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行政诉讼的执行规定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本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一、企业未按期缴纳税款怎么办?
公司不按时缴纳税款,税务机关可以依法作出处罚决定:
1、罚款。
(1)公司没有按时申报纳税的,可以罚款。纳税人没有按时申报纳税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2)公司没有按时缴纳税款的,也可以罚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没收违法财物和违法所得。这是《行政处罚法》常见的一种行政处罚方式,一般在税收处罚中较为少用,更多的体现为税收机关就未交或少交的税款加收滞纳金。
3、停止出口退税权。事实上,当公司没有按时缴纳税款的,税务税务机关是有权根据实际情况,限制或免除已给予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如不予退税、少退税、限制退税等。
二、税务局可以冻结公司账户吗?
不可以,对于欠税企业,在限期内仍未缴纳欠税的,税务机关可以直接从该企业银行账户中扣缴税款或查封企业其他财产,但不可以直接冻结该企业银行账户。税务机关滥用职权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或者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不当,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担保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税收纠纷必须先行政复议再行政诉讼税收的规定有什么?
482人看过
-
行政公益诉讼税收行政公益是什么
446人看过
-
税收强制诉讼执行的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355人看过
-
什么是行政复议再诉讼的税收
381人看过
-
案外人执行异议行政诉讼规定是什么?
450人看过
-
行政诉讼税收复议的区别是什么?
417人看过
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 更多>
-
答案是什么?税收行政复议行政讼诉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第八十条有关于税收行政复议行政讼诉的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
-
什么是先予执行?先予执行的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如何处理香港在线咨询 2022-01-26首先,从先予执行的概念及其立法目的来看。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判决效力发生前,根据当事人一方的申请,裁定对方当事人向其给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或其他财物,或者实施或停止某种行为,并立即付诸执行的一种制度。先予执行,是相对于依据生效判决所进行的强制执行而言的。通常情况下,债务人的给付义务应由判决来加以确认,并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加以履行或者强制执行。但是,案件的审理是需要时间的,尽管有“及时
-
税收行政复议行政讼诉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5税务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认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或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所属地方人民政府(复议机关)提出申请,复议机关经审理对原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作出维持、变更、撤销等决定的活动;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不合法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有关机关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予以处
-
什么是行政诉讼,行政诉讼中关于被告的规定,行政诉讼法规定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15行政诉讼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引起的诉讼,具体认定应由哪一个行政机关承担责任并作为被告,是行政诉讼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行政诉讼法规定如下: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2.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为被告; 3
-
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是否会中止执行?如何规定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5-01-0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以下特定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一、当事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二、原告或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且人民法院认为该行为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但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三、人民法院认为该行为执行会给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四、法律和法规规定需要停止执行。当事人对停止执行或继续执行的裁定不服时,有权利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