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区别是什么?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概念上的区别: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部门。
劳动合同法,是指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劳动合同法一般是指所有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上的劳动合同法就是指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法》是劳动保障立法体系中的基准法,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根据。可以说是《劳动合同法》的母法。
二、《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总体区别
《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名称不同
前者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后者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在立法层次上,同为法律,在企业和劳动者中容易把劳动法称为劳动法,把劳动合同法称为新劳动法。
从立法历程上对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没有作出任何的修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
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五号公布;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首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我们国家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确实存在着区别,在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总体方面的区别,比如说从名称上面的区别,以及立法过程当中的区别,给大家介绍的。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108人看过
-
8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183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哪一种
400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否为行政法规?
380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
393人看过
-
劳动合同制度变革的配套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385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哪些劳动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9-15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哪一种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05-0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一种人身与财产相结合的社会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既包含人身关系又包含财产关系,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
签了是私人劳动合同不是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卡该怎么办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04建议注意保留相关证据材料,如工资条、工作证等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但是为了由被动变主动,建议劳动者在维权之前要有证据意识,注意保留对自己有利的一些证据原件,以备后用。具体需要了解案件详细情况才可能给出专业的意见,如需要法律帮助,可以直接再次进行追问咨询或者最好携带相关资料给我进行详细分析。
-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区别劳动合同制度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13《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概念上的区别: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部门。 劳动合同法,是指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劳动合同法一般是指所有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上的劳动合同法就是指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法》是劳动保障立法体系中的基准法,是《劳动合同法》
-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情况是怎样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区别香港在线咨询 2023-02-13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情况: 一、各级人民政府重视“两法”的贯彻实施工作,加强了组织领导,健全了工作机构,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确定了贯彻实施的措施和工作步骤,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的“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形成了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级劳动保障、司法、经济综合管理、工会等职能部门也相应制定了一些配套的制度劳动用工制度逐步深化改善,新型劳动关系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