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除此之外,法律还对于其举证规定了较为严格的期限,这些在《行政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行政案件在法院立案受理后,当事人应当在15日后及时去人民法院复印相关证据。一是为了核实被告是否在法定期限内提交了相关证据,二是为了及时取得对方证据,准备庭审。
再次就是庭审中被告仅提交证据复印件如何应对?
核实相关证据是否有相应原件,再从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方面对相关证据发表质证意见。行政机关对于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根据举证规则的基本要求,行政机关在举证时必须提供原件以证明其作出的行政行为符合审慎、严谨的审查标准,事实认定清楚,符合法定程序。
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举证期限是多久
被告在收到起诉书副本后,要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且进行答辩,所以行政诉讼被告举证的期限是收到起诉书副本后10日内。
如果在举证期限内被告不提供证据的,是为举证不能,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很大可能会作出对被告不利的判决结果。
-
提供证据超期限行政行为被撤销诉讼法
248人看过
-
行政诉讼被告可不可以延期提供证据?
199人看过
-
解析:行政诉讼中行政主体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126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不作为被告的具体性
299人看过
-
逾期提供证据行政处罚被撤
244人看过
-
行政事实行为是否被视为具体行政行为?
197人看过
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概念为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相应职权,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就特定的事项,作出有关该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单方法律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1、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者... 更多>
-
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5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这是因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原告和被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他们之间是一种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是基于行政机关的单方的行为。在行政诉讼中,诉讼标的是具体行政行为,理所当然的应由行政机关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行政诉讼法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
-
被告如何提供行政诉讼证据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23行政诉讼补充证据不可以随时提交,需要在举证期限之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超过期限再提交的,是否采纳,由人民法院决定。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其在行政诉讼程序中没有提出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被告可以在第一审程序中补充相应的证据。被告申请补充证据的条件在行政诉讼中被告申请补充证据的前提条件是: 1.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了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 2.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起
-
行政诉讼中被告提供证据应用哪些程序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第三十七条: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
-
行政诉讼中原告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或者受到法律责任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5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行政诉讼中,由被告而不是原告对被诉的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在一审庭审结束前,被告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否则就会败诉。因此,提供证据证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是原告的一项权利,而非义务。但是,原告仍需要提供以下基本证据:(1)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2)在起诉被告不履行职责的案件中,证明自己提出申请的事实;(
-
行政诉讼原告认为证据不足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09关于“本人认为诉讼主体不存在,请求法院不予受理。”一句,应陈述为“被告认为原告诉讼主体资格不符合,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其他关于事实的叙述,中规中矩,法条引用的也很好,就是“本人认为原告许玲娣如因我与养父戴刚的关系而有所主张,也应在我养父戴刚在1987年离婚时向我养父戴刚提出。”最后一段,感觉累赘,建议删除。总之,还是蛮好的,可以向法院递交,勿忘落款签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