员们认识到,一旦事故发生,对事故双方都是极大的伤害,时刻提醒自己别干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蠢事。另外,对行人的安全教育同样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道路不段增多,行人安全意识也该不断加强,行人在思想上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努力适应车多路多的变化,车让人思想观念应逐渐改变,要明确双方礼让三先才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最好办法,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是双输的结果。

另外,从统计数字来看,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系初中以下文化的占犯罪嫌疑人总数的75.8%,文化水平低下比例之高令人震惊。驾驶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问题,是驾驶员行业准入条件宽松造成的,大家都知道,拿到驾驶证的前提条件就是答对一份很简单的笔试试卷就可以过关,对报考人没有学历的要求,这是有关部门需要重视的问题。同时,驾驶员的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待于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此不再讨论。

最后,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和道路交通从业人员,交通肇事猛于虎,为了我们工作生活环境的和谐稳定,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局面的来之不易,更为了社会大好局面的和谐稳定,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紧绷安全之弦,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秩序,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大家一定要珍惜生命与和谐稳定的生活工作环境,注意交通安全,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12: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浅谈交通肇事损害赔偿案件调解难的原因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平常百姓家,但随之而来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也逐年增加。以正阳法院为例,2008年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14件,调解4件。2009年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26件,调解5件。2010年1至7月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17件,调解3件。一、交通事故案件调解难原因:1、当事人情绪对立,不愿接受法院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往往涉及当事人生命、健康、身体等重大权益,尤其是受损害的一方可能遭受了肉体损伤、精神的创伤、财产损失等却得不到及时赔偿,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当事人往往已交涉多次,逐步加深了双方对立情绪。许多当事人到法院起诉时都是带着一股怨气,有种新仇旧恨一起清算的意味,法官们努力做调解工作时候遭到当事人严重对立情绪抵触,调解第一步进展难。2、保险公司不配合法院调解。部分保险公司的不积极主动赔偿,消极等待法院判决,面对
    2023-06-08
    55人看过
  • 是否因交通事故而犯交通肇事罪?
    发生交通事故不一定会犯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一种,构成交通肇事罪要求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的肇事行为达到一定危害程度。因行为人违规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有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对肇事者追究刑事责任。仅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事故行为通常只需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醉酒发生交通事故会构成违法犯罪吗在醉酒的情况下,无论是否发生交通事故,都构成了违法犯罪。在司法实践中,醉酒已被判刑并构成危险驾驶罪,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保护相关证据文件。公安机关到达现场后,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工作,争取宽大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拘役和罚款:1、追逐竞车,情节恶劣;2、酒后驾驶机动车;3、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的;4、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
    2023-07-11
    72人看过
  • 构成交通肇事罪因素
    1、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在交通运输中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这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也是承担处罚的法律基础。2、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必要条件之一。行为人虽然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未造成上述法定严重后果的,不构成本罪。3、严重后果必须由违章行为引起,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虽然行为人有违章行为,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在时间上存在先行后续关系,则不构成本罪。4、违反规章制度,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从始发车站、码头、机场准备载人装货至终点车站、码头、机场旅客离去、货物卸完的整个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一、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下列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2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死亡三人以上;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
    2023-03-31
    380人看过
  • 哪些交通违法行为涉及交通肇事罪
    若要以交通肇事罪名量刑,通常必须通过法条认定被告是否存在严重的道路交通违规行为,这些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从而引发了重大交通事故,致使他人重伤或死亡,或者对公共及私人财产造成巨额损失等情况。酒后驾驶、超速行驶、无驾驶证驾驶以及疲劳驾驶等都是常见的交通肇事犯罪行为,此类行为若酿成了重大的交通事故,均有可能被判定为交通肇事罪。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被告人没有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只要其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同样会被视为加重罪行的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8-18
    476人看过
  •  逃避交通肇事罪所涉及的物证有哪些?
    这段内容描述了几种常见的交通肇事逃逸物证类型,包括车辆轮胎痕迹和现场道路上遗留的刹车制动拖痕、碰撞和擦划痕迹、整体分离痕迹、玻璃碎片、血迹和人体组织以及其他微量物证。这些物证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可能对还原事故现场和判断肇事车辆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几种交通肇事逃逸物证的类型:1.车辆轮胎痕迹和现场道路上遗留的刹车制动拖痕:2.碰撞和擦划痕迹:3.整体分离痕迹:4.玻璃碎片,例如各种车辆的灯罩、后视镜等:5.血迹和人体组织:6.其他微量物证。 交 通 肇 事 逃 逸 可 以 提 供 哪 些 物 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属于一种违法行为。如果肇事者能够积极地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调查,并尽快提供相关证据,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按法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可以提供以下物证:1. 车辆驾驶证或车辆行驶证:证明肇事者的车辆是否已经年检,以及车辆是否符合交通
    2023-09-02
    199人看过
  • 未成年人性犯罪出现的原因及对策
    一、主要原因1、单独住宿造成群宿和混宿。未成年人单独住宿时,或者邀请同学做伴,或者邀请同学帮助自己完成作业。这种偶尔的男男群宿、女女群宿的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可能诱使男女混宿。在群宿和混宿过程中,未成年人往往互相传授、介绍、学习坏点子、馊主意,加上青春期的萌动,他们就探讨、预谋实施不法行为。如仅有14岁学生李某,因做生意的父母夜间要照看门市,无暇照顾李某。李某因寂寞多次引诱同学上他家住宿,并在2000年12月、2001年元月伙同同学奸淫13岁的的杨某。2、走读造成对未成年人脱管。如果家长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上学、放学和夜间住宿不加管理,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一旦失去约束和监督,必然结伙成群,不以学习为重,不以成绩优秀为荣,反以排场、潇洒而自豪,以坏点子、馊主意多为荣,这种不正常的心理和作法是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又一重要原因。如李某等人奸淫杨某一案,除了一名12周岁的男生在校住宿以外,其他四人
    2023-02-19
    368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会涉及哪些处罚
    交通肇事罪的处罚有:1、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暂扣或吊销驾照等。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2、刑事处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3、承担受害人的赔偿费用的处罚。交通肇事罪会不会坐牢交通肇事罪的肇事者要不要坐牢由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情节严重的,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并且不是缓刑的,就需要坐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
    2023-08-14
    91人看过
  • 对犯交通肇事罪的罪犯如何处刑
    一、对犯交通肇事罪的罪犯如何处刑对犯交通肇事罪的罪犯会这样处刑: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的刑事责任如何认定的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
    2024-01-10
    134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量刑及交通肇事的处理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交通肇事罪: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注意,此处的30万元以上的数额,不是指事故本身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而是指行为人无力赔偿的数额。按此标准,财产直接损失数额不到30万元,或者损失虽远远超过30万元但赔偿后不足30万元的,都不构成本罪;4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下列情形之一的:(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
    2023-04-26
    390人看过
  • 共同犯罪?交通肇事罪的共犯都有哪些特征?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共同犯罪指的是二人以上,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者单位;共同的犯罪行为,从犯罪的客观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个犯罪事实,彼此联系,互相配合,他们与犯罪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共同的犯罪故意。从犯罪的主观方面来看,构成共同犯罪必须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认识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
    2023-11-25
    329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及其与其他罪的区别有哪些
    一、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及其与其他罪的区别有哪些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一、本罪的主体一般包括从事交通运输和非交通运输人员。二、本罪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违反了操作规程。三、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法规、制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四、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与其他罪的区别:1、与过时致人死亡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区别。区别的要点在于事故发生的时间条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之规定,交通肇事罪发生的时空条件原则上限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如果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处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死亡或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134条(重大责任事故)第135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第233条(过失致人死亡)等规定罪处罚。2、故意杀人罪、故
    2024-01-09
    100人看过
  • 交通肇事犯罪量刑有哪些新的规定
    按照这个司法解释,交通肇事造成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或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或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将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造成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或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或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个司法解释还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分别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
    2023-06-13
    243人看过
  • 成立交通肇事罪有哪些样的刑罚
    一、成立交通肇事罪有哪些样的刑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条件有哪些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条件如下:一、行为人知道造成了交通事故,并且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承担事故责任,逃避法律责任的追究。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或者其他能够认定为逃逸的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
    2024-01-10
    194人看过
  • 刑讯逼供罪的成因及对策
    论刑讯逼,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式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该行为严重地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为此,我国刑法中规定了专门的罪名,刑事诉讼法也列有多条。然而,法律明文规定并不一定等于生活中的事实。从传媒体中,我们不时可以听到刑讯逼供事情的发生。有些甚至闹到死人的地步,这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形象,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一、刑讯逼供之根源(一)国家经济与刑讯逼供的成因我国经济的落后直接导致司法投入的不足。而司法投入不足,直接产生两个结果:一是挫伤了侦查人员的积极性。我国警察的薪水与其工作量是极不对称的,尤其是在基层,拖欠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按一位公安人员的话说:“中国就这么一点警察都养不起,还想站咱变成服务型,笑话!”二是使侦查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像测慌仪这样昂贵的设备,很多公安机关连想都不敢想。这两个结果导致侦查技术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而侦查水平的低下
    2023-05-05
    22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职务犯罪的犯罪原因和对策及表现有哪些?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14
      在职务犯罪这个名词里面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职务”。“职务”在我国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内容复杂的组合性概念。目前在我国的职务分类中主要有:法定职务、事定职务、执行职务、管理职务、决策职务、临时职务、固定职务、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等等,我国的职务分类大典中记载有:8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在职务这个名词中,所谓的“职”:就是职责、职权、职掌、这个职业就是“掌管”的意思。“务”呢,
    • 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情形有哪些,怎么会造成交通肇事罪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5
      车在路上跑,人在路上走,车多人杂,难免会发生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有些人选择理智对待,积极负责;有些人却趁着月黑风高四下无人,撒腿就跑,给伤者及其家属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同时肇事者自己也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那么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情形有哪些,怎么会造成交通肇事罪?
    •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犯罪是怎么认定的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23
      交通肇事罪(刑法第133条),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交通运输,是指与一定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设备相联系的铁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输,这类交通运输的特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相连,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公私财产的广泛破坏,所以,其行为
    • 什么叫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及其犯罪构成及量刑是怎样的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6
      一、什么叫交通肇事罪(一)交通肇事罪的法律概念。所谓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二)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交通运输,是指与一定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设备相联系的铁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运输。2、本罪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
    • 涉及交通肇事罪的累犯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6
      2、犯罪分子后一个犯罪行为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内。这是构成累犯时间上的要求,如果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过程中,或者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5年以后或服刑人员被赦免5年以后,都不能构成累犯,不按累犯处罚。在刑罚执行期间再犯罪的,不按累犯处罚,应当依照我国法律关于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3、犯罪分子所实施的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故意犯罪。如果其中有一个罪是过失犯罪,就不符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