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法律规定,对于误判死刑并执行,受害人的近亲属有取得赔偿的权利。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九条赔偿义务机关有本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
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第十条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
第十一条赔偿请求人根据受到的不同损害,可以同时提出数项赔偿要求。
一、死刑刑罚特点
惩罚性: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剥夺一个犯人生命的刑罚。
威慑性:威慑和教育有犯罪企图者。
安抚性:安抚受害者遗族。
针对性:现代的死刑一般针对罪大恶极、严重危害他人和社会安全的犯罪分子。
维护性: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以及人类伦理道德底线等。
残酷性:最古老也是最严厉的刑罚。
阶级性: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二、死刑与死缓
中国刑法既规定了死刑(实际指死刑立即执行)又规定了死缓,哪些情况应该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哪些情况应该是用死缓呢?
审判机关在审判实践中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是否存在疑罪的情况。
2、被告人是否有自首或立功情节。
3、是否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或不起主要作用的。这也主要考虑其主观恶意不大。
4、行为人的危险性。如行为人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并且对周围人的危险性特别大,则不宜适用死缓。
5、受害人及其他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果事情的起因是由于被害人引起的,那么也应当适当考虑死缓。
6、是否可能是活证据。比如行为人是一个特大犯罪集团的知情人,如把他判为死刑立即执行,可能使这个特大的犯罪集团的线索就此中断,因此可适当考虑死缓,不失为上策。
2011年5月24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10年度工作报告称,最高院在审理死刑复核案件时,非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均判缓期二年执行。
-
死刑误判
260人看过
-
处理误判死刑的途径与方法
321人看过
-
处理死刑错误判断的合法方法
263人看过
-
误判死刑后果
217人看过
-
如果发生刑事误判怎么处理
206人看过
-
误以为死亡不救治致死怎么判刑
474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法院误判死刑怎样处理,怎样解决啊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5的人。1972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死刑违宪,但是1976年立法又宣布推迟废除死刑。现在美国有哥伦比亚特区和13个州禁止死刑,这13个州是: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缅因州、明尼苏达州、北达科他州、夏威夷州、阿拉斯加州、爱荷华州、西弗吉尼亚州、麻省州、罗得岛州、佛蒙特州、新泽西州。今年12月17日,新泽西州州长考兹尼签署废除死刑的法案。新泽西州于1982年恢复死刑,但自从1963年以来,该州就没有执行过
-
法院误判死刑问题怎么办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062007年12月5日,在监狱中呆了22年的迈克尔··麦卡密克在田纳西州监狱获释。1985年,迈克尔被控谋杀了唐纳·吉姆·尼可。在一审中,法院误判死刑检察官提供了由B从尼可的汽车中收集到的说是迈克尔的头发。但是后来的DA测试显示,此头发并不与迈克尔的一致,在新的审判中并没有被采纳。被判刑时迈克尔30岁刚出头,而此时他已经55岁。126人被错判死刑
-
从判刑后是怎么处理死刑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1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几个问题的解释,执行死刑后,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处理以下事项:(一)死刑罪犯的遗书和遗言记录应当及时审查。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庭委托等内容的,遗书和遗言记录应当交给家属,并复制存卷备查;涉及案件线索等问题的,应当抄送有关机关;(二)通知罪犯家属在期限内领取罪犯遗体;有火化条件的,通知领取骨灰。过期不领取的,由人民法院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
误杀会判死刑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19误杀不是定罪条款,法律上对“误杀”的定义是区别于故意杀人。我国《刑法》中没有“误杀罪”,所有的“误杀”都可以归为“过失致人死亡”和“故意杀人以及“意外伤害”。一、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定性时,可以向故意杀人行为转化: 1、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成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
-
误伤致死自首要判刑多久河南在线咨询 2023-07-27交通事故致人死亡1人,负百分七十责任,如果不赔偿会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1人,或者性质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没有逃逸,性质不是恶劣的,积极赔偿,认真悔罪,取得受害者家属充分谅解,有谅解书的,可以从轻判处或免予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