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判刑后是怎么处理死刑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几个问题的解释,执行死刑后,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处理以下事项:(一)死刑罪犯的遗书和遗言记录应当及时审查。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庭委托等内容的,遗书和遗言记录应当交给家属,并复制存卷备查;涉及案件线索等问题的,应当抄送有关机关;(二)通知罪犯家属在期限内领取罪犯遗体;有火化条件的,通知领取骨灰。过期不领取的,由人民法院通知有关单位处理。死刑罪犯的尸体或骨灰的处理应记录在卷中;对外国国籍罪犯执行死刑后,应当通知外国驻华使领馆的程序和期限,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执行死刑的罪犯执行死刑后,无人接受或者家属拒绝接受,按照有关条款处理:《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卫生部 民政部关于使用死刑罪犯尸体或者尸体器官的暂行规定,以下死刑犯的尸体或者尸体器官可以使用:1、无人接受或者家属拒绝接受。;2、死刑罪犯自愿将尸体交给医疗卫生单位使用;3、家属同意使用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民政部关于利用死刑罪犯尸体或尸体器官的暂行规定》第二条死刑罪犯执行后的尸体或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允许其家属认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民政部关于利用死刑罪犯尸体或尸体器官的暂行规定》第三条以下几种死刑罪犯尸体或尸体器官可供利用:1.无人收殓或家属拒绝收殓的;2.死刑罪犯自愿将尸体交医疗卫生单位利用的;3.经家属同意利用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判死刑怎么处理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
2020.04.19 133 -
死刑犯死后怎么处理
死刑犯在死后,人民法院应该将死刑犯的遗留物品或者信息进行复制留档后转交给其家属。对于涉及案件的,应该将其抄送给相关机关。对于死刑犯遗体,应该通知犯罪家属尽快领取。外籍罪犯在执行死刑后,应该通知该国驻华使馆按照规定办理相关程序。如果无人领取或
2022.04.12 3,837 -
死刑犯死后怎么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执行死刑后,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办理以下事项: (一)对于死刑罪犯的遗书、遗言笔录,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事嘱托等内容的,将遗书、遗言笔录交给家属
2020.02.22 146
-
死刑缓刑后怎么处理的
执行死刑后,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办理以下事项: 1.对于死刑罪犯的遗书、遗言笔录,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事嘱托等内容的,将遗书、遗言笔录交给家属,同时复制存卷备查;涉及案件线索
2022-04-20 15,340 -
死刑缓刑后是怎么判的
死刑缓刑后,监狱一般监,但后期执行要分分别处理。主要有:1子女在缓刑期间无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2、缓刑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3、缓刑期间故意犯
2022-01-02 15,340 -
死刑后怎么处理
执行死刑后,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办理以下事项: 1.对于死刑罪犯的遗书、遗言笔录,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事嘱托等内容的,将遗书、遗言笔录交给家属,同时复制存卷备查;涉及案件线索
2022-05-01 15,340 -
死刑犯死后怎么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三百四十八条执行死刑后,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办理以下事项: (一)对于死刑罪犯的遗书、遗言笔录,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涉及财产继承、债务
2022-07-16 15,340
-
00:59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怎么处理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的处理方法有以下三种: 1、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
494 2022.07.02 -
01:09
走私从犯怎么判刑
走私从犯的量刑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而走私主犯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
3,124 2022.04.15 -
00:52
职工被判刑后单位怎么处理
国有企业的劳动者被判刑,企业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
3,63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