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法人后原法人的限高不可以取消,并不会删除失信信息,对于限制高消费的情形有不得旅游、度假、购买高额保险理财的产品、购买不动产或高档装修房屋等。
一、更换法人后原法人的限高可以取消吗
更换法人后原法人的限高不可以取消,变更法人并不是删除失信信息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六)旅游、度假;
(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九)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二、法定代表人变更后原代表人不配合怎么办
法定代表人变更后原法定代表人持有公章但不配合变更,可责令其交出,必要时可及时挂失补办。
依《公司法》及公司章程,召开股东会,形成关于变更法定代表人、要求原法定代表人限期移交相关证照及印章的决议。
如原法定代表人未在限期内移交,则再次召开股东会,作出关于补办公章及营业执照的决议。凭以上两份决议至工商登记机关,先办理补办营业执照的相关手续。
补办营业执照后,再至公安机关办理补办印章的手续。补办公章及营业执照后,最后依正常程序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
三、公司法人变更后原法人还有责任吗
没有了,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成为世界各国建立和完善法人制度、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理论基础。变更后的法人因为已经于曾担任的公司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其不再享有作为该公司法人所用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
法人变更后,原法人的身高限制能否取消
194人看过
-
挂名法人变更后取消限高如何申请
93人看过
-
法人限高以后法人提高了,可以离职吗
283人看过
-
换法人可以解除限高么
388人看过
-
法院限制高消费后可以取消方法有哪些
232人看过
-
公司法人被限高前更换法人会免责吗
266人看过
-
法人变更后原法人限高能否取,具体的规定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19法人变更原法人的限高不能取消。即使法人变更名称、经营范围,也与变更之前的法人是同一个主体。该承担的债务不会因此而消灭。只有经过法定的流程解散清算,公司主体地位才会灭失。
-
变更法人还可以取消失信人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5不能。法人是老赖,是说公司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就算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更换,公司依然会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里,不会被解除。公司在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后,不论股权如何变更,所有的责任仍由公司承担,除非公司全部履行了相关的给付义务外,不会被取消失信被执行人消费限制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一)被执行人已
-
法人限高以后法人提高了,可以离职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17企业变更法定代表人的,不能解除对原法定代表人采取的限制高消费的强制措施。变更法人不删除不可信信息。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非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消费行为:(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软卧列车、二级以上船舱;(二)在星级以上酒店、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高消费;(三)购买房地产或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四)租用高档写字楼、酒店、公寓等场所办公;(五)购买
-
法院限制高消费的时候又可以取消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28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一)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二)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三)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
-
更换法人后可以向原公司进行劳动仲裁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05按实际情况,公司更换法人,并不影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效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产生纠纷的,可以用人单位为被申请人,申请劳动仲裁。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