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组织虚假交易等违法行为,将受到监督检查部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和罚款的处罚,若情节严重,罚款金额将增加至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同时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经营者如果违反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监督检查部门将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若情节严重,罚款金额将增加至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同时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素 材 : 消 字 号 产 品 违 规 宣 传 的 法 律 责 任
根据提供的核心内容,消字号产品违规宣传的处罚措施包括: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经营者违规宣传商品可能会面临罚款和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根据提供的信息,消字号产品违规宣传的处罚措施与经营者类似,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和罚款。若情节严重,罚款金额将增加至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同时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因此,经营者应当遵守相关规定,避免违规宣传,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属于发布虚假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处罚。
-
商家虚假降价行为应当受到严厉打击,消费者权益需得到保障
396人看过
-
保障消费者利益沈阳打击专利侵权
349人看过
-
严厉打击
423人看过
-
保障消费者权益,探讨虚假宣传赔偿问题
237人看过
-
严厉打击票据保证违法行为
158人看过
-
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三个融合
59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宣传有关时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7经营者义务:第二十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
虚假宣传是否侵犯消费者权益陕西在线咨询 2024-09-01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表现包括对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无理拒绝履行国家规定的义务或双方约定的义务等。 具体表现为: 经营者违法或不适当履行义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所提供的商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或不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对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3)经营者侵犯消费者的人身权,进行侮辱、诽滂、搜查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 (4)经营者隐匿
-
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第35条规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权利义务?甘肃在线咨询 2022-01-20《消费者权益保障法》 第三十五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
-
隐瞒消费者怎么保障权益北京在线咨询 2021-09-28根据法律相关规定:作为经营者,诚实信用是交易双方应遵守的基本准测,不得隐瞒实情,不得作虚假承诺,否则就构成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一旦发生争议或造成损害,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给予赔偿。消费者可通过下列方式进行维权:1、先与经营者进行协商,解决纠纷; 2、协商不成的,消费者可以到当地的工商局或者消费者协会投诉; 3、可直接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 4、直接登录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进行投诉或举报
-
消费者有哪些合法权益保障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7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4、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5、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的权利。 7、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