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原告认为证据不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原告或第三人故意隐瞒相关情况或证据,或者是事后才发现相关情况或证据,或者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在行政处理过程中没有向行政机关提出相关理由或者证据,而在诉讼程序中提出,在这种情形下人民法院应当考虑准许被告补充证据。
伪造、隐藏、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行政诉讼原告伪造证据如何处理
伪造、隐藏、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0.07.02 128 -
行政诉讼原告伪造证据怎么处理
伪造、隐藏、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0.12.06 196 -
行政诉讼不告不理原则
不告不理,是指没有原告的起诉,法院就不能进行审判。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原告的起诉,法院不得启动审判程序,即原告的起诉是法院启动审判程序的先决条件是法院审判的范围应与原告起诉的范围相一致,法院不得对原告未提出诉讼请求的事项进行审判。
2020.05.24 1,248
-
行政诉讼证据不足怎么办
首先,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也就是说,如果维权者证据不足,且无法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其诉讼请求无法获得法律的支持。其次,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2022-02-14 15,340 -
民事诉讼原告的证据不足怎么办?
可概括为三点, 1、个别判断,逐个审查。即要对案件的每一个证据的证据力和证明力加以确定,紧紧抓住判断每一个证据的标准,也就是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这项标准,加以权衡,不符合标准的应视为证据不足; 2、
2021-09-30 15,340 -
行政诉讼原告中原告受理后如何做证据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指行政诉讼的身份条件,本质上是指起诉人与行政主体的行为或者不作为或者争议的行政法律关系的利害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第(一)项规定:原告
2021-10-29 15,340 -
行政诉讼不作为证据
目前法院受理行政不作为诉讼案件的依据来源于《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4项、第5项、第6项规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2022-03-28 15,340
-
01:27
诉讼离婚证据不足怎么办
离婚需要有证据证明离婚理由成立,如果没有足够证据,法院无法作出判决,只能驳回起诉。 离婚是有法定情形的,必须有充足的证据可以认定构成离婚条件。诉讼离婚证据不足应当在离婚起诉前,要收集好证据,特别是要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收集和筛选证据。在这个
1,630 2022.04.17 -
01:26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是什么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是指在行政诉讼的过程中的的基本准则,是有关可以证明行政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根据中国行政诉讼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第一,所有证据,无论种类,都只有经过法庭的审查属实,才能做为定案依据
3,638 2022.04.15 -
00:58
派出所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吗
派出所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以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一般会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以及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
6,254 2022.05.11