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关于第三人欺诈行为是怎么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2 19:11:44 176 人看过

一、民法典中关于第三人欺诈行为是怎么规定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什么是欺诈

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为了保护受欺诈的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诈而为的意思表示的约束,在法律中损害国家利益的欺诈也是致使民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的行为。

三、欺诈行为的构成要素

(一)欺诈人

1、诈人的欺诈故意

欺诈故意是指行为人具有故意欺诈他人的意思,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2、诈人的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指欺诈人语言、文字或活动有隐瞒事实而告知虚假情况的行为。即使被欺诈人陷于错误、加深错误或保持错误而虚构事实、变更事实或隐瞒事实的行为。欺诈行为可体现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方式。

(二)被欺诈人

1、欺诈人因欺诈而产生错误认识

被欺诈人的错误非因自己疏忽大意之故,而是因欺诈人的欺诈所致。所谓错误,是指对合同内容及其他重要情况的认识缺陷。

2、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是表意人将欲成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可见,意思表示是一种行为,是表意人将心理状态表示于外部的行为。它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效力意思、表示行为、表示意思。意思表示人欲使其表示内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内在意思要素,即效力意思;用以表达行为人内在意思的方式,即表示行为;通过表示行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即表示意思。

3、诈违反法律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诚信原则是民事法律的最基本原则,其要求当事人应当以善意的、诚实的、自觉的方式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这一原则的规定是为了平衡当事人与当事人、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2日 16: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仲裁机构相关文章
  • 第三人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第三人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第三人欺诈的构成要件:(一)第三人有欺诈的故意。(二)第三人实施了欺诈的行为。(三)被欺诈人因为第三人的欺诈陷入意思错误。(四)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二、民法典中第三人欺诈是什么意思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为了保护受欺诈的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诈而为的意思表示的约束,在法律中损害国家利益的欺诈也是致使民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以及“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三、什么
    2023-07-07
    121人看过
  •  第五百条规定:民法典关于当事人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如果以欺诈、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实施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就会造成对方损失。当事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就会造成对方损失,当事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是以欺诈、恶意进行磋商的方式订立合同,二是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是实施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民 法 典 第 五 百 条 : 如 何 避 免 合 同 纠 纷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条,为了避免合同纠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订立合同时应采用书面形式,这样可以增加合同的可信度和证据;其次,合同内容应明确具体,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具有歧义性的措辞;再者,合同签订双方应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且合同标的、数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
    2023-09-03
    393人看过
  • 民法典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何认定
    一、民法典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何认定民法典规定,故意通过语言、文字或活动有隐瞒事实而告知虚假情况,让对方在违背真实愿意情况下做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认定为欺诈。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
    2023-06-19
    128人看过
  • 2024哪些情形可认定为民法典第148、149条规定的欺诈
    一、哪些情形可认定为民法典第148、149条规定的欺诈1、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负有告知义务的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致使当事人基于错误认识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民法典148、149条规定的欺诈。2、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二、遇到合同欺诈怎么办(一)协商变更和解除合同。协商变更,包括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协商解除,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在合同关系有效期限尚未届满前提前终止合同。协商变更和协商解除这种补救措施有其局限性,欺诈方往往予以拒绝,在这种情况下,被欺诈方应当采取其他措施。(二)不予履行。不予履行适用于被欺诈方发现已签订的合同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对方有欺诈嫌疑,双方签订的合同可能为欺诈性的无效合同的场合。在这种场合,被欺诈方应暂不履行合同规定的内容,如不予发货,不予付款,以免造成财产无法返还。(三)中止履行。中止履行适
    2023-12-07
    205人看过
  • 民法典中关于无权处分行为的规定与解释
    因出卖人未取得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因出卖人未取得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者限制转让的标的物,依照其规定。无权处分行为首先是财产处分权的欠缺。所谓财产处分权的欠缺,是指行为人在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情况下,而与第三人订立处分他人财产权利的合同。无处分权(无权处分)主要包括两种情形:其一是无所有权。以某物为合同标的却没有所有权,其权利暇疵是显而易见的,如将他人之物出卖,以他人之物出租等都构成无权处分行为。其二是处分权受到限制,这是在有所有权但所有权受限制的情况下实施的处分行为。如未经抵押权人同意,对抵押物的处分等。处分财产的权利只能由享有处分权的人行使,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则构成对他人财产的侵害。即使是对共有财产享有共有权的共有人,也只能依法处分其应有份额,不能擅自
    2023-07-15
    473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什么叫善意第三人
    一、《民法典》规定什么叫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是指该第三人不知道法律关系双方的真实情况的人,通常是指非法交易中不知情的的权利人。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或不动产的占有人,不法将动产或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对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有:(一)受让人须通过交易从转让人处取得财产,非交易行为需可取得所有权,但非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二)转让人须为无处分权人;(三)转让处分的标的物须为动产;(四)受让人在受让财产时须为善意占有。受让人在接受财产时不知,也不可能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时才为“善意”,否则为恶意,就不能适用善意取得;(五)善意受让人取得占有的动产须是依所有人的意思合法脱离所有人占有的财产。关于善意取得的
    2023-04-12
    89人看过
  • 善意第三人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一、善意第三人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善意取得】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第三百一十二条【遗失物的善意取得】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是,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
    2023-06-19
    150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关于追加第三人的规定
    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虽无独立的请求,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诉讼中的人,第三人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虽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一、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情形指的是什么(一)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概念和诉讼地位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虽然对原告和被告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诉讼的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广义上的当事人,具有自己独立的诉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以自己名义参加诉讼;(2)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可以独立地行使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不受他人制约;(3)在一审判决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担实体义务的,享有上诉权;(4)本诉讼的原告和被告之间的调解涉及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担实体义务时
    2023-03-08
    115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善意第三人的概念是什么意思
    一、民法典关于善意第三人的概念是什么意思在民法典的语境下,善意第三人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它指的是在某一法律关系中,对于该法律关系双方的真实情况毫不知情的第三方。1.当涉及到非法交易时,那些已经办理了登记,但对此前交易中的非法性或争议毫不知情的权利人,即被视为善意第三人。2.在无权处分他人动产或不动产的情境中,如果占有人将这些财产不法地转让给第三方,而该第三方在受让时出于善意,即不知道或不应知道该交易存在瑕疵,那么该第三方就可以依法取得对这些财产的所有权。3.原所有权人无法要求善意第三人返还财产,而只能向非法转让人(即占有人)主张赔偿损失。二、善意第三人的存在基础善意第三人存在的基础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论:1.取得时效说。虽然时效制度与善意取得制度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时效制度中对于权利取得的时间因素与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因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2.权利外形说。这一学说认为,占有人应被推定为法律
    2024-07-18
    392人看过
  • 关于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吗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以,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民事行为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强调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可以通过明示的方式表达,也可以通过默示的方式表达。意思表示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口头、书面等形式。1、二者性质不同。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人的合法行为,这种合法行为的目的在于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而民事行为包括有效的民事行为和无效的民事行为,合法的民事行为和非法的民事行为。2、法律后果不一样。行为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可以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受法律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
    2023-08-01
    395人看过
  • 民法典中房屋买卖欺诈如何认定,相关法律规定
    一、民法典中房屋买卖欺诈如何认定民法典和刑法规定,房屋买卖中,如果一方通过伪造身份、伪造担保等的欺诈行为,在对方违背意愿的情况下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就可以认定欺诈。欺诈数额达到较大,构成合同诈骗罪。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
    2024-01-20
    147人看过
  • 交通法中关于行人的行为规定是什么
    所有未乘坐车辆者皆视为行人身份,对于选择下车推行的非机动车驾驶员同样被视为行人对待。在与自身驾车前进方向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应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尊重他人并主动礼让。无论个人所驾乘何种类型车辆,都应遵守这个原则,不仅需对机动车执行此举,同时,即使您正在骑行非机动车,亦须为其他车辆让路。除非您主动将车辆推出道路,否则其他人不会优先让行于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第八十九条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2024-08-09
    94人看过
  • 民法典中关于网络暴力的规定在第几条
    一、民法典中关于网络暴力的规定在第几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九条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名、名称、肖像、个人信息等;使用不合理侵害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权利人因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二、网络暴力起诉
    2023-11-02
    253人看过
  • 关于行政复议的第三人有关法律规定
    一、行政复议中的第三人是谁具体法律规定1、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这种利害关系可以是直接,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某村民向镇政府申请建房,虚报多报户口,瞒报少报已有宅基地,镇政府工作人员未认真核查,发给其建房许可证,该村民开始建房,后经县土地管理局查明,对该村民给予行政处罚要求其退还非法地,并处以罚款,该村民不服提起行政复议,这里镇政府就是以第三人的名义参加复议,因为镇政府与这一具体行政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再如,某甲经工商局批准在一繁华地段摆摊售货,而某乙以某甲摆摊为由,对工商局不批准其在该地段摆摊,向上一级工商局提起行政复议,这里某甲与这个不批准摆摊的具体行政行为之间,有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某甲也是以第三人的身份参与这个行政复议。2、第三人参与到复议中间来,一定是在复议申请已经受理,复议活动尚未终结的时候,如果行政复议还未开始或者已经终结,都不会再第三人的问题。3、符合前
    2023-03-21
    495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仲裁机构
    相关咨询
    • 民法典规定关于消费欺诈赔偿规定是怎样的
      四川在线咨询 2024-08-30
      欺诈消费可能会被要求支付三倍的经济赔偿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如果有欺诈行为,要对消费者进行3倍赔偿,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新消法规定消费欺诈3倍赔偿是获
    • 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是什么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26
      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相关规定,使得经营者不能够通过虚假或者是让人误解的手段,诱骗消费者来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的行为就叫做价格欺诈的行为。一般会没收违法所得,并且会处理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 欺诈是民事行为,还是欺诈行为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10
      1、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如:以次充好的消费欺诈行为。2、《刑法》对诈骗罪目的规定的很明确,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体来说是行为人不打算付出任何代价或做出任何劳务,即取得对方信任而非法占有财物。民事欺诈虽然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
    • 民法典规定欺诈消费者行为要负什么责任
      河北在线咨询 2024-08-30
      经营者欺诈消费者的行为,需要承担的责任有: 1、民事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行政责任: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的相关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
    • 第三人欺诈罪,是指哪些行为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09
      第三人欺诈有以下构成要件:一是第三人有欺诈意图;第二,第三人实施欺诈;第三,被欺诈者因第三人欺诈而陷入意思错误;第四,被欺诈者因错误而表达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