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关于正当防卫的解释
民法典关于正当防卫的解释是法律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权利,是公民实现自卫和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以及他人合法权益的强有力武器。在立法上,我国对正当防卫的限制性条件逐步放宽,以期指导、鼓励公民正确运用防卫武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二、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认定标准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认定标准如下:
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如下:
1.正当防卫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的权益防卫目的的正当性;
2.实行正当防卫的起因是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存在;
3.实行正当防卫的时间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之中;
4.正当防卫的对象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
5.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程度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
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如下:
1.客体要件。防卫过当的客体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权利,即不法侵害人依法受刑法保护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2.客观要件。防卫过当的客观方面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的限度,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害;
3.主体要件。防卫过当的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单个公民;
4.主观要件。防卫过当的主观方面是防卫人对过当结果持放任或者疏忽大意、过于自信的态度。
三、正当防卫可以对动物吗
对动物一般不可以实行正当防卫,但是若是遭遇动物侵袭的可以紧急避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动物的主人唆使动物袭击他人的,可以对动物的主人进行正当防卫,也可以针对正在袭击他人的动物进行紧急避险。
-
正当防卫怎么解释适用于法律?
500人看过
-
解释正当防卫的意思
248人看过
-
司法解释正当防卫是怎样的
264人看过
-
正当防卫在刑法中的司法解释
334人看过
-
2024正当防卫最新司法解释
168人看过
-
2021年民法典正当防卫规定
67人看过
-
正当防卫司法解释2019香港在线咨询 2021-12-04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对抗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权利,是公民实现自卫、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立法上,我国对正当防卫的限制性条件逐步放宽,以引导和鼓励公民正确使用防卫武器,对抗违法犯罪。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采取的制止非法侵害的行为,对非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
-
关于正当防卫,无限制防卫的概念了解下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05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无限防卫权是赋予公民在特定环境下进行防卫权益的制度。具体来说,它主要针对当前正在实施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威胁到当事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进行防御。如果防卫行为导致侵害者死亡或重伤,不应被认定为防卫过当,也不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正当防卫也有一定的适用条件。正当防卫必须满足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不法侵害已经发生并且尚未终止
-
最高法正当防卫新司法解释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04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
正当防卫法规定关于正当防卫可以反抗家暴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06抗击家庭暴力是正当防卫。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非法侵害,制止正在进行的家庭暴力,只要符合刑法规定的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条件,就应当依法认定为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
-
正当防卫解释成立条件辽宁在线咨询 2023-01-14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应该符合四个条件: 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3、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4、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