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企业兼并通常采取四种方式:一是承担式兼并,即在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方以承担债务为条件接收资产及员工;二是购买式兼并,即以现金购买的方式接受企业及员工;三是吸收股份式兼并,即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被兼并企业得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兼并方,成为兼并方企业的一个股东;四、控股式兼并及兼并企业通过购买股权,达到控股,实现兼并。
这四种方式其争议诉讼主体不一致,前三种兼并方式是兼并企业将被兼并企业吸收为自身的一部分,兼并企业将承继被兼并企业所有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兼并前发生的在兼并后诉讼的,应将该兼并企业作为劳动争议的诉讼主体;兼并后发生的劳动争议其诉讼主体仍然是兼并后的企业。而第四种情况,被兼并企业的法人资格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兼并企业只是作为股东享有权利、承担义务,被兼并的企业依然存在,因此,应将被兼并企业作为诉讼主体。
企业兼并协议的格式
××股份有限公司兼并××厂的协议
本协议在以下当事人之间签署:
甲方:××股份有限公司
住址:________省________市________路________号
乙方:××厂
住址:________省________市________路________号
鉴于:
(1)甲方为经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乙方为________企业。双方目前均合法存续。
(2)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决定由甲方兼并乙方。
为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当事人本着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订立本企业兼并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1.有关词语的解释
除非本协议书中另有规定,以下词语具有下列含义:
2.兼并方式
3.兼并后有关事务的处理
3.1有关债务的处理
4.兼并方(即甲方)的权利义务
5.被兼并方(即乙方)的权利义务
6.违约责任
7.纠纷的解决
8.附则
甲方:××股份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乙方:××厂(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
企业被收购是兼并吗
260人看过
-
企业兼并重组被兼并企业职工如何处理
160人看过
-
企业兼并后债权人找谁还钱?
66人看过
-
企业被兼并,所欠债务由谁承担?
412人看过
-
关于企业收购与兼并的合同主体
131人看过
-
企业兼并合同范本,企业兼并合同主要有哪些内容
329人看过
股份有限公司是一种公司组织形式,它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本,由股东共同拥有并承担公司财产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本,并按照股票的面值和股息进行分红。 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包括: 1、公司的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每股金额平等,并可以依法... 更多>
-
兼并后被合并企业的债务是谁的责任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02企业吸收合并是指一企业整体被另一企业吸收,被兼并企业的财产及债权债务概括性转移,由吸收方整体接收,被兼并企业的法人资格丧失。企业吸收合并后,被吸收企业的债务应当由吸收方承担。《民法通则》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有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企业吸收合并后,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应当由兼
-
企业兼并到底有什么好处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30企业兼并有如下好处: (1)在生产和销售上能够享受规模效益带来的各种好处; (2)由于人才、技术、设备的集中使用,有利于研究开发事业; (3)节约了时间:在短时间内取得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设备等经营资源; (4)节约投资:可以避免设备投资、库存投资、研究开发投资方面的重复投资; (5)通过事业的多角化,分散了风险,享受到范围效益; (6)提高了企业信誉和知名度; (7)通过管理部门一元
-
企业兼并后被兼并企业的资质还能用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30不可以。资质是依附于企业的法人资格上。被兼并后,原企业已经失去独立法人资格,所以原资质就无法继续使用。生产许可证的道理同上。企业间兼并的资质问题,适用住建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第一条第(四)款第2点:“合并后存续或者新设立的企业可以承继合并前各方中较高资质等级。合并后不申请资质升级和增加其它专业资质的,按资质变更程序办理”。
-
企业兼并重组到底是怎么回事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24《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第十五条规定: 企业分立、合并、迁移、停业、终止以及改变名称、经营范围等,须经原批准企业设立的机关核准,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税务机关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并通知开户银行。
-
工伤纠纷的诉讼主体到底是谁?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17工伤认定申请主体、内容范围、时限、受理主体: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