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法》年假规定是怎样的?
职员在就职期间,休假的机会是比较少的,根据《劳动法》规定,可以知道,在一些法定假期,职员是可以带薪休假的,若单位不给满足条件的职员发放薪资,职员可以在书写诉状之后,向当地的劳动仲裁等机构,提出救济请求。关于年假,《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应在1个年度内安排。
二、年假工资怎么计算
1、年假安排及未休年假的工资怎么算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职工未休年假的工资计算: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2、离职时年假工资怎么算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根据国务院公布实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定公布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休年假的前提条件如下:
主体: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
时间: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职工累积工作满一年即可以享受年假,并且休假期间工资照常发放。如果单位对年假有异议,不允许休年假,职工可以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要求单位给予年假。
职员的工龄越大,年假相应的也就越长,并且职员可以受领的薪资相应的也就越多。对于职员不能休假的情形,职员可以请求单位支付三倍的薪资。若单位不按照既定的规定支付薪资的,职员可以请求得到司法救济。
-
劳动法年假怎么休?劳动法年假规定是怎么规定的?
299人看过
-
丧假最新规定:2022年劳动法详解
243人看过
-
《劳动法》婚假规定是怎样的?《劳动法》婚假规定变动有哪些?
317人看过
-
劳动法中请假规定的最新变化(2022年版)
418人看过
-
关于新劳动法年假规定是怎样的,年假如何计算
122人看过
-
2022年上海婚假几天 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63人看过
-
2022年劳动法对男方陪产假是怎么规定的,男方陪产假是怎样的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0增口添丁是每一个家庭的大事,妻子负责了孕育最辛苦的部分,作为丈夫也希望能为家庭为妻子分担一部分的辛苦,因此,法律特别给予了男职工陪产假,为新生儿的降生提供更为完善的条件。那么劳动法对男方陪产假是怎么规定的,男方陪产假是怎样的?
-
2022年劳动法对休年假进行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15休息休假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现行的休假制度所包含的假期主要有法定节假日、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婚假、丧假、产假、探亲假、年休假、病假等。这里所列的假期,劳动者只要是在规定范围内休假的,都应当是带薪假期。当然,由于法律并无明文规定,非国有企业是否有探亲假,有赖于企业规章制度自身的规定。
-
-
年假的劳动法规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06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带薪年休假的假期分类如下:(1)职工累计工作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2)10年以下的,年休假10天;(3)20年以上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假。
-
2022年职工长期病假劳动法是如何规定的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151、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2、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