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育津贴公司不给发放到哪举报
劳动者可以向工会或者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工会或者劳动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也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第七十八条
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二、生育津贴最低发放标准
职工在按规定领取生育津贴期间,企业不再发放产假工资;超过生育津贴发放时间的产假,产假工资由企业按有关规定发放。职工如果没有达到领取生育津贴条件的,仍由企业发放产假工资。生育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90天;二是,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90天。部分地区对晚婚、晚育的职业妇女实行适当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的鼓励政策。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2011年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将产假由90天增至14周,生育流产医疗费用由单位支付。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草案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并规范了相关待遇。
-
生育津贴发放60天后,公司仍未发放
402人看过
-
公司如何处理生育津贴发放?
136人看过
-
生育津贴不给发违法吗
318人看过
-
生育津贴为何迟迟未发放至公司?
315人看过
-
产假期间公司怎样发放生育津贴
406人看过
-
单位如何发放给职工生育津贴
323人看过
-
老板不给生育津贴,私人公司不给生育津贴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31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同时该法还规定,女职工在怀孕,生育,哺乳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女职工的工资;所以,用人单位的做法是违反有关规定的;可以向劳动执法部门投诉反映;得不到解决,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
公司可以扣住生育津贴不发放给员工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3-05-26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女职工生育津贴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女职工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维护自己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
-
公司不发生育津贴, 就没有工资, 公司不给生育津贴, 去哪里投诉电话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04违法的。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处理。产假待遇第一种,是用人单位为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女职工的的产假期间的待遇为: (一)生育津贴; (二)生育医疗费用; (三)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 (四)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费用。 上述费用均由社保基金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种情况下,生育津贴即应视为女职工的产假工资,但由于生育津贴的计算方法是: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产假天数得出的,该津贴的数额可能
-
什么情况公司不给发生育津贴安徽在线咨询 2023-01-27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者提起劳动仲裁,解决不了的起诉处理。 参加生育保险的则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女职工产假前的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
津贴是发放吗?工资在期间正常发放,那么生育津贴是不是补给公司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7根据《武汉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职工在产假、护理假期间应当视同出勤,其假期期间的工资由用人单位按照该职工原工资标准发放。根据《武汉市职工生育保险办法》规定,第十五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标准拨付给用人单位的职工生育津贴、护理假津贴,用人单位必须用于职工在生育、产假、护理假期间内应当享受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拨付的费用低于职工本人工资、福利标准的,其差额由职工所在单位补足;高于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