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辞职后多久可以进行劳动仲裁
辞职后,应自辞职起一年内提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等原因而中断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劳动仲裁受理范围有哪些
劳动仲裁受理范围有: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经济补偿或者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三、劳动仲裁反诉提起的条件
劳动仲裁诉讼反诉的提起,必须要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是由仲裁本诉的被诉人或诉讼本诉的被告分别向仲裁本诉的申诉人或诉讼本诉的原告提起,主体要合格、准确。
2.必须是在案件受理后,庭审辩论结束前提起,庭审辩论结束后提起的,仲裁庭或法庭应告知提起人另案起诉。
3.必须是在时效内提起,仲裁时效为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诉讼时效为争议发生之日起2年,超过时效提出的反诉将被不予受理或驳回。
4.诉讼的反诉必须以仲裁的反诉为前提,如果仲裁时未及时提起反诉的,诉讼的反诉将不被受理。
5.必须向仲裁庭或法庭递交仲裁反诉书或诉讼反诉书,写明反诉人、被反诉人的姓名或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并写明反诉的具体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并附相关证据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n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n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n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递交了辞职报告后进行劳动仲裁可不可以
367人看过
-
被辞退多久可以仲裁离职
212人看过
-
如何进行劳动仲裁,一般要多久完成劳动仲裁
284人看过
-
劳动仲裁多久可以出结劳动仲裁后多长时间可以拿到钱
346人看过
-
劳动仲裁必须在辞职以后吗
276人看过
-
辞职报告签署后,是否还有进行劳动仲裁的可能?
239人看过
-
如何进行劳动仲裁,辞职后离职?重庆在线咨询 2025-01-03当事人申请仲裁,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提交被申请人人数相同的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如果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劳动争议
-
-
辞职可以仲裁吗辞职后可以去仲裁吗辞职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09员工不想干了,辞职后能申请劳动仲裁吗的回答,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 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
-
劳动者提出辞职后, 多久后能申请劳动仲裁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16劳动者与私企管理发生争议的,劳动者辞职的,只要是从离职之日起一年之内都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
-
劳动者离职后多长时间内仍然可以进行仲裁?辽宁在线咨询 2024-12-14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并没有明确规定离职后工资结算的具体时间限制。但是,《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未能按时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劳动关系双方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劳动仲裁的基本程序包括:1. 争议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仲裁,递交仲裁申诉书;2. 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